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想一想的确也是如此,可真是做什么的就说什么。 我在家的时候,曾经听到人讲过一故事,说有一人是杀猪的,他的侄女出嫁,让他去当大客(kei 客),在去之前,他家人就嘱咐他说,你去送侄女出嫁,是她娘家最重要的主客,又是大喜日子,在坐席的时候,可别说你杀猪的事。他自己也说:“那当然了,在那样的场合,那怎么能说杀猪的事呢”。可是到酒席上,上了一大盘肥猪肉,他一看到就说:“昨天我杀的那头猪就这么肥”。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也是习惯成自然,一看到猪肉,立马就想到自己杀的那头猪了。 其实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比如我先生是一位老师,他对戏剧,文字都有研究,在他平时的谈话中,都能听到相关那些方面的事。还有我们的大表妹,是一位妇科医生,跟她在一起闲聊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听到她说:“我今天看了多少病号,做了几个破腹产”她在谈话中,也是不离开本行。 到农村,在卖洋葱的村庄就听到,他们的问话就是,你的洋葱卖了吗?卖了,多少钱? 我是昨天卖的四毛七,那你的卖贵,今天掉价了,我卖的四毛五。到了卖草莓的村庄,听到他们的对话,就是你去哪里卖的?去西庄卖的,多少钱?一块三,那里贵,我在东庄卖的一 块二。他们的对话是那么简单,就能说清楚了他们问题,可真是做什么的就说什么,也是务正业,他们所说的所想的,都是自己工作和职业。 想一想我也是一样,曾经是农民,虽然来到这里四十多年了,就到现在,无论是说什么,也总是离不开我们的农村,就觉得我还是农民。朋友跟说我,咱们中国人说入乡随俗,你已经来这么久了,就不要说你是农民了。早些年前就有法国朋友说:“兰英,就别说你是农民了,你早就是城市话了”。就连我的孩子也说:“妈妈你已经不是乡下人了,你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比在老家的时间多多了,这么多年也不种地了,你哪里还是农民? 你还有退休,你过的全是城市人的生活”。 想一想他们说的也对,我在这里生活四十多年了,在老家生活那二十来年,其实在三岁之前还不记事,能记着的事还不到二十年,可总是觉得我就是农民,可见那一段时间的生活,对我的影响力是多么大? 也可能是因为,跟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关系吧,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了,挥之不去也抹不掉了。 尤其是看到城市人的生活,是那么的优越,就更让我觉得是农民了。 每当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说着,说着,就说到农村去了,对我来说也充分证明了,那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年代。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