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里偷忙 本文题目本来习惯上是倒过来写的—— 「忙里偷闲」。多用来提醒别人或自己,功夫是做不完的,再忙也得悠着点,找机会歇歇。 何谓忙?何谓闲? 在五口之家全职扶老携幼的主妇也有机会被另一半在亲友前形容为:「这人闲得慌,闲着没事找事做。」那天她徒手榨黄豆做了两瓶豆浆和蒸了两笼萝卜糕接待朋友。这另一半把吃剩的食物让客人全部打包带走,还说有空欢迎来玩。 一个人是很难在自我评价等于零的状态下获得快乐的存在价值的。与其生气,不如调整一下自己忙与闲的位置。 家庭主妇打开手掌看了看那条直冲指尖的事业线,握着掌心纹着那面与生俱来的「令旗」,在「闲」的基础上开始「忙」了起来。 未几,日月换新天,一双手上午手执镬勺为家人煑羹汤,下午手执大使或侨领的手在会见中握起。 家中电话和传真响个不停。凌晨一点之前,手执洗碗棉洗好碗筷。接着手执纸笔疾书,同时按下洗衣机的开关。 岁月如歌。 上星期,手执粽叶包粽子。 前日,手执方向盘往机场疾驰,迎来送往。 昨日,手执剪刀和胶水,为侨社的特刋进行人工排版。 再忙也不会忙记,手执遥控录下自己做的电视台采访,和可以学以致用的「寻找他乡的故事」。 傍晚,出外散步30分钟,回家之后,接到两日后星期天的烧烤联欢会的确认,四个家庭将会光临寒舍。 一面约会,一面为小女儿填写升中报名表。一面接过儿子优等成绩表,向喜形于色的少年表示母亲将重重有赏。 还有两周就是暑假,得把时间多花一点在孩子们身上,要不一下子就长大飞走了。 有几拨朋友去外省,自己没有那么大块的时间参加,于是计划带着孩子们开车去逐个串门。今天住营车、明天住海边看象鼻山,市集上买了烧鸡到石滩上撕来吃、最后一站去海盗城,海边迎风吃生蚝! 分不出那是闲还是忙了,可能只有在灯下写日记那一刻的样子看起来最闲。多年以后还看得出,笔下几乎每一行字都是快乐的自我评价。 多年前的日记题目本来是「忙里偷闲」,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忙里偷闲最好干什么?剪报是忙里偷闲吗?看书是偷闲吗?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看亦舒小说才是。女作家说,偷闲是,胡乱找个借口打个电话给心仪的人,约他去天涯海角。或打电话告诉他,今天我生日,想听生日歌。」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