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原创新闻 查看内容

第四集 拜胡公庙悟为官之道——立德立名,千古留芳!《大明国师刘伯温》 ...

2025-10-19 21:18|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31| 评论: 0

摘要: 第一集【青田九都南田 日 外】《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二集 仁心济世不图名,家风传世暖人心《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三集 朱元璋三请不出,孙炎再来劝贤——刘伯温出山在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四集 拜胡公庙悟为 ...

第一集【青田九都南田 日 外】《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二集 仁心济世不图名,家风传世暖人心《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三集 朱元璋三请不出,孙炎再来劝贤——刘伯温出山在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四集 拜胡公庙悟为官之道——立德立名,千古留芳!《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五集 从一场家宴到一代谋臣——刘伯温与朱元璋的“知音之夜” 《大明国师刘伯温》

第六集 谋士入帷幄,风云动金陵——刘伯温首参军机,直面陈友谅之局!《大明国师刘伯温》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国师刘伯温》(文学剧本编剧 寒 清 

第四集 

1/【宁越府永康方岩 日 外】

刘伯温一身青衣,携同内姐陈穆英,还有荷担的书僮,伴随的“白相公”,走在方岩乡间的小路上。他们刚刚谒拜了胡公庙。

【旁白】

永康方岩胡公庙,遐迩有名,拜者众多。

胡公既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一位极其平常的地方官员。胡公名则,字子正,于北宋年间中过进士,做过地方官。这个人很有抱负,颇有才干,为官清正。其以百姓利益为至上,做地方官时兴修水利,不畏豪强,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在他死后于方岩山上修建广寺庙,以作永久供奉祭祀。

 

刘伯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古代士大夫的座佑铭。以前的读书人想到的是,如何考取功名,为国家为百姓多做点有益的事情,给后世留个好名声。古代精英尚且如此,我辈更要加勉自励!

陈穆英:一个普通官员能做到这种开明程度,在他死后能流传如此之广,即便是圣明的皇帝也不一定做得到!

刘伯温:岁月流逝,可以磨掉一些记忆,但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湮灭的,那就是名声。名声可以超越时空,可以让世人永远怀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好名声的政治家不多,像“胡公”这样能得到百姓衷心爱戴、广泛敬仰的,只能说明为官者达到如此之高境界,实属凤毛麟角。

 

2/【宁越府永康方岩 日 外】

他们一行,边走边聊,信马由缰,从容自在。

“呲—— 呲—— ”白相公突然上窜下跳,叫个不停。

刘伯温(马上警觉起来,连忙说):大家注意,可以会有意外!

果不其然,不远的松树林里窜出几个“山寇”模样的歹徒。他们举着棍棒呼啸着直奔过来……

刘伯温(非常镇定地):云游兄弟,我等穷苦书生,身无长物,还望诸位高抬贵手!

这些歹徒哪里听得进这番斯斯文文的恳求啊!

人穷生狡猾,饥寒起盗心。这伙人声嘶力竭,张牙舞爪,拚着老命冲将过来。那意念,像是把眼前这几位路过的陌生人生生地吞进肚子里去似的。

陈穆英见此状,火光顿起,她瞬即拔剑剁去。那身影像蛟龙惊风,似银蛇吐信,锐不可挡。

只见为首的应声倒下,缩成一团。那家伙摸摸鼻子,摸摸脸,看看这几个部件是否还在?嘴里发出“哇——”的一声,昏倒在地,滥如稀泥。另外几个见大哥如此不堪一击,便放下棍棒,各个头如捣蒜,磕个不停。他们都一一伏地求饶了。

……

 

3/【金陵大都督府 日 内】

吴国公朱元璋今天特召参知政事李善长参议政事。

朱元璋(有点着急地问):浙东刘伯温等四大名士皆已启程赴金陵,三月初将会到来。礼贤馆修建怎样了?

李善长:启禀主公,礼贤馆虽然是应用一座古建筑改建的,但场地规模不小,使用功能多样,修缮的工程量很大。根据设计,这个馆不但安置刘伯温、宋濂、陶安等许多名儒彦士居住,还要开辟为讲论经史的儒学堂。估计仍需要一年半载时间方能修建完成。

朱元璋:那刘伯温他们到来,住哪里?

李善长:在下早已安排,让他们暂时借居夫子庙。这座文宣王庙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规模庞大,环境清净,可容纳许许多多招募过来的文人雅士居住,可解当下燃眉之急。

朱元璋(点头认可):那就这样吧!等“礼贤馆”竣工落成,我们好好地把这些儒家学士请进来,风风光光地入住礼待。他们这些人,就像你和朱升那样,博古通今,足智多谋,将来发挥的价值不可低估!

李善长:那是肯定的。华旦焕尧文,洪福浩无垠。这些济世能人,文韬武略,皆为主公立国大业之根本。

朱元璋:哎!刘伯温他们按计划启程赴金陵,路上可有安全保证?

李善长:这个?处州总制孙炎日前报告,刘伯温不需要他来护送,处州境内孙炎已派人暗中监护送行了;现在刘伯温一行估计已经进入宁越府之永康,不日会抵达浦江;而龙泉章溢和处州叶琛也分头抵浦江,他们将与宋濂在浦江汇合,一道共赴金陵。

朱元璋:他们的行程,我都知悉。问题是他们的旅途安全可有保障?

李善长:这个?这个我们倒未曾安排。

朱元璋:尔等大意了!方才你还说,这些儒士能人是立国之根本。你们就这样让他们这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独自前来?

李善长:我等考虑不周,有失周全!

朱元璋:立马通告宁越府!务必派兵护送他们安全抵达金陵!

李善长(双手作揖):领命,马上执行!

 

4/【宁越府永康方岩 日 外】

    刘伯温(见这帮匪徒这么不堪一击,劝说道):穆英,刀下留情!

陈穆英(余怒未消,指着歹徒):已经手下留情啦!我要是放手过把剑瘾的话,你们这些窝囊废物,早就人头落地、横尸旷野啦!

匪首:是的是的,大人不计小人过。请侠女饶命!请客官高抬贵手!

刘伯温:你们怎么搞的,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拦路抢劫?

匪首:我们都是贫苦百姓,因为连年吃官司,逼得我们走投无路,只好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了。

刘伯温:都吃了什么官司?

匪首:我们村里的恶霸,强行侵占我家原有的宅基地,还借故戮杀我胞弟。我们告了官,想不到官府私下受了恶霸的贿,反而说我们滋事生非,拘押我长达一年多时间。我们有冤难伸,有苦难言,真是倒了祖宗八代的霉!

刘伯温(像是听到二十多年前在江西高安做县丞时遇到的那桩命案,他疑惑地问道):此事可真?

匪首(向刘伯温扣了一记响头):一点不假,客官可以问问我这几位难兄难弟。

那几位一致点头称是。

刘伯温(不无感慨地):这大蒙王朝的官场,到处都是污泥浊水,连冤假错案都如出一辙。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啊!

匪徒们不明白眼前这位客官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如何发落自己。

刘伯温:你们都是这里的当地人吧?

匪首:是当地人。

刘伯温:那这样吧!既然你们缺钱要谋活路,那我就成全你们,请你们出点苦力,赚点小钱!

众匪徒面面相觑,陈穆英也是云里雾里弄不灵清。

刘伯温(指着匪首):我看你闲着就闲着,不如给我们带带路,帮我们挑挑行李。

匪首:这个好办,你们要去哪里?

刘伯温:我们是去浦江郑义门。

匪首:哦!我知道,这里过去,还有两百多里(华里)路,大概需要三四天时间才能到达。

刘伯温:你们不要嫌远,你们来回的功夫钱,我都算给你们。

几个歹徒拨云散雾,争着要前往。

刘伯温:我们不需要很多人,两个就够了。

歹徒甲:我去!

歹徒乙:我去!

刘伯温(眼睛盯着匪首):还是你去吧!路上可以细说你们官司的来龙去脉。你还可以挑一位跟我们一起走;其他的全部回去,不要再行凶做傻事了。

匪首:好的!好的!

匪首示意甲某留下,其他人立马回去。

陈穆英对妹夫的雇人安排疑惑不解。

刘伯温(看透她的疑虑,拍拍她的肩膀说):收起你的宝剑,快点上路!

匪首接过书僮沉重的行李担子,大步流星地走在队伍的前头。

 

5/【宁越府婺东地区 日 外】

浙中盘地,良田万顷,平整如砥。

刘伯温一行,缓缓走在平坦而宽阔的马路之上。不远处,数匹骏马追驰过来,行至步行队伍旁慢慢停歇下来。骑在前头的将军模样的武士从马鞍上下来,揖手请问中间这位身材魁伟的客官,是否就是青田刘伯温先生?

刘伯温(驻足扫视一下身着戎装的武将):将军是何方人士?

武将:末将正是金华翼副元帅吴德真,我们受中书分省宁越府王宗显知府的派遣,准备护送刘先生去金陵。

刘伯温:鄙人正是刘基,刘伯温。

吴德真(面露喜色):太好啦!我们终于找到刘先生了。我们三位将士这就送您去金陵!请刘先生上马!

刘伯温:将军不必劳驾了!我们这样步行挺好。你们戎马倥偬,早点回府,专事戎机。

吴德真:我们护送先生一行,也是重要的军事机宜。不然,你们路上遇到麻烦,我们就没法交代。何况先生还有家眷随行,更要多加保护才行!

陈穆英(扑哧一笑):我们路上是遇过风险,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吴德真:你们遇过风险?在何处?甚么风险?

陈穆英(把目光扫向那挑担的“匪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匪首(怯生生地退了几步,吓得额头直冒冷汗,以为落入虎口,必死无疑,嘴里则喃喃求饶道):小的该死,小的罪该万死!

吴德真(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伯温:都过去了,不必再提了。

吴德真(更是疑惑不解):你们说说无妨!需要我们出面处理的,尽管说。

刘伯温(灵机一动):哎!这倒真的需要你们宁越府派人调查一下,他们的官司到底是怎么回事?永康县府哪几个人贪赃枉法?

吴德真:什么官司?能不能详细道来!

刘伯温(挥手招来匪首):我还没问你的尊姓大名呢!你跟这位元帅仔细说说你们家的冤枉官司吧!

匪首(柳暗花明,破涕为笑;他放下担子,给刘伯温磕了个响头):谢谢您这位开恩大人!鄙人免贵姓许,名春雷,永康方岩人。

刘伯温:哦!许春雷,好一个响亮的名字。你跟吴元帅大胆说说你们那桩官司。

许春雷走到元帅面前,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自己这宗极其冤枉、极为恶劣的人命官司。

刘伯温(对着吴元帅说):护送我们就免了!元帅回府,请把许春雷的冤案跟宁越知府王显宗禀告一下,让他派人去下辖的永康县彻查严办。此案纠葛数载,仍属于元统治之下的遗案,宁越府新政应该着手查明真相,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许春雷激动万分,感恩戴德。他既给刘大人鞠躬,又给吴元帅磕头行大礼。

吴德真(招手示意,让许春雷起来):我们还没调查办理呢!要感谢那也是后头的事,无功难受礼呀!

刘伯温:请元帅转告王知府,此事是我刘伯温委托查办的。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该对的就对,还人家以公道;该错的就错,严正法办,以肃法纪,树立新政法威。

吴德真:刘先生毋庸多虑,我们王知府一定会命令永康知县吕兼明清查到底,给先生有个交代。只是先生此行,责任重大,我等不陪伴护送,无法向王知府交代!他可是受吴国公(朱元璋)命令,直接指派我执行此项任务的。

刘伯温(让书僮拿纸笔来):那这样吧!我写封信,让元帅带回交给王知府,即便吴国公将来有责备,责任也不是他的。

吴德真:行!恭敬不如从命。

元帅收起刘伯温的亲笔信,策马扬鞭,打道回府。

 

6/【宁越府金华、义乌交界处十字路口 日 外】

    婺州郡学堂五经师宋濂派了两个门生前往金华、义乌交界处的十字路口候接刘伯温一行。

门生甲(远远瞧上刘伯温一行走近,毕恭毕敬地迎上前去作揖道):刘先生您好!我们受宋先生指派,到此恭候您的到来。

刘伯温(十分惊讶):潜溪兄派你们这么大老远地过来接我们?这里到浦江还有百把里(华里)路呀?

门生甲:我们宋先生现在就在金华潜溪,这里过去最多十里路程。

刘伯温:怎么了?你们先生现在回原籍过日子啦!

门生甲:是的。为躲避战乱,先生去年就从浦江迁回潜溪来住啦!

刘伯温:哦!浦江地处婺州与绍兴交接地带,绍兴那边是张士诚的地盘,很难说不会有战乱发生。濂兄还是高明的,潜溪这边安全多了。

门生乙不声不响从许春雷肩上要过那副担子,一个劲地往前挑。

许春雷(惯性地跟走几步,就对刘伯温说):刘大人,我看接你们的人到了,我们俩就返回永康去吧?

刘伯温(略加思索):也行!穆英姐,你过来把帐(挑夫工钱)跟他们结了。

陈穆英(趋前问许春雷):要多少钱?

许春雷(摆了摆手):我们怎么可以要钱呢!这次遇上你们这些救命恩人,我们感谢都来不及呢!

刘伯温:行前说好的,你们返程的功夫钱也要给的。

许春雷(坚决推辞):不行不行!那样的话,我们就不是人了。

许春雷说着就给刘伯温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

刘伯温: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许春雷磕毕,向同行的伙伴挥一下手,拔腿就走。

陈穆英手里拿着银钱追了几步还是赶不上,回过头来问刘伯温如何处理为好?

刘伯温:不要追吧!暂且留着。此人迟早还会找我们的;他不找我,我也会找他的。

陈穆英:你找他干嘛?

刘伯温:许某人看起来为非作歹,十恶不赦;其实他还是一条汉子,骨子里还是有良知讲义气的,尤其是他胆子特别大,关键时刻,可以绝地反击,毫不顾忌。这个人,也算是特殊之人,有朝一日,可以招来用用的。

陈穆英:我就看不惯他那副穷凶极恶的狰狞面目!

刘伯温:看人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看本质。

陈穆英:都拦路抢劫了,本质还好吗?

刘伯温:那是官逼民反,只是他把反的“对象”搞错了。

陈穆英:你学问高,见识广,任何事在你嘴里总能自圆其说。

刘伯温笑着拍了拍穆英的肩膀,潇洒自如地往前走。

    

7/【金华潜溪村口 日 外】

金华潜溪,平畴远风,溪水潺潺,鸟鸣幽幽,钟声缭绕……

刘伯温(边走边问宋濂的门生):潜溪,潜溪,这里环境清净,风光独特,历史上可曾出现过什么名人?

门生甲(如数家珍):潜溪,发源于金华、义乌交界处双尖山麓的龙头背,大山里头的涓涓细流,自北而南贯穿潜溪村全境。

南朝一代文宗沈约的后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启崇文尚教的新风……  

宋濂先生早年受业于大学问家柳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之门,其幼子柳因见潜溪村景山环水,人物谦和,就在此定居了。

刘伯温(接过门生的话茬):大文豪宋濂,在这里诞生……

门生甲:是的,潜溪虽小,却以自己的清冽,荡涤着一代代文人的灵魂。宋先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文化名人。

 

8/【金华潜溪宋濂故庐大门口 日 外】

宋濂故庐,位于村北,坐北朝南,门庭晏然,古色古香。

宋濂先生身着灰白色长衫,捋着花白胡须,伫立在大门口等候刘伯温到来。

门生乙挑着沉重的行李担子,熟门熟路地拐进宋家故宅。

宋濂(非常激动地趋前,紧紧握着老故旧刘伯温的手):伯温贤弟,终于把你盼到啦!

刘伯温(使劲地摆动着两人紧握的手):潜溪仁兄,想不到在你老家潜溪重逢。

宋濂:是呀!为避战乱,去年春天,我就遁回金华老家了。

刘伯温:有道是,狡兔三窟。老兄竟有四窟可躲呀!

宋濂(有点迷惑似的):我哪有四窟啊!

刘伯温(掰着指头说):你看啊!浦江青萝山,郑义门,婺州郡学堂,还有这儿潜溪。满满的四窟呀!

 

9/【金华潜溪宋濂故庐门庭 日 外】

宋濂(引领刘伯温进入门庭):这样说来也对的呀!只是当今社会,战乱四起,唯有潜溪乃是最可安心之所!

刘伯温:所以,老兄就悄悄地躲回老家故庐里去了,管他天下乱成什么样子?

宋濂:老弟可不能这样说!我们不是马上就出征,投奔朱元璋赴戎机去了吗?这哪里是躲避乱世呀!

刘伯温:我们差点直奔浦江郑义门去了,长兄这是深算我们呐!让我们乖乖地扑了个空,然后自己躲在潜溪故庐窃笑?

宋濂(佯装生气):老弟冤枉,实在冤枉!倘若算计你们,那我何必派门生大老远地跑过来候接你们呢?

刘伯温:仁兄息怒!息怒!小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刘伯温:今日要特别感谢潜溪兄,小弟早就想到你的故乡来察看察看这块风水宝地。方才我还在盘问你的门生,潜溪村历史上出过什么名人?他只说南朝沈约的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我代他补充一句,当代文豪宋濂先生在这里诞生,从这里横空出世。

宋濂:说到哪儿去了!什么文豪不文豪的,老夫连个“刀笔吏”都不是,还嚷什么文豪文豪的。不怕这个成为千古笑话?

刘伯温:潜溪兄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天下文章第一家”名至实归。

宋濂:贤弟过誉!你才是当代名副其实的文章高手、社会名流呢!

 

10/【金华潜溪宋濂故庐 日 内】

宋濂:我们进屋休息吧!你看我们一见面,就扯那么远,还想不想让弟妹他们休息呀!

陈穆英初次见大学问家宋濂如此谦和亲善,慢慢地放下心来。她见宋先生招示自己进屋歇息,就不客气地引领着“白相公”,还有书僮一并进屋里去。

宋濂这才发现,刘伯温此行还带了一位不速之客——白相公。他在想,这伯温终究不是凡夫俗子,他带白相公随身前来,一定有其原因、目的的。他吩咐门生合理安排他们就宿休息。

 

11/【金华潜溪宋濂故庐书房 夜 内】

    刘伯温在宋氏门生引导下安顿好住宿,与故旧宋濂小酌一番,他乘着酒兴,继续与宋濂在书房秉烛长谈。

刘伯温:潜溪兄,前年冬朱元璋攻取婺州,李善长在他面前举荐你去当幕僚,你婉言谢绝;去年正月,朱元璋聘你为婺州郡学五经师,你仅仅是应付而已;三月你就退避故乡潜溪,做你的隐士文章了。这次,孙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怎么说动你下决心跟我们一起走的呀?

宋濂:不瞒老弟,在孙炎之前,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胡大海也曾向朱元璋极力推荐过你和我,还有章溢、叶琛等人。我一直在观察朱元璋其人,自宁越府建立以来,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朱元璋新政是有别于张士诚、陈友谅甚至于方国珍、陈友定这些义兵首领的。现在群雄纷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且发展趋势越来越不可控制。与其躲避战乱一时,不如参与其中,协助明主轰轰烈烈干一番平天下的大事,实现我们这些正人君子河清海晏的政治蓝图。

刘伯温:我们所见略同。去年底,孙炎受朱元璋委托前来石门洞劝我出山,我没答应。我观天下,蒙元政权,气数将尽;各地义军,攻城略地,称霸一方;假如以目前各路义军互相倾轧的态势来看,混战那个十年二十年不是没有可能,战争最后遭殃的还是黎民百姓。

宋濂:老弟讲到要害之处了。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准开明的王者,就要齐心辅之,戮力助之。中国的“武”字精神,就是止戈,要以真正的武装实力阻止战争,用我们的智慧,化干戈为玉帛。

刘伯温(拍手称赞):仁兄高见,说得太对啦!我们出山,就抱着“止戈”的目的而来;“止戈”之后,我们要辅助真主建立一个政治开明、法制有度的新王朝,让百姓过上安稳美好的日子。

宋濂(起立与伯温握手,并以茶代酒,互敬互勉):老弟看得远,我们携手同行,风雨同舟。

 

12/【金华潜溪村头 晨 外】

早春二月,清幽潜溪,草木吐芽,小鸟啼鸣,处处充满生机。

陈穆英一大早就携上“白相公”到村外头的原野上练剑。白相公一进树林,就显现往日的灵性,又是攀援大树,独臂绕枝,翻卷自如;又是攀爬石林,跳跃腾挪,好不活络。牠时而隐身树丛,时而跑到穆英身边绕行几圈,这片清空天地,均由牠独享。

 

13/【金华潜溪宋濂故庐门庭里院 晨 外】

日上东山,穆英收起宝剑,引领着“白相公”回到宋家故庐。

宋濂和刘伯温正坐在门庭内院喝早茶。陈穆英向宋先生问一声早,就径直往里屋走了。

宋濂(与刘伯温低声耳语):你们昨晚没同房,是不是吵架了?

刘伯温:说哪里去了!她是我內姐,我的贴身保镖兼助手。

宋濂(睁大眼睛,十分怀疑):不可能吧!小妾?抑或是红颜知己?

刘伯温(反问一句):这—— 可能吗?

宋濂:可能不可能,谁知道呀!

刘伯温:她真的是我夫人的亲姐姐,武艺高强,精通医术,是个难得的人才。我这次携她过来,名义上是我的助手,实际上我是另有所用的。军中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宋濂(半信半疑):你老弟可不能瞒天过海哦!

刘伯温:谁都可以瞒,但我会瞒潜溪兄吗?你看我与她俩眼神交流,像不像一对夫妻或者情人?

宋濂(颔首认可):这样说来,我信我相信了!

刘伯温:当然,此次赴金陵,内贤留在南田山养育两个儿子。我特地邀请内姐过来照应我,对外也可以枉称是我家属,这样可以应付许多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宋濂:我懂老弟的意思了。我这就装糊涂,此话不必再提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0-22 03:32 , Processed in 0.017024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