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话新闻] 美国总统:无论谁当选都将创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巴马与罗姆尼角逐总统:无论谁当选都将创历史[size=0.9em]文章来源: 中新网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4867 次)
美国总统大选6日正式登场,数以亿计的美国人陆续走出家门,将用手中的选票为这场迷雾重重的“终极大考”揭开谜底。然而,一个已提前揭晓的答案是:无论奥巴马还是罗姆尼,谁当选都将创造历史——前者连任将是二战以来首位失业率超过7.4%的总统;后者当选则将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摩门教总统。
  四年前的这个星期二,在充斥着阴霾和沮丧的2008年,强势亮相的奥巴马扛着“改变和希望”的大旗,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为历史留下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四年后的今天,奥巴马能够成功连任,由他亲手创造的这个历史就将得以延续。
  受任于动荡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奥巴马肩负着亿万美国人的期待,然而当四年后的美国人开始盘点他的承诺清单时却发现,他面临的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高的失业率,也就是说,假如能够成功连任,他将再次创造历史。
  美国劳工部在大选前发布的最后一份就业报告显示,今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为7.9%。这是自1940年之后选举年录得的10月份最糟糕的失业数字。自二战以来,除了1984年里根在失业率高达7.4%的情况下仍然成功连任之外,没有一个总统能够在失业率高过7.4%的情况下连任。
  很显然,创造这个历史并不光彩,事实上这恰恰是奥巴马连任的最大障碍,如果他最终赢得连任,必须在下一个任期中拿出具体可行的创造就业的方案。否则,2008年大选中给他戴上的历史光环,可能很快就将被2012年的阴霾盖去。
  对于罗姆尼而言,在今年大选中他面临的障碍恰恰与奥巴马四年前类似,四年前所有美国人都带着“黑人是否能当总统”的问号,四年后这个疑问变成了“摩门教徒能否当美国总统”。
  即便是他本人,对此也持有疑虑,至少在整个竞选中,罗姆尼几乎从未直接提及过自己的摩门教背景,这在一个对宗教传统充满敬畏的国度是非常罕见的。罗姆尼的谨慎恰恰体现了摩门教在美国的尴尬处境。
  在历史上,摩门教因早期实行一夫多妻制及倡议传统膜拜仪式和经济共产等观念而给许多美国人留下了永久的负面印象,甚至一度被视为“邪教”。直到今天,美国人对摩门教的猜疑依然很多,这多少令罗姆尼“未开跑先吃亏”。
  摩门教遭美国民众抗拒的事实百年前就已存在,1902年当选犹他州国会议员的斯穆特,由于其摩门长老身分而被视为异类,引发自1904年起长达4年的国会听证辩论;160多年前,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曾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总统,然而未及大选就被视为“异教徒”而死在暴徒的枪下。罗姆尼的父亲乔治·罗姆尼也曾因摩门教身份而与总统宝座擦肩而过。
  现在,小罗姆尼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能否圆老罗姆尼未竟的总统梦,答案很快就将揭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选不仅是对罗姆尼本人的一次“全民公决”,也是体现美国社会对摩门教究竟宽容度如何的一次“全民公决”。
  对罗姆尼而言,一旦当选他将为早已“脱胎换骨”的摩门教“正名”。据罗姆尼早前的一些顾问向媒体透露,他要当总统的部分原因就是把摩门教带入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罗姆尼若当选,他还将创造另外一项历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之一。他的财富是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前8任总统财富总和的两倍。据统计,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再加上奥巴马的财富总和为1.18亿美元,而罗姆尼的身家则高达2.5亿美元左右。
  不过,罗姆尼的财富就像他的摩门教背景一样,对他角逐白宫的努力并没有帮助。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无法期待从他们即将创造的历史中获得加分,这就是为什么直到投票当天,两人的支持率仍然不高且难分轩轾的原因。
  现在,这场大选已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选情最接近的一次角逐。究竟是选择一位二战以来失业率最高的总统,还是选择历史上首位摩门教总统,不少美国人似乎犯了犹豫,但最终他们都将投下自己的选票。


沙发
发表于 2012-11-7 20:37:3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历史自动生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3 14:31 , Processed in 0.030893 second(s), 22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