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淡三墟 打开筆记見到一段話: 《 節 退 》 春节激情已退, 生活回到原位。 过年吃喝很累, 餐餐都是美味。 自己身体宝贵, 白天多喝开水。 閱後,「一节淡三墟」這句話便從脑海中浮現。 算來從聖誕節开始,節日便一個接一個,吃喝穿戴禮尚往來,全部都是消費。 春節玩足15日,最後以元宵來壓軸,之後就得收心養性,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期間消費意欲大降,謂之「一節淡三墟」。 想消費,得等下一個节日。 下個节日也不遠,最近的便是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受众局限於情人,或在這天生日的親友。 本人身邊便有多位在情人节生日的朋友。當中有人提前庆祝,說到正日要与情人過。 除了小情人,夫妻之間,也可以趁這节日製造一下生活情趣。据說在這天,有些餐館會把單身顧客拒諸門外,不知算不算歧視? 情人節除了聚餐和送禮物,送鮮花和巧克力也是指定动作之一,有所謂的專家说過:追求者送了不一定加分,不送則肯定減分。办公室的女職員,在這天假如收不到花,是非常沒有面子的事。 墟者,市集也。 在中國北方通常叫市集,在南方叫墟,法文叫做Marché 。指位於鄉村地區的週期性商品交易地點,通常隔一星期開市一天。 人們趕往集市交易,中國北方稱為趕集,南方則稱為趁墟。集市是地區性的,買賣雙方都以附近村民為主,外來客商只居次要地位,貨品主要是食物和日常必需品。 繁榮的集市地点,會發展成為城鎮,良性巡環,集市數目也會隨著人口上升而增加。 在法國,集市還分門別類,除了菜市场,還有傢俬、古董等等。「跳蚤市場」尤其享誉國际,遊客趨之若鶩。 怪不得法國人那么喜歡過節,皆因大家更希望的,是一節「旺」三墟吧。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