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海归国内80后生活模式大P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09:3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归80后和国内80一、学历和语言能力

国内80后:中国的大学除了那几所有名气的之外,其他的都基本在混,四年本科根本什么都没有学到。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生,父母要准备好几万的大学学费来供养一个大学生,结果等到这个孩子毕业,可能工作2,3年才能赚到父母为他们所投资的钱。外语能力估计如果不是上进的学生,无论是日语系还是英文系都没用,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主要也没有什么环境;上一个外教的培训班更是要花更多的银子。

一个四年的本科学历==父母辛苦工作的几万块

外教培训班==上千的钞票来垫背

国内大学==严进,宽出,混日子。

国外80后:国外的大学教育制度放松之余也很严格,想要轻松拿到毕业证书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孩子更要加倍努力。另外,国外对学生要求全面综合性,这一点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国外的外语环境很锻炼一个人,而且,一个人说3种以上的语言很普通,还有人说5种以上。

一个四年的本科学历与父母的钱成正比

国外大学==宽进,严出,提着脑袋拼命。


二、口头禅

国内80后:TMD.TNND。

国外80后:Shit...What the Hell..。


三、婚姻

国内80后: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发愁,下岗,吵架,离婚。

国外80后:读书,毕业,实习,工作,赚钱;再充电,读master;玩暧昧,不恋爱。


四、朋友

国内80后: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中筛选出来的好朋友,保留直到参加工作,还是死党。

国外80后: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中筛选出来的好朋友,保留直到出国留学;后来的朋友是国外结识的死党,但国外的好朋友很难交到。国内的好朋友,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一种无形的隔墙,心中不是滋味。


五、话题

国内80后:换工作,升职,换男女朋友,钱少,想出国,最爱说的话是'我老公/老婆,我儿子/女儿'怎么样怎么样。

国外80后:换工作,找经验,读master,读PH.D,读书如何贷款,奖学金,没钱,想回国,最爱说的话是,我又分手了(第N此了),回国相亲,回国工作,拿国外身份,定居。


六、健康

国内80后:生病在家休息,有父母照顾,有男女朋友安慰,不愿意去医院,最爱生病(不用去上学和工作)。

国外80后:生病不敢休息,没有人管,想去医院没钱。不爱生病(不能上课和打工,没钱了)。


七、爱情

国内80后:有钱的找N个玩伴,然后结婚;没钱的也找N个玩伴,然后分手。正常的都谈情说爱后就结婚了。没玩够的继续风花雪月。

国外80后:有钱没钱都玩暧昧,不谈爱情。爱别人太麻烦,付出感情太辛苦。正常都谈情说爱后就分手了,继续无休止的风花雪月,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将来在哪里?搭伴解闷的很多,顺便解决生理问题。


八、父母

国内80后:啃老族越来越多,结婚找父母要房子,车子;婚后把孩子扔给父母省事。

国外80后:啃老族也很多,自力更生独立的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文造就了我们的坚强,任何事情都不爱跟父母说,自己解决,除了要钱的时候。没有人管的日子,其实想念在父母身边撒娇,任性的作个孩子。我们本来就是不愿意长大的80后。


九、未来

国内80后:过一天算一天,有钱没钱都能活,都要开心,别给自己找不痛快,比我差的多的是。

国外80后:过一天烦一天,什么时候是一个头。不敢想未来,每天都很无奈,迷茫的过日子,打工-学校-家,就是三点一线,我这是为了什么呢? 回国还不甘心。为了国外的身份,学历而等待,而忍受,而坚持。


十、性格特点

国内80后:自私,任性,无奈,常把郁闷放在嘴边,依赖性,靠关系,靠父母,势力,崇拜名牌。

国外80后:沉默寡言,高傲,独立,自私,每天也郁闷,靠自己,崇拜名牌。


PS: 不是我们不近人情,与高傲也无关。

请理解海外的学子,我们很无奈,痛并忍受着。
我不解释不代表我没有痛苦的经历。
我不微笑不代表我不NICE。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会反击。
我不恋爱不代表我没有人追。
我不回家不代表我不想家。
我不哭不代表我坚强。
我沉默也不代表我软弱。
后的生活模式大P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5 22:51 , Processed in 0.016652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