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洗澡的法国人 在「不开窗的法国人」那篇文章中,提到不洗澡的法国人,有点骇人听闻。本来在罗马帝国时期,人们一直是爱洗澡的,看他们留下不少浴池的油画作品就知道。 但是在中世纪英法百年大战时出现的黑死病,却让人们相信,洗澡时连毛孔打开也会得病。 另外,我们可以从1756年的思想家伏尔泰的小手稿中了解一下那个时代:「横街窄巷中的市场肮脏和恶臭使人不敢驻足,街道狭窄、昏暗、丑陋不堪,似乎代表着一个最野蛮的时代。」 那时巴黎的空气中散发的恶臭,除了卫生不讲究之外,还与腐败的尸体有关。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拥有6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当时死者的遗体只是埋入土中,任其自然腐败。 教堂旁边的墓地早已爆满,由于墓场与居民区和市场相邻,腐烂的尸体臭味散发开来,非常难闻。 市场的肉贩说,空气加速了肉质的腐坏,几乎是早晨上市,不到下午已经开始生出异味坏掉。 从1785年开始,巴黎当局花了两年时间,才把市内在以往9个世纪中积累的200万具遗骸,转到巴黎南部的采石矿场下的深洞掩埋。那就是今天游客看到的巴黎地下世界中壮观的骷髅场。 另一个臭源来自身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从1711年之前的60多年间才洗过一次澡,这一惊人记录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医每天为他做的身体状况的详细笔记上。 根据当时的常识,洗澡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就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也决不轻易洗澡。 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越强烈帮助身体越健康。在这种所谓的「时尚」推动之下,我们今天看来雍容华贵的巴黎社交界,其气味似乎并没有那么高雅。 凡尔赛宫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根本没有厕所,侍臣一旦有内急只能就近出恭。苏格兰作家 Tobias Smollett 在1766年行旅法国时曾经评论:「尽管凡尔赛宫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却是令人生厌的住所。宅邸里阴黑黯淡、陈设不足、多垢肮脏、缺乏质感。」 当时正值「干洗澡」的极盛时期,大众因为相信水中带有细菌与「坏体液」,于是不惜代价地避免沐浴。 问题是,并非所有法国人都厌恶体臭,有些人反而为此骚味倾倒。「美人儿,8日内我将与妳相聚。请别洗澡 ……」—— 据说这是亨利四世写给情妇的绵绵情话!两世纪后,拿破仑也给过情人约瑟芬类似的叮嘱。 法国公爵 Duc de Villeroi 据说曾在1706年拉米伊战役(Battle of Ramillies)上赞美他的士兵:「羊臊般体味媲美千军万马、势不可挡!」 亦有多个消息来源证实,戴高乐将军呼出的口臭足以薰得敌军泪流满面。 直到二十世纪,许多文化都还深植着浓烈体臭等于男子气概的想法;过度洗澡、饱涂调香制品是娇生惯养又浑身娘味的花花公子才有的行径。 到了1880年,英国开始有了室内自来水供应。1950年,10%法国的房子才开始有浴室,当中58%有自来水。人们才开始了自由沐浴时代。 但在1975年,仍然有英国杂志《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一面赞许着英国是全欧洲肥皂用得最多、最爱干净之国,一面也不忘警告: 「身为肥皂联盟冠军的我们,应谨记马克吐温的忠告:沐浴与教育虽不像突如其来的大屠杀,但长远看来却更致命。罗马帝国衰败的教训便证实,当人民耽溺泡浴、且无法忍受睡在湿冷战场时,就是要被从不洗澡的野蛮人征服的时候。」 法国人或许有点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们发明了香水。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