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朱元璋三请不出,孙炎再来劝贤——刘伯温出山在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四集 拜胡公庙悟为官之道——立德立名,千古留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五集 从一场家宴到一代谋臣——刘伯温与朱元璋的“知音之夜” 《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六集 谋士入帷幄,风云动金陵——刘伯温首参军机,直面陈友谅之局!《大明国师刘伯温》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国师刘伯温》(文学剧本)编剧 寒 清 第六集 1/【金陵·应天府 日 内】 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十五日,浙东四先生抵金陵刚好半个月。 应天府公署,文官武将毕至,现场气氛庄重热烈。 吴国公朱元璋今日一副(元帅)戎装,神采飞扬。他先是面对文武百官当堂宣告本府用人之道——任人惟贤,唯才是使,然后非常郑重地宣布: 任命宋濂(字景濂)为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司提举,遣世子受经; 任命章溢(字三溢)、叶琛(字景渊)为营田司佥事; 刘基(字伯温)留于帷幄,预机密谋议。 宣布完毕,受命的四先生鱼贯而入吴国公御座前,向其一一拜谢。
2/【金陵·应天府 日 内】 四先生拜谢主公之后,文武大臣纷纷向他们表示祝贺。 但见刘伯温身着淡青外袍,峨冠博带,赫然卓立,雅望非常。他与迎迓道喜的文官武将一一照面,晤谈熟悉。 刘伯温(走到参知政事李善长跟前,非常礼貌地向他作揖):李大人,伯温拜见有礼,还望日后多多关照! 李善长(容貌端庄,沉稳持重):免礼免礼,祝贺刘先生,今日得以聘任,乃属名至实归。 刘伯温:伯温一行抵达金陵,承蒙李大人悉心照料,殷切关怀。改日伯温将登门致谢,好好请益。 李善长:欢迎光临!请益谈不上,我们可以好好交流。 刘伯温与李善长约好来日再见,微笑作别。
3/【金陵·应天府军事谋画(划)大厅 日 内】 宣职仪式过后,吴国公朱元璋特意吩咐,留了徐达、常遇春、冯胜等大将军与刘伯温到应天府军事谋画(划)大厅,一起分析形势,商讨军务大事。 朱元璋:今日留诸位大将军下来,与刘先生一道商讨当下战争形势。诸将都十分清楚,汉王陈友谅原本为义军领袖徐寿辉手下一员大将,然其剽悍奸诈,野心勃勃,杀死天完丞相倪文俊和大将赵普胜,自承兵权,并在武昌建立陈汉政权,自称汉王。徐达将军,你先来说说当下我军面临的严峻形势! 徐达身材魁伟,面貌清癯,性情刚毅,不言自威。 徐达(起身过去,指着偌大的军事地图说):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部从我们手中和元廷手里攻陷了许多城池。他们先后占领了皖南重镇安庆(安徽安庆),攻破了龙兴(江西南昌)、瑞州(江西高安);然后又分兵夺取邵武(福建邵武)、吉安(江西吉安);他自己亲自带兵占据了抚州(江西抚州),攻克了建昌(江西南城)、赣州(江西赣州)、信州(江西上饶)、衢州(浙江衢州)、汀州(福建长汀)。在西北部,陈友谅还攻克了襄阳(湖北襄阳),势力范围,越来越大。目前,陈友谅拥有湖北、湖南、江西全境以及安徽、浙江、福建的小部分地区,是江南地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朱元璋:相比之下,我们仅占据江苏、安徽一小部分地区和浙江中部、南部,与陈友谅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观之,陈友谅则是与我争天下最强劲对手,如何对付陈军的攻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精于骑射。他接着主公话题说):上个月,陈友谅派兵自安庆顺江东下,攻克了皖南重要港口城市——池州(安徽池州);主公焦虑不安,深感威胁,立马派徐达将军和我率水陆两军溯江而上,进行猛烈反击。经过几天几夜的鏖战,不但夺回整座池州城,还生擒陈友谅士卒三千余人。
【闪回】 4/【安徽池州·长江南岸港口码头 日 外】 徐达指挥大福船犁沉敌舰10余艘,烧残敌船7-8艘;常遇春指挥的陆战队俘虏陈友谅士卒三千余人。 常遇春眼看自己的部队威力回天,异常兴奋。 常遇春(急忙忙地向徐达将军建议):“这批战俘,可是我们的死对头(劲敌),不杀他们恐怕将成后患。 徐达:这个?得请示主公! 常遇春:若是请示主公,他必定会不杀放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这又不是“君命”铁律?我们就地处置吧!越快越好。 ……
5/【金陵·应天府军事谋画(划)大厅 日 内】 徐达(非常自责):我只是迟疑了一下,陈友谅所剩三千战俘,即被坑杀殆尽。我有罪,没有及时阻止滥杀。此举无异于向陈友谅提出一个严厉的挑战——你的部下全被我所杀,你又奈我之何?因此,我们都把陈友谅惹怒了,这就把我们直接推向了灾难和崩溃的边缘。 刘伯温(莞尔一笑,安抚道):徐将军不必自责,即便不杀这批俘虏,陈友谅照样会挥师东下,全力对付我们的。杀战俘,只是给他们火上浇油,加速他们的行动而已。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友谅动手越早,其备战就越不充分,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越有利的。 主公听了刘伯温的分析,觉得在理,微微一笑;徐达、常遇春见主公露出笑容,也宽慰许多。 朱元璋:大家不要放松警惕,自今日起,全体将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做好一切应战准备! “蓬莱足运气,应合总从龙”(杜甫诗句)。几位将军齐声应喝,慷慨受命……
6/【金陵·李善长府邸 日 内】 某日下午,刘伯温如约走访参知政事李善长。 刘伯温:李大人客气了,还出门迎接。 李善长:应该的。刘先生长我三年,应为兄长,今日专门来访,宜当出门恭候才是。 刘伯温:不敢!不敢!李大人虽然小我几岁,但在应天府中,可是资深前辈了! 李善长:何以称“前辈”?百室(李善长,字百室)原本就是一个杂家,只是管顾府内府外一大堆杂事而已! 刘伯温:李大人日理万机,宵衣旰食。为人谦和谨慎,处事公正磊落,尚且礼贤下士,爱才怜弱,令人敬佩不已。 李善长:刘先生过誉!府中理政,犹如调和鼎鼐,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刘伯温:大人掌管府内要事,调配军中粮饷。鼎鼐调和,料理军饷,实为不易。 李善长:《周礼》有云,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刘伯温:《周礼》至理名言,为臣该当不耻下问,唯道所成。 李善长:日前,百室在主公面前多有提起刘先生过人之才学谋略,今日得以留帷幄,参与军机议事,此乃主公赏识重用者也!百室在此谨表贺忱! 刘伯温(作揖致谢):多谢提举!伯温还想请教如何才能协助主公参谋军机大事? 李善长(意味深长地说):百室自滁阳(安徽滁州)追随主公,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主公的性格脾气,为人志向,百室最为清楚。凡事,在主公未作决定(决策)前,可以多说,甚至是尽量多说;在主公做出决定之后,那就不必多说,甚至不必说。他最不喜欢事后诸葛亮。千万不能逆着主公的意愿行事,不然则会非常难堪,甚至有生命之虞。 刘伯温(有点惊讶,但又感佩李大人说出了真话):伯温领教了,感谢李大人一番肺腑之言,伯温将铭记在心。 李善长:这几年,跟着主公一路走来,极不容易——
【闪回】 7/【安徽·滁阳 日 内】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方任郭子兴麾下大校,用计收得横涧山兵二万,南下攻打滁阳(安徽滁州)。 路上,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听说他是地方上有名的人物,很礼貌地接待他,双方谈得很投机。 朱元璋:当今四方兵起,何时才能太平? 李善长:汉高祖本为平民出身,为人气量大,眼光瞧得远,善于用人,不乱杀人。仅仅五年时间,便平定了天下。元朝昏聩腐败,上下离心,几近土崩瓦解。濠州与沛县相去不远,倘能学习刘邦这位老乡,天下太平即将到来也。 朱元璋:善哉!善哉! 于是朱元璋留李善长做幕府书记。 朱元璋(嘱咐道):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烂,仗要打得好,最要紧的是要有好的参谋人员。我看群雄中管文书的和做参谋的幕僚,总要说左右将士的坏话,文武不团结,将士施展不了才能,自然非败不可。将士垮了,主帅势孤力单,也相继而亡。我们都要吸取这个教训,协调诸将,不要学那些幕僚的坏样子。
【旁白】 自此以后,李善长一心一意追随朱元璋,随他“下滁阳,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备受信任。 朱元璋开疆辟土,事业不断扩大,四方将士来投效者日益增多。 李善长考察他们的才能,建议提拔有功和有能力的人,处分作风不良、行为不端的将士,使部下能够人尽其才,安心履职。武将中有以力相争者,李善长就“委曲调护”,促使矛盾调和,关系稳定。
【闪回】 8/【集庆路-应天府 日 内】 至正十五年(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任元帅,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次年,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李善长为参议。时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陶安等均为省僚,而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决于李善长。
9/【金陵·李善长府邸 日 内】 刘伯温:李大人精明能干,克己奉公,赤忱事主,建树良多,为后来者竖起了榜样。 李善长:伯温兄客气,日后军中大事,全赖仁兄呕心沥血,辅助主公哉! 刘伯温:谢谢大人勉励!从今以后,伯温披肝沥胆,在所不惜。 刘伯温作揖告辞,李善长目送而别。
10/【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是夜,刘伯温闲来无事,在客房里弹一曲古琴。 这声音悠扬的七弦古琴,是刘伯温在江浙儒学副提举任上,于严州府梅城买的。经过刘伯温的艺术改造,成为一部样式完美、独具一格的七弦古琴。这把古琴,已经伴随刘伯温走过十多个年头了。每到心事茫茫、心灵无所依托之时,他总是铺开古琴,弹一曲《高山流水》之类的古典音乐,他的烦躁和苦恼,都会减轻不少。从某种程度而言,此琴就是刘伯温心灵的伴侣,思想的归附。 今天是例外,他觉得闲暇之际,抚一下古琴,更能体验音乐艺术的知心话语,放松自己的心情,寻找灵魂的闪光点。
11/【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杨宪敲门进来,见师长伯温先生陶醉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之中,他就蹑手蹑脚地坐在客厅角落一旁,静静地听赏先生的演奏。 陈穆英把茶水端过来,惊动了刘伯温;刘伯温弹完屈原的《橘颂》,抚一把琴弦,起身招呼杨宪坐到红木椅子上谈正事儿;陈穆英欲退出客厅做她自己的刺绣活儿。 刘伯温:穆英你不要走,今天谈的事儿,与你有关。 杨宪(对着穆英):是的,与你息息相关。 陈穆英:哦!那我不走。
12/【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杨宪:启报先生,上次状元楼投毒事件已获侦破,那位投毒女子系陈友谅部所派之间谍。她以服侍者身份混入酒楼,一旦确认来宾为毒杀对象,就趁大家酒酣麻痹之机,于后续添加的酒中投毒,进行隐蔽作案。那天,叶琛先生贪杯,酒一续上,他就满杯饮尽,所以中毒发作很快,其他诸位都还没来得及将后面加的毒酒喝上,所以幸免于难。据肇事女子事后交代,此次毒杀行动,陈友谅部派出十二位女子,分布在金陵几大酒楼茶室伺机作案,不杀先生,誓不甘休。我们得此消息,大为吃惊,于是顺藤摸瓜,立马将她们分别捕杀殆尽。 陈穆英(非常吃惊):我的天啊!他们这么狠毒! 刘伯温(异常冷静):我料定是陈友谅手下人干的,想不到他们把谋杀我们的网,铺得这么大,真是匪夷所思!看来我们的行动,远远落后于他们了。 杨宪:陈友谅的手段够狠毒的。君不见,连徐寿辉手下那些丞相、大将都格杀勿论,说不定哪一天还要弑杀义军领袖、他们的顶头上司徐寿辉呢?这样的旷世枭雄,还有谁不敢下手的? 刘伯温:政治斗争,残酷无比。这是人性最丑陋最冷酷的厮杀搏击!我们的情报活动,不仅是为军事战争提供咨询服务的,更重要的是为政治利益集团博弈服务的。 陈穆英:啊!原来如此。 刘伯温(对着穆英说):你不要惊慌,也不要迟疑。你看敌人都跟踪我们,杀到我们头上来了。你不砍人家的头颅,人家就把大刀匕首捅到你心窝上了。这就是你死我活,有我不会有你。历史上从来不讲情义,也绝不谈规矩。 陈穆英:这么可怕,我们干这一行,行吗? 刘伯温: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止戈。只要双方势均力敌,战争的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作战一方,不断地夺取一个个胜利,不断地发展壮大,不断地走向强盛,直至以武止戈,建立天下太平的新秩序新世界。 陈穆英(露出喜色,重拾信心):那可是太好了,我们为了这个新世界,愿意付出最直接最有价值的努力,乃至是生命! 杨宪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敬佩刘先生对战争对情报工作的精辟论述和对社会对未来的深邃洞悉。 杨宪:适才先生有感而发的一番宏论,希武洗耳恭听,十分赞赏。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我们当前开展的情报工作价值所在,意义非凡。 陈穆英:是的,我也这样认为。
13/【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杨宪:日前,希武已向主公禀报筹建军事特工队伍的行动方案。主公大体认可,并增补三点谕示:一是加大反侦察保安全的保护力度;再者是加强对捕获敌侦人员的侦查力度;还有在组建军事情报队伍的同时,不断摸索特工经验,为以后建国理政,保家卫国,维护中央集权政府安全,建立一整套情报工作管理体系,创立有史以来情报特务工作军事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新机制。 刘伯温(非常赞许):主公不愧为真明主,主公的眼光和魄力非常人所能企及!我们就按主公审定的方案操办,马上行动,越快越好! 杨宪:是!我们马上招募男女两支队伍进行集中训练。男子队伍由我带领;女子队伍由陈穆英负责。 陈穆英(欣然领受任务,并暗下决心):请两位放心!本女子一定要为这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特殊工作付出壮丽非凡的青春年华,即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刘伯温:我相信穆英会干得很好! 陈穆英:其实呀,我到金陵一个多月,一直在物色女子特工人选,整个金陵都被我找遍了——
【闪回】 14/【金陵·倚翠楼 夜 内】 胭脂房里,一青装打扮的男子(陈穆英装扮)与一风情女子正在耳鬓厮磨。 但见那妩媚娇娘,乌云半偏,铁风半斜;双唇微启,娇艳欲滴;眨眼皱眉,勾魂摄魄;眉宇之间,杀气盈天。 这儒雅男子与那娇艳女子,又是击掌,又是对勾,像是刚刚完成一宗大买卖…… 他们两人,你逗我笑,那朗朗笑声,飞出了青楼窗棂。
【闪回】 15/【金陵·莳花馆 夜 内】 莳花茶馆,温馨如许。 一名年轻少妇,将茶水端出,惟见莲步轻盈,裙裾微扬。那张粉妆玉琢的鹅蛋脸,承载着几许甜言蜜意;那对水灵灵的眸子,比常人更觉光艳动人。她身上虽无绫罗绸缎,只有布裙荆钗,但这掩饰不了她与众不同的清风柳韵。 她眼见这位刚进来的客官,神如秋水,志若春云。她星眸一闪,送来一阵眼风,若是其他男子见了,早已骨酥肉麻,而陈穆英(女扮男装)却暗自赞许:果真是一个百里挑一、风情万种的俏女子! ……
【闪回】 16/【金陵·快活林 夜 内】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一位满面愁容的纤弱女子,犹抱琵琶,在快活林弹唱着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曲唱罢,泪流满襟。 她哀怨凄苦,愁绪万千,引无数围坐的客官泪如雨下。 一位清朗俊秀的男子(陈穆英装扮)走上前去,拉着她的芊芊玉手,深情告白:娘子若是意许,我愿收你为夜读添香的红颜知己! 这女子,抬起凤眼,双唇微努,扭动着小蛮腰,蹬---蹬蹬---随他而去……
17/【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陈穆英吸取上次怡红院被围困追杀的教训,女扮男装,潜入金陵风月场、茶馆酒楼、勾栏瓦肆,实地暗访查勘,发现金陵的生活娱乐场所名目繁多,令人应接不暇。 陈穆英(劈里啪啦数出一大串):什么丽春院、群芳院、怡红院、美仙院、美凤院、凤鸣院的;什么百花楼、倚翠楼、红杏楼、金美楼、茶华楼的;什么潇湘馆、汉唐馆、燕赵馆、莳花馆、梅兰馆…… 云良阁、鑫雅阁、藏香阁、环采阁…… 兰香班、泉香班、三福班、桂音班……还有快活林、柳芳处、管骓所、金美客栈…… 刘伯温(皱着眉头问):行了行了!这些场所你都去过? 陈穆英:我不但去过,我还深入其中,做了不少调查。我发现呀!这些楼院馆阁,五花八门,藏龙卧虎,金屋贮娇。我在里面认识了许多俊男倩女,物色了十多位可供我们培训的巾帼翘楚,女中俊杰。 刘伯温:你的胆子可大了! 杨宪:穆英姑娘不但胆子大,而且眼光也厉害。她所挑选的女子,有几个我见过,可塑性挺强。 刘伯温(转阴为晴):哈哈—— 你们的思路可超前啦!我真没想到要从风月场所挑人哪! 陈穆英(得意扬扬,神气十足,指着伯温说):你这个老秀才,掉书袋了是吧?搞情报女子,一本正经的能干绝活?能搜集到敌方绝密的东西吗? 刘伯温(拍一下自己的脑袋,羞愧地说):我真的老了,思想这么保守,不管用了。 杨宪:刘先生是鸿儒硕士,您考虑问题都是台面上的,正统而不失礼义。情报工作,本身就是台下操弄,暗地运作的,我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呀! 刘伯温:我也开窍了,你们找对路了,你们的法子比我多,我全力支持你们! 杨宪:刘先生足智多谋,您永远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都听您的。 夜漏剩半,子夜来临。 杨宪看看时间已晚,起身与伯温先生告辞。
18/【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夜 内】 陈穆英将杨宪送至门口作别,然后回到室内,向刘伯温正式提出一个请求—— 陈穆英(有点恋恋不舍似地):形势进展很快。不日以后,我要搬到外面的训练场,与训练队员一起住了;妹夫可要好好照顾自己,特别是外出公事,一定要倍加小心,多注意安全。 刘伯温:那也是的,培训一开始,你就不能分心了。 陈穆英:妹夫还有什么需要吩咐交代的吗? 刘伯温(哈哈大笑,想了片刻):我终于把“小英子”甩出去啦!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 陈穆英(佯装生气):啊!我有那么可恶吗? 刘伯温:可恶是一点都没有。现在外面都说,你就是我的夫人;你不走,你妹子水英怎么能来呀! 陈穆英:哦!我明白了,你想我妹子着急啦! 刘伯温:这个—— 像是还没有。你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大姑娘,不能老是让我叼着。呆这里,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呀! 陈穆英:我懂了,谢谢妹夫这段时间罩护着!我真的可以走了,不过我还是有点舍不得,特别是白相公,这段时间跟我多,我们有了深厚感情。 刘伯温:那白相公你牵走吧! 陈穆英:我不能带走。牠真正的主人是你,关键时刻你还是离不开牠的。 陈穆英(走到已经入眠的白相公身边,抚摸着牠那雪白油亮的鬣毛,深情地告诉牠):你呀!要好好地护着刘大人,有空我就回来看你。 白相公被惹醒了,牠睁开那双发亮的眼睛,扑闪扑闪地瞧着美丽姣好的女主人……
19/【金陵西郊驯马场 日 外】 这一天,数辆马车,咕噜咕噜地从古城金陵跑到了西边郊外一个特殊的训练场。车上乘载的尽是从金陵各大娱乐场所以及社会各层面包括城市和乡村招募来的36名女子。 这批经过严格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一下车,就被分成两个班,每班18人,进入训练场,马上进行列队走步训练。 平整的训练场,两支巾帼队伍,分列其中。 陈穆英一身教官制服,出现在大家面前。 陈穆英(提高分贝):姐妹们,自今日起,我们就要迈出人生重要一步,当一个天天吃官粮、月月拿俸禄的女兵了。我们将从这里开始,经过严格的培训学习,练就一副过硬的本领,投入错综复杂的军旅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女兵们聚精会神,静听教官训话。 陈穆英:为了达到有效的训练目的,我们安排系统的文化课教授,进行密集的各种技术技能专业培训。我们这支队伍,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需要进行统一的文化课教学和考试;还要分班分科进行马术、射击、剑术训练和测试。 陈穆英招两位男教官入场。 陈穆英(分别介绍道):文化课由我们这位儒雅的杨希武先生教授,马术、射箭术由这位英俊的武官柳尚文当教练,而我来教大家的剑术。 女兵们非常好奇,教官是俊男倩女,有文有武,尤其是文教官叫希武,武教官叫尚文,这个太有意思了!他们热烈鼓掌,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发出嬉笑的声音。 花开阡陌,和风送飒。 金陵西郊的特工驯马场、射击场、剑房室一片繁忙。 马蹄声声,厮杀阵阵;女兵操练,热火朝天……
20/【金陵夫子庙刘伯温寓所 日 内】 端午时节,正是枇杷熟了的时候。 划龙舟、挂艾叶、吃粽子,六朝古都金陵沉浸在追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氛围之中。 这天中午,一只信鸽非常疲惫地飞进了刘伯温寄居的夫子庙寓所,刘伯温听到一阵熟悉的“咕咕——咕咕——”声音,马上意识到这是来自故乡南田山自家的鸽子。 刘伯温伸手去抓它,它就乖乖地服擒。那灵巧美丽的鸽头还扭过来对着似曾相识的主人鸣叫。刘伯温非常激动,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真实实自家的信鸽子,名字还叫“逯逯”(刘父给它取的名字,“随意行走”的意思)。 刘伯温(直愣愣地对着逯逯说):你太厉害了,这么大老远的地方,你是怎么飞过来的?你也太神奇了,在这么一个山重水复、纷杂拂乱的大都市,你也找到我现在的落脚点? 刘伯温喜出望外,马上倒了清水让“逯逯”喝上。然后顺手从它的腿上解下小小的信囊,迫不及待地取出里面的信件。 这不是一封简单的信件——为了避免雨水淋湿,字迹模糊褪色,写信人用蝇头小楷在白素绢上写好信,还用白蜡在信绢的正反面涂上一层薄蜡,字迹清晰可鉴。 这是一封抵万金的家书——二夫人陈水英亲笔书就,里面说了两件事:一是家父已经训练了36只体型健壮、机智勇敢的信鸽,准备投放到金陵这边部队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