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与夜的区别 新冠以來,自法國第二次封城开始写日记发表,由2020年11月至今天,快三年了。要問自己最开心的事是什么?莫如得到了愛护日记的读者反饋,感謝他們熱心的補充、修正、轉發和鼓勵。今天懶惰,就以幾則读者反饋來作為日记內容。 『「宵」和「夜』是有区别的。古人惜字如金,宵和夜如果没有区别,那就没必要造两个字了。 这两个字的区别之处就在于,月亮的升降起落不同,叫法就不同。 晚上有月亮的时候,晚上就叫做宵。 晚上没有月亮的时候,就叫做夜。 每个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而不叫元夜节。 初一和三十,是看不到月亮的时候,所以大年三十吃饭,叫年夜饭,而不叫年宵饭。』 『「巴黎元宵也有詩」,果然精彩。健筆才女林麗華所賦两首诗興味盎然,情意深切,喜得分享。 她把客居他鄉多時的遊子,在元宵佳節思念故乡親人的情懷,通过詩句盡情傾訴,与詩經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頗有同工之妙。 她在詩中「懐故國,念親人,煑湯圆,品香茗……」字字句句都不離對故乡節日的思憶。 對比自己長久居留花都的現實,「輕彈一曲箜篌」藉词寄意,情深欵欵,令人感動。 非常敬佩能够以切貼的文詞,直抒眼前所見內心所感的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了得,即所谓「辭達」。林麗華和日记作者都有這種能耐。 其實不光是駕馭文字的技巧使然,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內心必須首先有所感悟,然後生出必須要以文字表达出来而後快的衝動。 在深切的生活感受下,文思湧現,字句不斷地自筆下流出,所以能多創佳作。日久見功,故又樂在其中,筆耕不息,明行你以为然否?』 『 你這個自由寫作人真寫意,無論什么天氣,酷暑大寒對你來說都没影響。 不管疫況政況有多麽動盪,也礙不着你,总之,閉門不管窗外事,專心笑读未完書,安坐家中寫日記,一意傳播正能量。 其实你也不是不管窗外事,每篇日記中,寫的都是人生經歷的感悟、對時事的評論,或是不同地域歷史文化的詮釋。東西方文化在筆下火花不斷,作者可説是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使者。相信讀日記者都會有所得着。 不知不覺寫到800篇了,向着9百篇,千篇邁進。雖然三年前你未必有長寫的預設,随着新冠的延绵,也就放不下筆了。真了不起,三年来不断辛勤努力堅持筆耕,成就了這項大工程。 雖然没能一开始就得到你的轉載,窺讀全豹,不過也得讀其中七八了,受益良多,期待陸續有來。明行加油啊!』 800多篇日记以來,一直都得到師友如许的支持,也就是你們,使筆者無論中宵夜月,都得以涉筆成趣。际此元宵皓月當天,特此以月致銘!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