第三集 朱元璋三请不出,孙炎再来劝贤——刘伯温出山在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四集 拜胡公庙悟为官之道——立德立名,千古留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五集 从一场家宴到一代谋臣——刘伯温与朱元璋的“知音之夜” 《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六集 谋士入帷幄,风云动金陵——刘伯温首参军机,直面陈友谅之局!《大明国师刘伯温》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国师刘伯温》(文学剧本)编剧 寒 清 第五集 1/【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膳厅 傍晚 内】 晚风吹拂,春意 醉人。 朱元璋在自家府邸——瞻园以家宴形式单独招待刘伯温。 朱元璋(落座以后,亲和地问):先生能诗乎? 刘伯温(随口答道):儒者末事,何谓不能? 时朱元璋方食,指所用斑竹箸,使赋之。 刘伯温(因以吟道):一对湘江王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朱元璋(颦蹙道):秀才味! 刘伯温(即回):未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朱元璋(哈哈大笑,举杯与饮,赞曰):此诗奇俊,不愧人杰! 朱元璋(话锋一转,直奔主题):我们谈诗论赋就此作罢。先生昨日堂上所提“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十六字方略,高屋建瓴,意味深远。昨夜本公思诚一宿,余兴未减也! 刘伯温: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朱元璋:我想听听刘先生对此“十六字”方略之详解? 刘伯温(从容解释道):“驱逐胡虏”,意即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即恢复唐宋礼法;“立纲陈纪”,即重建社会秩序;“救济斯民”,即实现社会稳定,改善民众生活。 朱元璋(点头称是,又追问):如何方能达到如此远大之愿景? 刘伯温:昨日微臣提到的《时务十八策》,便是实现我们军事政治宏伟蓝图之具体策略。 马秀英(进入膳厅,添加菜肴):不好意思,主公临时吩咐家宴招待,时间匆促,未得好好准备。 刘伯温:听说主公平常非常节俭,膳食格外简单。 马秀英:是的,我们习惯于简单生活。先生请勿见笑,下次再行餐叙,定当丰盛以待。 刘伯温:如此便餐,一再坐实坊间传说的“吴国公一家生活简朴”之佳话,令人更加感佩! 朱元璋:节俭朴素是我等穷苦人的本色,有什么好说的。 宾主边用膳边谈论,不时发出朗朗笑声,氛围融和默契,像两个暌违已久的故旧重逢对饮,好不欢快……
2/【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餐毕,朱元璋引领刘伯温到府邸议事厅;随从郭四(英)沏上清茶退下。 朱元璋:我想洗耳听听刘先生的《实务十八策》。 刘伯温(入座测身陈述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内鼎沸。偌能效汤、武吊民伐罪,以百里之地,率一旅之师,可取而代之。 朱元璋(掰着左手指头):借古说今,此为首策。 刘伯温:陈涉早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为秦兵之“的”。故曰:避祸之道,惟其远“的”。为今之计,暂假韩宋名号,免为元兵穷追猛打之“的”,实为明智之举。 朱元璋:韬光养晦,本该如此。 刘伯温:蒙元运穷,势如强弩之末。红巾军转战中原,元兵不堪疲扰,无暇旁及其余,此乃天赐良机。宜竭尽全力,略定东南,然后挥师北上,以成霸业。 朱元璋(颔首称是):时下对阵,此其三策。 刘伯温:陈友谅弑主自立,名之不正。然其雄踞上游,奄有荆襄,窥伺江东已久;张士诚盘踞江浙,称孤道寡,自成一王。倘若张陈东西夹击,我等势必腹背受敌,殆矣!然则,张不过一守虏耳,不足为虑;陈则虎视狼顾,于我志在必得,亟宜全力击之。陈氏既灭,张氏力孤,一举可得。余如陈友定,明玉珍,胸无大志,羽翼未满,不足为患,徐徐图之,必可取也。惟方国珍,近在胁下,慓悍狡黠,不可不防。 朱元璋:且慢!此策先陈后张,与三策先南后北,为一统天下战略体系之两大战略步骤? 刘伯温:主公所言即是,先陈后张,南征之后,继续北伐,帝业可成。 朱元璋:先生用茶,慢慢道来。何以先陈后张,然后南征北伐? 刘伯温:方才所言,理由俱在。关键一步,就在于我军如何先对付陈友谅这支劲旅? 朱元璋:先生抓住要害,请移步作战室,我们按图索骥。 刘伯温:哈哈!主公所谓之“骥”,非平常所说“千里马”,实则索寻平天下之“要略”者也。 朱元璋(会心一笑):跟我走!
3/【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作战密室 夜 内】 朱元璋引领刘伯温走进四处紧闭的作战密室,他对着墙壁上徐徐拉开的战略地图,开始阐述他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刘伯温(默默地听着,等主公讲完,起身走到地图前面,用手指比划着说):主公对长江中下游各大军事阵容互相对垒的形势了如指掌。只是针对当下我们面对的两支主要劲旅——陈友谅部和张士诚部的作战策略需要重新调整定位。主公因陈友谅强势而采取以柔克刚的守势,而对张士诚偏弱则采取吃软柿子的攻势。在下的意见却恰恰相反,我们对付陈友谅必须要以刚克强,正面迎战,针尖对麦芒;而张士诚这边,以守为主,他不来骚扰,我们就不必惊动他们。我们要严防陈、张两家联手对付我们,避免三国时期孙吴联军对付曹操那样的局面重现…… 朱元璋边听边思忖,久不言语;刘伯温猜度主公已经动摇了他原有的战略谋划,亦屏气敛声许久…… 朱元璋(沉默良久之后):先生言之有理,我得仔细琢磨如何正面迎战陈友谅挥师东进的抵御问题,毕竟我军目前尚处在势孤力单的被动地位,正面交锋我们还不是他的对手。 刘伯温:战争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争智慧应对当下迫在眉睫的陈军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无误、及时迅速地掌握对方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动态,全力训练自己的精锐队伍,做好一切迎战准备。 朱元璋:先生所言极是。我们的部队大多来自中原大地,不擅水战;陈友谅部队发迹于湖北水乡,大部分将士来自渔民船夫,在长江流域神出鬼没,出奇制胜,占有优势。 刘伯温: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只要我们吃透对方的战略意图,了解对方的战力布局,摸准对方的战争动态,知己知彼,以少胜多,以弱克强,这种可能不是不会出现。 朱元璋:我相信有这种可能,我期待这种可能早日出现。那如何加强我军建设,如何摸清对方军情,如何应对当下万变的战争局面? 刘伯温:关于军队自身建设和战争情报搜索,我的《时务十八策》马上就有下款陈述。 朱元璋:先生不妨继续说来,本公继续洗耳恭听! 刘伯温:在这封闭的密室谈那分条缕析的东西,恐怕令人窒息。我们不如回到议事大厅细谈为妙! 朱元璋:行行行!外面空气好,我们可以慢慢说来,逐条讨论分析。
4/【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朱元璋携刘伯温回到议事大厅之后,命随从郭四(英)拿出老家佳酿——亳州古井贡酒,慢慢斟酌,细细品味。 刘伯温(且饮且云):方才我们讨论的第四策,系平定天下重中之重的主要策略。主公若是认可,我后面两策是针对此策需要付诸实施的战术性策略。 朱元璋:本公认可,肯定认可。 刘伯温:观万物者在于心,制万变者在于一。四海之民,听于一君则定;百万之师,听于一帅则胜。是以,众人之多疑,不如一人之决断。唯有立军中绝对权威者,将士一心,众志成城,方能所向披靡,一统江山。 朱元璋(面露喜色):铁腕治军,定于一尊。 刘伯温(品着美酒,继续说道):探微索隐,知己知彼。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凭我之力克敌,以我之敌敌敌,则无往而不胜也。 朱元璋:知己知彼,克敌制胜。 刘伯温:探微方能索隐,知彼才能省敌。 朱元璋:何以探微?何以省敌? 刘伯温:宜建专门情报索探队伍,训练有素,乔装打扮,深入敌营,索取军情,为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提供重要决策资讯。 朱元璋(点头许可):我们是有不少侦察士兵,伪装成普通百姓进入敌营作情报刺探工作,但许多人员一去不回,要么暴露身份被处置,要么被俘虏变节,要么得不到任何敌方情报,无颜回来复命,逃之夭夭。
【闪回】 5/【湖北武昌陈友谅部刑询处罚处 夜 内】 一位落网的朱元璋情报侦探人员被严刑拷问,几番毒打之后,该侦员昏厥过去。半晌,他苏醒过来,满脸是血,奄奄一息。刑讯人员指使酷吏再次上刑,该侦员只得求饶,如实招供浙东四大名士刘基(伯温)、宋濂、章溢、叶琛为朱元璋所招聘,三月初,自安徽境内循长江东下,抵达金陵。 陈友谅军师邹普胜得到这一消息,如坐针毡。他直接禀报陈友谅,必须采用一切手段,截止、暗杀刘伯温一行。他直陈,刘伯温精通兵法,深谙数术,善于妙算,料事如神。此人一旦成为朱元璋军师,后果不堪设想。陈友谅遂下命令,派特工干将,顺江东下追杀。
6/【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刘伯温(大为吃惊):如此看来,我们一行在芜湖至金陵的长江中流之上遇袭,说来就是陈友谅的特工人员干的? 朱元璋:一点没错,他们想截流围杀你们,不留后患。我们得悉有情报人员被陈友谅捕获,估计会屈打成招,所以就派了一支精干的队伍,自安徽池州长江口开始,一直在护送你们安全抵达金陵。 刘伯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谢谢主公救命之恩! 朱元璋:这是天意,老天成全我们。 刘伯温起身,深鞠一躬。 朱元璋:先生不必客气。自此之后,我们愈加意识到情报工作之重要。我们临阵布局,最缺的就是敌方重要信息。我军苦于信息不对称,枉下命令,折兵损将,吃了不少苦头,如此惨痛的教训,令人痛心疾首!先生所陈此策,正中我怀。我们组建忠诚度高、精干得力的情报队伍,迫在眉睫! 刘伯温:窃以为,物色情报部门掌门人,必须以“忠诚勇毅,机智灵敏,善于谋划,工于心计,不惜性命,不辱使命”者为首选标准。 朱元璋:本公脑海浮现一人,可招来试试。 刘伯温:此公何许人士? 朱元璋:府中文书杨宪。
【旁白】 杨宪,至治元年(1321年)生,本名杨毕,字希武,太原阳曲人。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金陵),投奔吴国公幕府,掌管文书及军中机密。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阵营,颇具外交才能,为人精明,做事干练,深得朱元璋赏识。
朱元璋:此人聪明睿智,精明能干,忠诚度高,可堪负重托! 刘伯温:行,我近日约他当面考量一下。 朱元璋:情报部门,非常重要。杨宪若是合适,则调他出来专事情报一职。 刘伯温:我先摸一下底,评估一下周围敌情状况,然后确定我们的情报队伍需要建成多大规模阵容,采用何种管理方式,如何分批集训,如何分类派遣,怎么外通内联,怎么将功论赏?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马上研究,拟出一个运作方案,奏报主公。 朱元璋:可以。所有费用,本公会优先考虑。此事宜从速操办,越快越好。我军亟需及时准确摸清敌方状况,有的放矢,把握战争主动权。 刘伯温(非常严肃地领命):是!
7/【金陵秦淮河 夜 外】 夜晚的秦淮河,徐风习习,胭脂熏人。 陈穆英遛着“白相公”走在河岸的大街上。被“囚困”在夫子庙多日的白相公,第一次出来放风,显得格外兴奋。牠虽然被主人穆英用绳子牵引着,遥控着,但牠俨然是一个独立了的“孩子”,左窜右跳,无拘无束,有时还拉引着陈穆英的走向。 沿河两岸,灯火辉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
8/【金陵秦淮河怡红院大门口 夜 外】 陈穆英歪打正着,由白相公带到一座青漆涂饰、豪华别致的独家精舍——怡红院门前。门前一位俏丽的小姐迎上前来。 俏小姐(长袍广袖,娇声嗲气):哎哟!这位小姐姐自打哪里来的?长得这么妩媚,楚楚动人,莫非是仙女下凡,西施再生呀! 陈穆英:哼!小姑娘真会说话。贫女路过这里。 俏小姐(身子微倾,右手指引,邀人入院):小姐姐这边请! 陈穆英(出于好奇,迈步进去):哦!进去看看。
9/【金陵秦淮河怡红院 夜 内】 老鸨(徐娘半老,涂脂抹粉,迎上前来):啊呀!小妹子来啦!你这边请! 陈穆英(略显迟疑):我就是进来看看。 老鸨(挨门逐个介绍道):好啊!我带你在一楼看看。这里是梳妆房,这个是更衣室,那边是茶饮雅座,专门与客官相面议价的地方。楼上二层,都是包房销魂之所,里面配置诸多乐器,吹拉弹唱,小姐擅长哪种乐器,喜欢唱何处曲调,可以随便挑选,独自包房,专人专用。 陈穆英(越听越腿缩,越看越胆颤):什么呀!还可以包房使用? 老鸨:是的,可以专人包房使用。你不要害羞,来我这里的妹子,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其实呀!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来了就来了,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陈穆英(疑惑不解):大姐姐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鸨:小妹子贵庚?哪里人氏?多少银子? 陈穆英(听不懂她的意思,一头雾水):你说什么? 老鸨:嗨呀!你装什么装啊!来这里不就讨个好价钱吗?看你这副皮相,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面容娇艳可人,长得跟水蜜桃似的,哪个相公不喜欢啊!小妹子不要拘谨,也不必担心,我会出个好价钱的。 老鸨(摊开五个手指头,努努嘴提示道):你看这个数,可以满意吧? 陈穆英(一下子缓过神来,这婆娘把自己当作“人尽可夫”的妓女了,她脑子一转,将计就计):你这五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五两?还是五十两银子? 老鸨(非常慷慨似的):我怎么这么小看妹子呢!我出五百两大银子,把你整个儿买下来,这样满意了吧! 陈穆英(大吃一惊,心里想我值这么多钱吗?但她还是一个劲地摇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老鸨:你什么意思?这可是我开馆以来出得最高的“花魁”价啦!要不是你长得水灵,老娘才不干这桩买卖呢! 俏小姐(立在旁边插嘴说):我们老妈子(鸨母)最看得起你了!银子出得这么高,从来不曾有过的。 陈穆英:不行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 老鸨:五百两不行,你要一千两啊!这不是敲竹杠吗?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哦! 陈穆英依然置之不理,拔腿欲往外走;老鸨一个箭步横跨过来。 老鸨(挡住陈穆英的退路):不许走,来人啊! 突然间,从里屋窜出几个彪形大汉。 老鸨:你们给我拽住,不能让她逃跑了。 一位壮汉扑上前来,一招“擒拿术”想把陈穆英按牢擒住;穆英翻身闪去,倒腿一勾,那壮汉“噗通”一声扑倒在地,缩成一团;另外两位大汉见状,铆足劲儿,使着眼法子,一左一右准备夹攻。 陈穆英说时迟那时快,迅即从腰间掏出“绕指柔”——腰带宝剑,只听“哗---”的一声,将那颤巍巍的剑头指向左边冲过来的那位大汉胸口,剑头和目光直逼对方,其马步再往左边一步一步移去,将两位对手瞄到正前方,免得背腹受敌。右边那位壮汉见这阵势,只能止住进攻的步伐。 老鸨:你们要使劲给我抓住,决不能让她逃跑! 俄顷,陈穆英抽动“绕指柔”,左撇右捺,加速舞动,嚯嚯生风,三尺之内,谁都不敢靠近。 老鸨和几位大汉面面相觑,都丢了魂似的,止步不前。 陈穆英边舞剑边往后退出怡红院大门,见他们没一个敢追上前来,立马收起宝剑,牵上“白相公”,扬长而去。 ……
10/【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马秀英(端上酒菜,风风火火过来):你们足足谈了两个多时辰了,江山大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谈完的。刘先生千里迢迢,初来乍到,尚未好好休息。主公不要贪词,缠着客人不罢休呀! 朱元璋:夫人这“逐客令”说着无效,你既然要放客人走,还拿酒菜来干嘛? 刘伯温:主公高明,你这一下,就把夫人的言行不一致给戳穿啦! 大家会心似的哈哈大笑,议事大厅始终回旋着朗朗笑声。 朱元璋(对着夫人):好了好了,你赶紧走吧!刘先生的“时务十八策”才谈了六策,后面还多着呢! 刘伯温(笑着对马夫人说):这才是真正的“逐客令”呢!被逐的对象变成你的了! 马秀英:你们就这么蛮狠——冷酷,容不得我来听片言只语? 朱元璋:不允许,军中机密,绝对不容许! 马秀英(故作嗔怒):好的好的。你不允许,我今晚也不允许你进我的房! 刘伯温:还是马夫人厉害!这男人与女人斗了嘴,女人不占上风是不善罢甘休的。主公您还是让了为妙! 朱元璋(夹一口酒菜,嘴里嚼着说):行了行了!我服输,我服输得了吧! 马秀英(云开雾散):老实说,我也不想在这里呆多久,你们爷儿们的事,我压根儿就不想听,也不想管,我只管你们“干喝酒、没酒菜”这事儿。好了,我的料理任务现在完成了,我该走啦! 朱元璋: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都说要走了还“咿咿呀呀”发一大堆废话! 马秀英对着朱元璋狠狠地瞪了个眼,走开了。 朱元璋(回过头来对着刘伯温):我们继续谈吧!先生的第七条时策是什么?
11/【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刘伯温:建康为六朝古都,西襟荆楚,东系江浙,依山凭水,宜守难攻,实建基之开府,定鼎之中枢。况龙蟠虎踞,帝王气象巍巍,居之可占天时地利也。 朱元璋:此为建国定都之策,为时尚远,暂不讨论。 刘伯温: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之道,在于修德省刑,轻徭薄赋。元政无道,应以为鉴。夏书云:“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为国有民者,可不慎哉! 朱元璋(换着掰右手指头):此为八策,实乃建国要略。 刘伯温:尚贤者,政之本也。桀纣暴虐,小人逞奸;晋灵无道,邪恶当权。忠不见用,贤路壅塞,焉得不亡。故君不自强,士众则强。汤、武得伊、吕而兴;桓、文相管、狐而霸。得人失人,关乎盛衰兴亡,为君宜当自明矣! 朱元璋:此乃九策,忠贤兼得。 刘伯温:历代取士,必学优而后入仕,试其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族系,惟其贤也。无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其侧陋,则四方之贤,响慕而来归矣! 朱元璋(继续掰指):取士之策,当数十也。 刘伯温:人非大圣,鲜有全材,适用为可;君欲任贤,当如用器,宜长宜短,人尽其才,材尽其用,此用人之道而治国之大要也。 朱元璋:十一策用人,我们且饮且陈。 刘伯温:耕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无耕则兵行不继,轻战则民不安居。民以食为天,兵以民为本,兵民一体,内坚外固,谁能我敌? 朱元璋:耕战不误,此为十二策。 刘伯温:征缮岁给,取之于民。若索取无度,知取而不知培,民用乃竭。此元运式微之因也。诚能遏其人盗,通之于天地之盗,则物阜民康,源长本固矣! 朱元璋:征缮岁给,言之有理。 刘伯温:天地善生而盗之者无禁。春而种,秋而收,逐其时而利其生,则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国不自富,民足则富。与民休养生息,乃能长治久安。 朱元璋:兴农富民,此十四策。 刘伯温:利不及众,则起天下之争;爵不求贤,则萃天下之怨。是以赏禁僭,罚禁滥,赏罚分明,则令行禁止,威权自立。 朱元璋:十五良策,赏罚分明。 刘伯温:兵行过处,计丁给田,使民来归。而后编户定籍,保甲连环。如此则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不致背井流徙。致乱之因既除,祸胎从此可弭。 朱元璋:军卫治国,定国安邦。 刘伯温: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尊儒重孔,兴塾延师,令童蒙敬习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知礼义,入规矩,以正纲纪,以敦风化,此治乱弭祸之大本。 朱元璋:十七之策,尊儒重教。 刘伯温: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苟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决壅去蔽,兴利除害,则取舍在我,无往而不适,何患帝业之不固哉! 朱元璋(拍手称是):压轴之策,江山永固。
12/【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议事厅 夜 内】 刘伯温(起身痛饮一杯酒,然后十分期待地对朱元璋说):我的伴手礼——《时务十八策》陈述完毕,唯听主公议决定夺! 朱元璋(欣喜不已,举杯致谢):先生所献“十八策”,字字如真金白银,条条似千军万马,尽入我心。天赐我也!先生犹子房(张良)再生。从今往后,我元璋雄霸天下,风云无忌;锁定江山,来日可期!
13/【金陵瞻园·朱元璋府邸膳厅 深夜 内】 吴国公听了刘伯温《时务十八策》的详尽陈述,如获至宝,心情大开,他留刘伯温一道吃夜宵。 稍久,御餐桌上即摆满了一大堆美味珍馐—— 胡椒醋鲜蟹、火贲羊头蹄、椒末羊肉、鹅肉巴子、五味蒸鸡、糊辣醋腰子、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饺儿、三鲜汤、蒜酪、绿豆汤、泡茶等等 朱元璋(见了香气扑鼻的湖蟹,突然冒出一句陆游的诗):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有蟹堪持。 刘伯温:主公还是一个满腹经纶、能文能武的大元帅啊! 朱元璋:哪里哪里!看见那香气扑鼻的大闸蟹,不觉想起前几天刚刚读过的陆游诗句。陆放翁可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爱国诗人,至死还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刘伯温:主公好学,陆游当时兵荒马乱的时代环境与我们现在分崩离析的动荡社会差不离儿。乱世出英雄,国难见豪杰。 朱元璋:上座上座,我们就随便吃点夜宵。 刘伯温:这哪里是随便吃点的夜宵,分明是一席御宴呀!这绝对不像主公的生活风格。 朱元璋:这都是马夫人刻意摆弄的。君不见,我们在议事厅、作战室谈“十八策”,她就在御膳房折腾这些东西。她对刘先生尊重有加,我们家从来没有这样招待过其他客人,就是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们到来,也是随随便便在这里吃一顿饺子之类的便餐走人。 刘伯温:惭愧惭愧,我还没做过什么事,便受到这么大的礼遇,真是心里有愧! 朱元璋:先生不必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将来啊!我们休戚与共,唇齿相依。 刘伯温:谢谢主公! 朱元璋:刚才我已决定,自即日起,本公聘先生为本府核心幕僚,留守帷幄,参与军机决策。 刘伯温起身,双手作揖,拜谢吴国公。 朱元璋(端起酒杯):免礼免礼!从今往后,先生就是我府中一大员,凡事耿耿忠心,尽职尽力,为我未来朗朗乾坤,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刘伯温(举杯仰饮,旦旦信誓):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礼记·中庸》)。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仰天地浩然之气,行光明磊落之事。伯温事主,参与军机,定当慎独律己,守心明志。以自己绵薄之力,克己奉公,鞠躬尽瘁。 朱元璋大喜,举杯与刘伯温连饮三盏。随后,赐紫绮裘,以示敬重厚爱。 刘伯温回赠一尊通体透明澄亮的神龙雕头的青田石灯光冻印章,一俟定国,刻为王玺;还赠送一把精致的“龙泉宝剑”,寄寓“一剑倚天寒”之意,期望吾国公君临天下,威重四海。
14/【金陵凤台路 夜 外】 深夜,灯火阑珊。 刘伯温在书僮陪伴下沿着秦淮河边沿的凤台路走来,他踌躇满志,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组建一支精干神武的军事情报特别队伍,把主公交代的第一件大事做好,增强我军攻防作战的决策决断能力……
15/【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寄寓 夜 内】 刘伯温不知不觉回到夫子庙家中;陈穆英刚刚洗了个热水澡,从里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