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拔剑茫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对原创] 佛咒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9:2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a 于 2012-2-22 18:02 编辑

                                四 原来这是罪孽奸情

    两个人秘密享受着不为人知的爱情生活。
    虽然发生的一切都是在一种心惊肉跳,偷偷摸摸的气氛下进行。虽然,活佛知道所有人都必须先恭谨地敲门得到他的同意才能进入经堂,没有人敢不经他容许破门而入。但偷情的感觉始终伴随在他们的左右,有好几次,活佛从睡梦中惊醒,发现浑身淌下涔涔冷汗。
    但紧张的神经使年轻的生命更加亢奋,此中的甜蜜和甘美,又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到的。他们爱得太投入,太忘情,太痴迷了。终于有一天,赞格玛感到身体不适,她恶心,呕吐,肚子里产生不断膨胀的感觉,她知道,这是怀孕的征兆。
    人们对于怀孕就像初享两性的快乐一样本能地无法理解,但同时也充满无穷的欣慰和喜悦。
    活佛抚摸着赞格玛逐渐隆起的肚皮时就带着这种惊讶和喜悦,他内心充满更多的,无法理解也无法置信再加上无法克制又不断增长的好奇心。神的世界给予对外界始终一无所知的活佛的只是无数经文中神圣的教条,但这个教条缺少实质的描述和亲眼目睹的感官刺激。经堂墙壁上绘满了佛教终极世界的美丽图画,但图画毕竟虚幻,与赞格玛隆起的肚皮相比,世俗的喜悦更加直观和容易感受得到。
    活佛再也不相信这种世俗的喜悦是什么罪恶了,因为,佛学的根本,是终极的幸福与希望。与即将降临的小生命相比,任何终极的描述,又如何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惊喜和渴望呢!
即将成为人父的活佛内心掠过一道金色的阳光,这道阳光是如此辉煌,把他的未来燃烧得雪亮。原来,幸福和美好是可以触摸的,是实实在在的,是随时可以呈现在眼前的美丽景象。这个幸福,并非墙上画像那样死板,那样飘渺,那样缺少生动。幸福原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得到。在伴随着心跳的亲昵中,在并不崇高但充满了不可或缺的惊喜中,在身体直接能够察觉到的范围内。并不需要高深的学识与见解,幸福,竟然在琐屑和慌乱中轻易诞生了。
即将成为父亲,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竟然令活佛欢乐得如同儿童!
    活佛从七岁开始接受佛学教育,他的生活早已隔绝了世俗的平凡,当活佛第一次品尝了世俗的快乐,当他不必再试图克制心魔,甚至搬出藏传佛教特有的功夫克制不断涌上来的青春冲动,而是随心所欲地畅游在欢乐的海洋中时,墙上的美丽绘画就开始褪色了。
    很多孩子第一次看到农人驱动水牛在田里耕作时,都会对这个能够驱动庞大水牛的农人充满了崇敬。只有当他长大成人,才能体会农人的辛苦。活佛心中的很多东西在塌陷,但他仍然对佛充满敬意,这道最后的防线,是发自内心的信仰造成的。不需许诺,不需坚守。信仰的力量与世俗的欢乐交相融汇,形成一道美丽缤纷的佛学彩虹,彩虹之上,双双站立的,是活佛和他终生不渝的挚爱赞格玛。也许,还将有一个孩子,这是他与赞格玛两个人欢乐的结晶。
    赞格玛与活佛一样被幸福和即将成为母亲的事实激动得彻夜难眠。但长久的世俗生活浸泡出来的赞格玛首先感到惊慌起来。她的肚子不断隆起,瘦小的僧袍越来越遮不住不断变化的体形。尤其是,令赞格玛格外恐惧的丹仁喇嘛那双乌黑的眼睛就像具备穿透能力,视线变得越来越尖锐。赞格玛低声向活佛求助,但活佛并不惊慌,这个自从七岁开始就被人供奉高高在上的活佛,早已不识人间烟火,更不认识世道人心,人生风险。
    好在在赞格玛的身体变得几乎无法再加掩饰的时候,活佛终于明白了眼前的现实。加上赞格玛不断催促,活佛才开始考虑如何善后。活佛焦急地在经堂踱步,经常显出手足无措。虽然,神态依然安详,动作依然从容,但活佛对于人间的事情,所知毕竟有限。
    赞格玛怀孕六个多月了,用布带紧紧缠裹的肚子还是隐隐露出了明显的痕迹,她不能再在寺里停留下去了。那桑扎布活佛虽然恋恋不舍,虽然情义绵绵,但他明白现在必须作一个稳妥的安排,他必须让赞格玛远远离开寺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把孩子安全生产下来。待孩子安排妥当以后,赞格玛才能再以小喇嘛的身份,重新返回那桑扎布身边。
    可惜的是,那桑扎布活佛分身无术,他无法在赞格玛生育的时候守候在亲人身边,也无法为赞格玛安排寺庙外面的一切。现在,活佛唯一能渴望的就是母子平安,顺利生产。对于赞格玛和他们未来孩子所能做出的任何安排,那桑扎布活佛都无从插手无从过问,虽然权力无边,虽然远远高于世上一切凡人之上,但那桑扎布活佛不会,也根本无法对寺庙外面的事情施加任何影响。更何况,是冒充寺中小喇嘛的赞格玛即将临盆这样一种异常特殊的状况。
终于到了这一天,分手的时刻来临了。
    那桑扎布活佛让贴身服侍的小喇嘛去后藏取一部佛经,活佛亲自送赞格玛离开了寺庙暗红色的大门。大门在那桑扎布活佛面前轧轧地打开又轧轧地闭合了,暗红色的大门如同利刃无情地切断了活佛万般殷切的目光,大门也像水闸一般割断了那桑扎布活佛与外面世界的一切联系。那桑扎布活佛闭上眼睛,在暗红色楠木制成的沉重大门前久久站立,他目光呆滞,思维停顿,如同一尊木雕泥构的佛像。就这样站立了良久,终于,活佛深深叹出一口气,缓缓转身,蹒跚地踱回到自己的经堂。
    这些天来,一旦决定了让赞格玛独自远行,活佛唯一能做到的,除了对外界毫无常识的千叮咛万嘱咐外,就只能让赞格玛尽量多携带一些银钱。这样一来,赞格玛就可以尽量走得离寺庙远一些,躲开寺庙在邻近百里范围的极其巨大的势力和影响范围。
    赞格玛依然一副小喇嘛打扮,新剃的光头发出青色,身披一件格外肥大的暗红色僧袍,后背上有一个很小但特别沉重的包袱。赞格玛迈步艰难,脸色矫红,泪眼朦胧,显出一副心情激荡又心事重重的样子,直到活佛的叮嘱告一段落,她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经堂。两人无言地行过寺院院落,在喇嘛们惊异的目光中,赞格玛迈出寺院大门,沿着寺院外铺设的石阶路走下山坡,然后,迈上尘土飞扬的大路上渐行渐远。
    昨晚在活佛的经堂,两个人临别默默,长久无语,千言万语早已说过,却觉得仍有满肚子的话无从说起。今日清晨,旭日东升,蔚蓝的天空只有几只孤雁的哀啼,象征着远行的艰难。活佛无法再为心上人做任何其他事了,甚至不能把他她送出寺庙大门以外,这样会引起其他喇嘛的怀疑。活佛为不能为赞格玛在外面的陌生世界作任何的安排而内心如同刀扎。眼前,几个守候寺院大门的老喇嘛从见到活佛开始便始终毕恭毕敬地躬身立在庙门两侧,他们的态度,象征着活佛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容,也无形之中限制了活佛真实感情在分手一刻的流露。活佛觉得,自己此刻变成了世界上最为卑微的奴隶,他不能把赞格玛送出门外,甚至连目光都不能在赞格玛身上过久停留。他必须在外表上对这个小喇嘛的离去无动于衷,让人们以为活佛并非送人出行,仅仅是久坐烦闷,出来遛弯散散心而已。活佛的心里早已翻江倒海,但表情仍如往常闲散时一般,安静平和,万事不莹于心。
    赞格玛终于离去了,周围的一切早已储满了赞格玛的信息,就像充满电荷的磁场。活佛回到经堂,对佛枯坐。他的心时刻抚摸着赞格玛遗留下来的一丝一缕,如同赞格玛尚未离去一般,甚至每日必焚的佛香,都充满着赞格玛亲切的体香。
    那桑扎布活佛自从七岁那年与赞格玛分手以后,就再也没有体验过分别的苦痛。即使七岁那一次,新鲜生活的刺激,也使得分手变得无足轻重。
    但这次不同于往日,赞格玛离去,活佛的心也跟着离去了。
漫漫红尘,陌陌歧路,朝阳点燃了赞格玛暗红色的僧袍,夕阳笼罩了赞格玛娇小的身影。赞格玛在哪里,是什么牵动着那桑扎布活佛的心,是什么带来了那桑扎布活佛无法忍受的寂寞与相思。
    赞格玛在的时候,她足尖点地轻轻移动的步伐,她小心翼翼用手护住点燃香烛的动作,她的掀动门帘,送进香厨烹饪的斋饭时那种把调皮悄悄藏起来的笑意,她紧紧搂住那桑扎布活佛的略微有些粗糙的双手。这所有的一点一滴都顽固地逗留在活佛的经堂里,留在这个曾经是无忧无扰美丽的二人世界的斗室里面。
    现在,赞格玛走了,活佛首先想到的,并非即将临盆的孩儿。他首先承受的,竟然是一种极其强烈极其刻骨铭心的孤单寂寞!
    其实,进入寺庙,遴选为活佛至今,十几年光阴,日日诵经木鱼,夜夜青灯古佛,活佛仍无法习惯寺院内的安宁与寂静,尤其是自己的经堂,这个不被搅扰的一人世界,成为活佛心灵的枷锁。
    但自从赞格玛来到他的经堂,活佛的世界忽然充满了阳光。他忽然发现这个无人敢于骚扰的经堂,实在是一个天堂世界。安静,是二人世界的休恬,充满了惬意与甜蜜。赞格玛把经堂的一切都涂上了一层暖色,就连每天必须完成的诵经的功课,都变成暖色调的妙乐仙曲。
    今天,自从把赞格玛送出寺庙的大门,远行规避,去生育他们亲爱的儿女。但活佛为什么产生了不安的感觉呢?按说,赞格玛对外面世界的熟悉远远超过脱世超俗的活佛,她具备足够的在外面世界生活的能力。她身上携带的金钱,即使离开千里万里也毫无困难。那桑扎布活佛理应放宽心思,静候佳音的到来。
    但活佛为什么在赞格玛离开的那一刻始,突然产生了一种惴惴不安的预感。随着赞格玛离开日期的延长,这种内心的不安与忐忑越来越烈,最后竟然变成无时不刻的心惊肉跳。为什么产生这种感觉?是孤独产生的巨大不适与压力造成的敏感,还是对于即将发生的重大危机的原始本能反映?
    这种不宁一天比一天强烈,就像每天早晚必至的日出日落一般。活佛坐立不安眼跳皮抖,最后甚至发展到一日三惊坐立不安。那桑扎布活佛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静心端坐,安心默诵佛经。甚至一些必不可少的法事,活佛也显得三心二意丢三忘四。虽然,他尽量克制掩饰自己,经常用失眠头疼的借口敷衍吃惊的随从,但活佛心神不符的状态,仍然引起寺里喇嘛的担忧。为此,寺里请来了最好的藏医,使用了最具神效的藏药。活佛强做安详地安慰大家,他的身体很好,他没什么病症,佛祖在护持着他呢。但喇嘛们的担忧仍然强烈,寺里弥漫着发自真诚与祝愿的祈祷,喇嘛们祝愿他早日安康的祈祷声日夜不息。
    那桑扎布活佛为什么如此担忧?一方面出于孤独,另一方面,他本能地觉得赞格玛很可能并没有离去很远,这个不听话的倔强丫头会不会不听从他的嘱咐和设想,停留在离他并不遥远的地方?临行前,赞格玛剃光的头发,在她生产时会是一种麻烦的形象,赞格玛虔诚善良的面容,更充满了从善如流的佛家气度。这些,会把赞格玛的身份暴露于天光之下。赞格玛临行前,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些?光知道繁繁絮絮的唠叨,像个没有经验的接生婆,却没想到这最最普通的地方加以留意! 想到这里,那桑扎布活佛内心惶恐不安大祸临头的尖锐感随着发现细节的增加而日渐沉重。可惜的是,这些担忧,这些信息,却无法传达给远离自己的赞格玛! 这个单纯善良的年轻母亲会想到这些细节吗?她可能警惕的迅速改变自己的形象和面貌,变成一个最最简单的藏族女性,像任何一位普通的母亲一样把孩子生产下来吗?那桑扎布活佛急得团团转,却得不到任何关于赞格玛的消息,也无法向任何人打听她的下落。他没有可靠的人可以派遣,也没有任何知心的朋友或亲人可以诉说,他得不到任何人的哪怕一丝的帮助。位高权重,万人敬仰的活佛,这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任何帮助。他在祈祷时,甚至乞求过路的风,哪怕风能给他带来一丝赞格玛和即将出生的孩子的信息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时间一分一秒消失,那桑扎布活佛走在寺庙的院落里,觉得天空在向他挤压,坐在自己的经堂中,觉得寂寞的四壁向他挤压。离去的赞格玛一去不返,音讯全无。这种无声无息应该象征着赞格玛的隐蔽与安全,但也给活佛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和负担。
    那桑扎布活佛必须强抑自己的耐心。身体内的一种直觉始终在提醒他危险正在步步逼近,但危险在哪里,赞格玛情况如何?他根本得不到清晰的答复。那桑扎布心里产生极大的悲哀,他虽然贵为活佛,至高无上,万人敬仰,却不能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即将分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一种紧张中带点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活佛,使他日夜不宁,昼夜祈祷。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9:29:54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曾获新浪网第五届文学大赛第五轮优秀作品展例   
     大赛地址:http://vip.book.sina.com.cn/z/5ycds.html)

新浪网文学大赛评委点评:作者无论在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他明白怎样才可以让读者把情绪和关注度调动起来,而这之后,文章像一副巨大的唐卡在缓缓打开中露出了整个面目
=========================================================

大赛评委确实无法继续给予评奖,原因很简单,我拒绝在正式出版前提供全稿。我不在意给予什么奖项,参赛的原因,只是想听听那些著名作家的评委们如何看待我的作品。
另外一部获得优秀奖的<<青春如血>>,一位评委在大赛后跟我取得联系,曾遗憾地说,唉,早点认识你,至少也给你个银奖或铜奖啊。由此可见,中国的所谓文学大赛随意性多强。这也是我对大赛从不介意,后来也再未参赛的原因。
18#
发表于 2012-2-20 22:50:23 | 只看该作者
绝对要顶起,好故事,读起来就是过瘾啊,问好楼主,还想讨杯香茶好伴着读书,主人家肯否?哈哈哈
19#
发表于 2012-2-20 23:0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na 的帖子

这里有各式香茶,如果有空,请来侨网办公室提取吧!
20#
发表于 2012-2-20 23: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海芬心语 的帖子

呵呵,好呀好呀,一定给我留着,香香的茶,我要
21#
发表于 2012-2-22 16:50:16 | 只看该作者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12-1-25 10:16
回复 海芬心语 的帖子

谢谢,就这样贴吧,反正也没几个人读。呵呵。

读的人还是不少哦,点击还是蛮高的哈。。。
22#
发表于 2012-2-22 16:53:11 | 只看该作者
江南紫音 发表于 2012-1-20 00:29
修炼的路上并不容易啊。

呵呵呵,有感而发?
23#
发表于 2012-2-22 21:26:14 | 只看该作者
好看就该顶一顶,不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nna + 5 感谢留言支持楼主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12-2-22 22:38:23 | 只看该作者
字大点看起来是要舒服些。给分啊~~~~
25#
发表于 2012-2-24 13:28:31 | 只看该作者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12-1-20 09:45
回复 faneuro 的帖子

谢谢,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西藏,几乎每个人都想去西藏。我幻想着进去,幻想着故事,带 ...

西西,那是梦幻的地方,吼吼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nna + 5 感谢留言支持楼主

查看全部评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a 于 2012-2-28 17:52 编辑

好久没来更新了,最近太忙,要赚钱养家啊。再发一段吧。

        十七  功德圆满

    现在,那桑扎布变成一个普通的藏民了。他身披藏袍,腰扎暗红色的布腰带,一只胳膊赤裸着露在棉袍之外,头顶一个略显肮脏的藏式毡帽。这身打扮,使得他浑身的精干洒脱隐藏在布满灰尘的沉重之下。如果路上行人遇到他,肯定会误认为这是一个长途跋涉朝圣归来的贫苦藏民信徒。
    但现在,那桑扎布自己感觉就像一只脱离樊笼高飞上天的自由自在的小鸟。藏区的天空就像水洗过的一样通透碧蓝,玉石一般在他面前展现。而那桑扎布快步如飞,只感到风声在耳边轰鸣,田野的青草和清澈的小溪从眼前掠过。那些玉珠一样的羊群在田野播撒,长毛的牦牛安详地低头吃草,天上飞过一只苍鹰,那桑扎布兴致高了,甚至可以高高跃起,似乎要与苍鹰比翼双飞。
        那桑扎布回到了遥远的童年。那个时候,虽然生活贫困,缺吃少喝,饥寒交迫。但是,他可以像现在这样在田野上奔跑。可以跟羊群戏耍,可以爬树掏鸟蛋,也可以帮助年幼的赞格玛摘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
        想到赞格玛,那桑扎布的心抽紧了一下。但是,只一瞬间,他就释然。此次前往,是遥远的汉地。是亲爱的女儿居住的城市,是一座叫做北平的城市。虽然不知道北平城的模样,但那桑扎布已经在梦里无数次地拜访了这座城市。无数座寺院高高耸立,数不清的喇嘛往来穿梭,羊群牛群在街巷里倘佯。那桑扎布从来没见识过大城市,但在唐卡上见到无数庙宇环绕的美丽世界。他的心目中,那就是大城市,那就是北平城。当然,大城市中还有一个笑嘻嘻的婴儿。婴儿像极了美丽的赞格玛。一双奶气可爱的小手挥舞着,一会儿奔向广阔的田野,一会儿又奔回来,扑进那桑扎布的怀抱。天边的五色云彩舒展煽动,就像蝴蝶的翅膀。宝蓝色空中镶嵌的星星闪烁眨眼,就像婴儿的脸庞。那桑扎布甚至不知道婴儿的名字。但这并不重要,有赞格玛的名字就足够了。一首广阔原野上永远吟咏长久缠绵的歌曲,足以令那桑扎布用一生的时间来欣赏来回味来沉醉就足够了。
       不知不觉之间,泪水蒙住了那桑扎布的眼眸。自从赞格玛离去,自从丹仁老师进入他的经堂的那个夜晚开始,那桑扎布再没淌过一滴眼泪。他的全部心思沉浸在寻找女儿的迷梦与幻想之中。这个沉迷的状态,把他从失去赞格玛的致命打击中解救出来。现在,当自由来到自己的身边,对于赞格玛的思念也豁然惊醒。那桑扎布在一座绿茵茵像金瓶一般的小山山尖上停下脚步。耳边轰鸣的风声突然沉寂,而一首由尖亢的女声用藏人的喉咙唱出的歌声,刹那间充斥了整个世界:

“蓝蓝的天空上雄鹰在飞翔,
那是我心爱的英雄返回家乡,
青稞酒端给亲切的爱人,
我扑到亲人的怀抱
卡拉昆都山上的冰雪留下爱人的足印
我们心爱的英雄不再回来
巴扎尔河水浪花激荡
我们的英雄埋在河水下面。。。。。。”

      那桑扎布从未听说过音乐堂音乐会。但此时,他如同置身于一个回响效果绝佳的音乐厅,倾听一首由一流交响乐团伴奏的女高音独唱。无垠的天空尽情回响着赞格玛的歌声,辽阔的草原在柔声附和。那桑扎布忽然忆起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在赞格玛在烟火之中唱出最后一个长音的时候就曾经在他的心中划出一道闪电。但巨大的痛苦封闭了他的思维,这个思想闪光在刹那泯灭。现在,这个疑问又像闪电般出现在那桑扎布的脑海里:那桑扎布在最后见到赞格玛的时候,赞格玛已经遭受了三天三夜连续不断的毒刑拷打。巨大的疼痛和撕裂肺腑的惨叫已经彻底摧毁了赞格玛的喉咙,那时,赞格玛喊出的声音已经不是人的声音,而是类似野兽的嘶吼了。但仅仅隔了一个夜晚,被捆绑在火刑台上的赞格玛怎么能从浓烟烈火之中发出如此请丽如此高亢的纯美歌声?一付已经彻底毁坏的喉咙,怎么可能在一个夜晚就恢复如常,怎么可能在呛人的浓烟中从容地引亢高歌呢?         
      在这一刹那,那桑扎布突然被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圣感摄住了。在他的眼中,蓝天上的云彩像流水般旋转,河水中的玛尼石在迸溅的水流中发出叮叮咚咚悦耳的声音。大自然就像十年前的赞格玛一样复活。伴随着清澈的歌声,欢然跃动。
     当那桑扎布从沉醉中惊醒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那桑扎布晃晃脑袋,彻底清醒过来。这个突然坠入的梦境,难道是赞格玛带给他的美好思念?难道是十年来无思无欲对幻宗的勤学苦练终于使得他能白日梦一般把赞格玛带到他的面前?无论如何,那桑扎布的精神振奋起来,高亢起来。前方路漫漫,原野茫茫。但希望如同刚刚升上天空的沉甸甸的月亮,明亮而璀灿,美丽而遥远。
   再往前走,那桑扎布变得沉默起来,但这个沉默只是表象。因为,他的心中开始沉甸甸地,他负担着对赞格玛的思念与希望,前程变得更加充满希望。
      一路上,那桑扎布谨记丹仁喇嘛的教诲。在藏区范围内,尽量避开经常出现行人的大道,专找荒僻的野地行走。好在,那桑扎布功夫在身,一路之上,正好可以小试锋芒。
       在一座座积雪刚刚融化乱石嶙洵的高山深谷之间,那桑扎布像是一条上下窜跃行走自如的游鱼。在漫山遍野树冠相连终日不见阳光的原始森林,那桑扎布又像是一条往复游动的蟒蛇。在浩瀚清澈的雅鲁藏布江,江底的卵石清晰可见。那桑扎布如同凌波踱步的佛祖,随风踏波疾速滑过。只是第一次遇到喷发着冲天蒸汽的热泉时,那桑扎布惊讶地张开了嘴,仿佛被钉在广袤的山坡谷地之上。
       这地底下真的存在力气无比的神鬼吗?这喷发的灼人热气,是在表达对人世的不满还是对未来烧灼的热情呢?那桑扎布不知所措,但故乡留给他的这个刻骨铭心的印象。今生今世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永远会像这不断喷发着气雾的大地一样,在他的脑海里翻腾嘶吼,致死莫忘。

                      十八   满清最后一位举人                                       

点评

帮你把字放大了  发表于 2012-2-28 16:53
27#
发表于 2012-2-27 13:48:13 | 只看该作者
赶快来顶起~~~楼主又接着发故事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5: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钟敏 的帖子

谢谢,只是最近太忙,这周还要出差,会很少来这里了,要养家糊口啊。
跟法国朋友们交流很愉快,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交流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0 收起 理由
anna + 10 支持楼主的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29#
发表于 2012-2-28 06:29:40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了 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nna + 5 支持留言

查看全部评分

30#
发表于 2012-2-29 21:10:48 | 只看该作者
海边疯 发表于 2012-2-28 07:29
知道了 不错~~~

谢谢朋友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6 04:49 , Processed in 0.021488 second(s), 24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