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热心网友倾力推荐!请侨网的人好好读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2:5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v.pcne.tv/episode/7589  

这个是我今天晚上看的,我觉得这个对侨网有一定的启发,包括龚琳娜和她老公,包括他们音乐的现象,再想到巴黎的华人文化现状,他们有艺术实力,结合了中国和德国的文化,他们结合了中国现在的文化潮流,他们成功了。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3 23:14:07 | 只看该作者
在国内的时候,忐忑的曲调非常奇怪,很难理解。到了法国才意识到,这个是人生“真”的东西。在被理解到奇怪的层面上,真的东西就很难被理解。

艺术没有国界,龚琳娜和老罗在一起,也恰好解释了这一点。

从爱情到人生,他们表现出了对“真”的执着和热爱,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祝他们幸福~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14:51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思考,他们的人生和成功?
地板
发表于 2011-12-13 23:15:48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在艺术与金钱面前,很多学艺术的学生选择了后者,固然国人有许多物质建设的需要,可惜的是,往往这便导致了艺术的矜持,艺术的造作。一招一式,学得像,学得好,复制前人的脚步,也就没有创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16:46 | 只看该作者
先复制,后创新。
6#
发表于 2011-12-13 23:19:28 | 只看该作者
想到经济层面上去,国人自称制造大国,拿了国外的图纸来制造,一直在复制,没有自己的创新,失去了民族的“真”,逐渐失去自己的话语权。

当老罗被龚琳娜的音乐张力所打动,我想,经济建设上升的国际层面,有很多是无法用外汇数据来表达的,有很多是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这些是我们的软实力,拿不走,动不了,真正值得我们自豪
7#
发表于 2011-12-13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十三少 于 2011-12-14 00:22 编辑

曾经有人提出绘画已死,当时我想,社会在进步,绘画如何死去?

在龚琳娜的音乐里,我们能听到生命力的东西。这是一种力量,支撑她与老罗克服各种人生困难,共同走到今天,他们成功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22:06 | 只看该作者
设想如果龚琳娜没有碰到老罗呢?
9#
发表于 2011-12-13 23: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海芬心语 的帖子

天下少了一对知音。龚琳娜还会迷茫下去。因为当时的中国大环境是令人迷茫的。
10#
发表于 2011-12-13 23:23:51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是可以让人匍匐在地,顶礼膜拜的力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十三少 的帖子

我们在法国,就是cafe au lait 才有出息。就是把中国和法国的优势集中发挥出来
12#
发表于 2011-12-14 20:3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tbf2011 于 2011-12-14 21:49 编辑

在国内的时候,忐忑的曲调非常奇怪,很难理解。到了法国才意识到,这个是人生“真”的东西。在被理解到奇怪的层面上,真的东西就很难被理解。

艺术没有国界,龚琳娜和老罗在一起,也恰好解释了这一点。

楼上朋友说的很好从爱情到人生,他们表现出了对“真”的执着和热爱,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祝他们幸福~
我接触很多的异国婚姻案例.能长久的不多,因为婚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特别在西方世界,韦唯的老公也是欧洲的音乐人,结局却不同,为什么.我想还是沟通,异国婚姻.沟通更重要,能做到所谓的"心有灵犀"就什么事都好办了......
..

13#
发表于 2011-12-15 04:36:58 | 只看该作者

7

惊天地且泣鬼神的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6 15:47 , Processed in 0.017006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