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八卦] 韩寒和他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7:5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寒和他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
导演电话里让我有空看看韩寒的新片,说看完了,张艺谋冯小刚的电影看不看也就无大所谓了。
导演如此推荐,我哪有不看之理。网上四处搜寻,终于看到有热心的观众把整部电影分成三段贴在网上的版本。
先说韩寒,我并不熟悉,他的文学作品我几乎一篇没读过,但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几年前,韩寒已经很红了,却出了个方舟子打假一事,说韩寒的文章是他老爸写的,那是我第一次听说韩寒的名字,那一年正好我回加州,开了一个文友会,其中一位文友问我对韩寒的看法,我老实回答没有看法,因为我没读过他的文字。那位文友大概研究了一番韩寒的东西,也认定方舟子说得有道理。
去年我回北京写剧本,有天跟导演闲聊提到韩寒,问她的看法,她是韩寒的支持者,很看重韩寒的才华。我一直想有时间找韩寒的东西来读一读。有天真的上网搜韩寒,没想到出来好多张帅小伙的照片,我这人比较容易被人家面孔牵着走,那天我惊艳韩寒的英俊,光顾了看他的照片,忘了读他的文字了,后来好像被什么事情岔开,就此到现在还是没读过他的文章。
看完他的电影处女作,至少我能说:能身兼编剧和导演的韩寒应该是有才华的,找父亲代笔看来是冤案!如果他写不了那些文章,如何拍得了如此一部电影呢?!
好了,来说说这部电影!
电影的故事性,似乎并不是那么强!但是有一个主线,串起好几个小故事。
那个主线就是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小学老师江河,还有一个是带点儿痞气和哥儿们义气的社会小混混浩汉。他们生活在中国最东边的一个小岛上,小岛荒芜居民迁走,小学老师被调任到中国最西部的学校,浩汉用他打工三年赚的钱买的一部小汽车送江河赴任,两个年轻人踏上了横跨中国的旅程。
第一个小故事也是他们的第一站--一个大城市的电影摄制片场,那里,他们与曾经也是小岛居民现在跑龙套的年轻女孩见面,女孩似乎曾经喜欢过浩汉,她说在小地方过活需要门路,而在大城市虽然人多,却比较公平竞争,因为拼的是自己的实力。那是个脚踏实地的好姑娘,似乎可以代表当今奋斗在大城市里的一群人。这段好像讲的是一个人爱你,可惜你不爱他的故事。
浩汉对青梅竹马的小妹妹似乎无意,他的心一直牵挂着远方的一个叫刘莺莺的女孩儿,他们从他十几岁时就通信来往,有点梦中情人的感觉。另一个小故事,也就是浩汉开着车去见梦中情人!然而,台球馆女老板刘莺莺却把残酷的事实告诉他:浩汉的父亲正是她的继父,她本无意与她联络,只不过浩汉的父亲想知道儿子的情况。这一段好像讲的是你以为的真爱却原来是一个笑话,或者说你爱他,他却不爱你。
看来爱情总是令人失望,那么来一段没有爱情的情欲吧!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他们在途中找了家小旅店投宿,江河看见房间里垃圾桶里的应招女郎名片,心动地拨打了电话。漂亮的小姐很快来到,却在他们还没有进入主题前就遭遇警察查房。两个男人仓皇出逃,还捎带上了应招小姐,却把智力低下的另一个小岛同伴给弄丢了。
应招小姐苏米却是一个小团体布的局,她遭人遗弃,有孕在身,想骗些钱到国外生孩子,却不想遇到憨厚的江河,俩人都心生好感,但最后还是被追上来的三叔和合伙人劝了离去。
江河想忘掉苏米这段戏拍得蛮好的。镜头先是一个肮脏的公共厕所,江河掏出身上印有苏米照片的名片,下了决心扔进了抽水马桶里,用力地一抽水,哗啦一声,水流走,名片却留在马桶里,接着观众可以听到接二连三的抽水声,仿佛是江河想要忘记她的决心,但似乎那张名片却顽固的不愿走入管道中,最后镜头一转,仍是厕所里,但转向洗手池,手里拿着名片的江河走过来,显然他又从马桶里捡起了那张名片,用毛巾搽干净,又放回到贴心的衣袋里去了。环境、动作、声音加表情,整段戏没有一句台词,却把一个人的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场戏我很喜欢。
爱情说完了,该说友情了。
江河和浩汉的友情是贯穿整个片子的主线,两人开着车继续西行,却在森林泥路上迷了路,解救他们走出迷宫的是一个来自南方带有广东口音的年轻人阿吕,他自称也是旅人,是自驾摩托车走遍全中国的行者,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浩汉这样的老江湖也被阿吕对妻子的深情所打动,完全信任了他,在他们三人在路边解手的时候,阿吕提出下一段路他来开车,浩汉毫无戒心地把车钥匙给了他,他却开着车子丢下江河和浩汉在茫茫沙漠里扬长而去!
幸好,他们已在中国边境附近,随着卫星的上天,两位好伙伴最后也各分东西,江河前往赴任的小学,浩汉踏上归乡的路途。那只半路上跟着他们的小狗,被留下来陪伴江河。
影片中的几首歌很特别,尤其是那首《东极岛之歌》,有点当年苏联红军进行曲的味道,今天听到那样的旋律很有点荒诞的感觉。
看完电影,我第一感觉似乎是没有导演感觉的那么好!但是,过后写这篇影评时,回头想想,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却又很生动地浮现在我脑中,觉得很有时代感,也很有寓意!很显然,论说故事的技巧和吸引力,韩寒比不过莫言,整个故事有些松散并不是那么连贯,但是要说时代感和象征性或者说故事背后的意义,韩寒却十分得出类拔萃。
电影人看这部作品,尤其是专业人士,可能会被他不遵循规则的自由主义所打动,个人的特色很强烈,故而就没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条条框框。我记得导演说过,影视剧里安排画外音和旁白那是最下策,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韩寒的影片,一上来就是画外音。也许非电影专业的出生才引导他走向了独特的韩寒风格!
相比起前阵子红极一时的《小时代》,这部片子似乎有了点深度,但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文学深度,也大多是韩寒粉丝韩寒迷们代入式的分析加想象!我可能因为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加上对他不是太了解,所有就没有这种代入优势,也就只能就电影论电影而已。
除了票房的大获全胜,电影影评人的评论也很值得人玩味,我摘录几段网上看来得:
影评人“电影通缉令”写到:“韩寒作为导演做了太多的准备,从风格化的镜头语言以及对于演员的调度,音乐的使用、意象的使用和读白都像极了一个老手。而旅馆那场戏对于蒙太奇的运用可谓独到,加油站的群戏调度更是体现了导演的功底不俗。关于成长和责任,自由和追求、这部电影有太多的解构值得去细细品味。导演在每个人身上都投射了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把这上面所有人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他们不断告别,告别昨天的自己。又不断有人涌入新的生活,昨天已成往事,所以只能写进故事,演给世人看。”
影评人“支离疏”认为:“《后会无期》是一部不合格的处女作品。韩寒自己也说,不存在横空出世的杰作,先前必定有大量的积累,厚积薄发之所谓。显然,这部作品远远达不到杰作的水准,也谈不上横空出世。电影里充斥着大量聪明机灵但无太多意义可言的台词(或者说段子),韩寒对这类文字游戏乐此不疲,他将博客杂文的技巧用于台词写作。这种刻意追求金句效果的台词,对故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抽离。全片的角色塑造扁平,情节寡淡——虽然不乏情节寡淡的佳作,但韩寒尚无这等功力。说《后会无期》有情怀,是什么情怀?自由情怀?青春祭奠情怀?如果有情怀,那也在平淡似水、间杂幽默的剧情中被消解得奄奄壹息。”
影评人马驰 :“《后会无期》只有表面上的感伤、似有若无的情怀和壹个不只所云的故事,乍看起来似乎有王家卫那种虚无的调调,其实表现出的是韩寒孤独和空洞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被外化成某些片段和画面,这能有什么意义呢?除了他自己,谁能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些什么。那就掠影浮光的看吧,崇拜他,就要去倾听他,但不要探究它的意义。”
无论如何,韩寒能用五年的时间筹备这部影片的诞生,首先这种认真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而且从一名作家华丽转身为导演和编剧,他做的很漂亮也很成功,至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还是留给更懂得的人去评说吧!


1.jpg (35.02 KB, 下载次数: 10)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3 14:07 , Processed in 0.050293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