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报》讯:在今年的 MEDICA 展馆中,一个原本属于严肃医疗设备的展区被意外“点亮”:帝迈在MEDICA上演科技与艺术双向奔赴……人群的聚集、快门的频闪、惊叹声此起彼伏——这里既有尖端的 AI 医疗器械,也有来自东方文化的灵动笔墨。帝迈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再次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多维力量:不仅有技术硬实力,还有文化软价值。
科技展台变成艺术现场:水墨在AI设备旁飞舞 帝迈此次展台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特邀艺术家、被誉为“画行者”的郑泰均先生现场挥毫。展台中央铺开的宣纸仿佛打开了另一重时空,笔墨行云流水,一幅幅作品在观众眼前迅速成形。 飞白、渲染、皴擦,东方水墨的韵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与四周先进的全自动分析仪、AI检测系统形成了鲜明又奇妙的对比。 这是一个极具张力的画面: 冷静的数据与温润的笔墨并肩,精密的算法与流动的线条共存。
许多来自欧洲的观众在驻足观看帝迈设备之余,被这意料之外的艺术魅力吸引。在一阵阵惊叹声中,郑泰均的几幅作品竟被现场买走。有人说:“我原本只是来看医疗仪器的,没想到还能把一幅中国水墨带回家。” 一个医疗器械展台,意外成了本届展会最热闹的“文化艺术角”。 跨界的意义:不仅吸睛,更是文化与科技的一次握手 帝迈为何要在全球医疗展中引入水墨艺术? 帝迈总裁翟留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我们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医疗科技不仅先进,更有文化自信。AI是未来,但文化让未来更有温度、有灵魂。” 水墨的曼妙气韵,在高冷的器械旁显得格外柔软。但这种柔软,恰恰补足了科技的情感维度。科技解决效率问题,而文化解决认同问题。 正因如此,观众不仅记住了帝迈的产品,也记住了来自东方的文化力量。 郑泰均本人也对这一跨界充满感触: “艺术不是挂在墙上的,它应该走进生活、走进行业、走进世界。当我看到外国朋友因为一幅画与我交流时,我感觉到传统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被看见。” AI的精准和水墨的灵性本来似乎隔着山海,而在这个展台,它们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AI时代,艺术如何融入生活?帝迈给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答案 在今天的AI浪潮中,“跨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寻找突破的方向。但绝大多数跨界仍停留在技术与技术的连接,而帝迈选择了科技与文化的链接。 这种链接带来了至少三点启示: 文化是科技最柔软也最有力量的延伸 科技越前沿,越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灵魂。 水墨为AI医疗提供了一种语言,让全球用户不仅看到产品性能,更看到品牌温度。 艺术可以重塑行业边界 谁能想到,医疗器械展会能成为艺术作品的现场售卖场? 艺术并非脱离商业,也并非远离行业——只要找到切口,它能在任何领域生根。 真正的跨界不是简单叠加,而是相互成就; 帝迈的产品因艺术而更有人情味; 郑泰均的艺术因科技展而触达新的圈层; 观众因两者碰撞而收获难忘体验。 这就是跨界的本质——让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彼此增能。 当水墨落在AI的世界里 MEDICA 上的这次跨界,让人们第一次在医疗展上看到这样诗意的场面: 机器的光泽与墨色的晕染交叠,数据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并存。 帝迈用行动证明: 科技可以改变未来,文化可以感动未来。 而当两者同行,中国力量,就不仅是“制造”,更是“智造”与“文造”。 在AI时代,让艺术进入生活、进入行业、进入全球舞台,这也许正是未来跨界合作最值得探索的方向。 (作者 钱海芬)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