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一年十二个月,分有大月和小月,大月多一天。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有31日。小时候,祖母教我握着拳头去数关节,凸出是大月,凹陷是小月,数到最后一节,七是凸的,回来从头数,八也是凸的,印象深刻,永远难忘,不会糊涂。 在法国,七八月是大度假的月份,不少人拿了假期,或回家休息,或出门到外省旅游散心探亲观光,可以设计整整一个月的行程。假期对法国人来说,俯拾皆是,一点也不会难得。 刚到法国的时候,觉得在法国打工真好,做老板的也看得开,因为员工放的是有薪假期。失业了,还有救济金可领,政府还提供免费培训。 在自己生长的香江大都会,可没有放假的风气,那年代的人,有不少人做两份工,最喜欢加班,赚一笔加班费,帮补家用。千方百计不容自己失业。 在法国,有国家医疗保险,有家庭福利,法国人的人生字典中,没有「养儿防老」这四个字。孩子读书,也是免费教育,学费书部费也不用缴交,最爽的是,不用穿校服。如果要读交学费的学校,也不是没有,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机会出席香街上的国庆阅兵游行。 但是法国人仍然不满意,还养成了罢工示威抗议的传统,所有的诉求,不外是加薪减税维权准时退休。政府有什么难处可以不理,市民全部报以难得糊涂。 今年二月,东欧烽烟突起,新冠仍未远离,之后物价不断高涨,超市缺这缺那。七月,总统连任,八月,油价降了一些,政府补贴了一些,物价继续涨。 世界上永远是有人快活有人愁。七八月,快活的人开上小汽车到外省度假去,也有游客排除万难来到了法国,巴黎各个名胜景点,都挤满他们除下了口罩尽情观光游览度假的身影。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难得糊涂? 有人快活有人愁,更多的人愁物价继续飈升,不敢消费。因为九月份就是秋天,接下来的冬天,愁的是冰天雪地之下交不交得起房租电费和会不会因战事升级弄致停电。 快活的人会觉得这是政府的事,老百姓不必庸人自扰,大家不妨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算不算是难得糊涂的最高境界?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名句。他的一生都以这四个字为做人的原则,但唯独在教育后代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 据史料记载,郑板桥52岁才有了儿子。在当时,郑板桥身为县令,有些田产,家境富裕。不过,对于儿子的教育,郑板桥一直秉承言传身教的准则,从不溺爱。就连自己将要病危的时候,也不忘教育儿子。 郑板桥临终病情恶化时,所有人都在担心他,而他却让儿子给自己做馒头吃。 儿子犯难了,做馒头他不会。但是为了满足父亲最后的愿望,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儿子从来没有蒸过馒头,郑板桥让儿子去找厨师学。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儿子必须亲手做,不得假手于人。 在厨师的指点下,儿子终于将馒头做成了,可郑板桥已经离世,没有尝到儿子用心做的馒头。 儿子悲痛欲绝。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一张纸条,内容大概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的非好汉。」 看完父亲最后的遗言,儿子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临终前仍要让自己亲手做去馒头了 ,就是为了告诉自己凡事必须亲力亲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能依赖别人。 读了这则故事之后对郑板桥加深了认识。本来也很喜欢《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作为现代社会,可以举个什么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四个字呢? 想了半天,想到的第一个,就是不要随便去查看伴侣的手机留言。其他的,继续想想看再说。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