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法餐的好 法餐的特點是什麼? 有人秒回:高級。 生活在法國幾十年的我秒答:吃不飽。 米其林的星級餐館要做到的,是得讓客人的五官都舒服。五官是眼、鼻、口、舌、耳。 首先是眼晴,法國人的餐桌藝術舉世馳名。看食物的成色和擺盤,桌上的杯子刀叉是否名貴晶亮,桌布餐巾是否潔淨。 還得看餐堂的佈置,包括陳設主題,牆上掛上名畫,燈光柔美,令人賞心悅目,肯定加分。 鼻是聞香,法餐在這方面弱一點,他們不大要求猛火熱炒的「鑊氣」。煎和炸的食物一般都飄不出香氣,預製的傳統菜,香味早已在廚房裡沉澱了,有時還拿個大銀罩子蓋住捧上來。因此在餐堂聞到花香的機會更高。 口是口感,法國人的嘴巴受不了熱呼呼的食物。這也是大部份法國人不喜歡喝湯的原因,想是小時候喝的第一口就不小心被燙出了陰影。不過奇怪的是喝熱呼呼的濃縮咖啡除外。 法國人的嘴巴大都不會啃骨頭,食物放進口中就要吞下去,吐出來是不雅的行為。見過有法國同學用刀叉吃雞翅,寫個服字! 舌頭上都是味蕾,舌就是味道的講究了。法國星級大廚在醬汁上的研究的確是下了功夫的,每種肉類都有不同的香料和醬汁。 還配以不同的葡萄酒,紅肉配紅酒,海鮮和白肉配白檳,喜慶開香檳。 葡萄酒還講求年份,講求就餐時酒的溫度必須與室溫相同,在酒窖中取出來的紅酒打開之後要等它醒過來才喝。還分有餐前餐中餐後酒。 那耳朵怎麽吃?別緊張,碰杯時發出的聲音 一一「叮~」,就是為了耳朵準備的,以水晶杯子相碰的聲音最悠揚悅耳。 法餐可能比較費嘴巴,因為飲食之餘,客人大都準備了些談資。期間推杯換盞,頭二三度甜品咖啡,都要等侍者不慌不忙來換盤子換杯,一頓飯吃三小時是平常。 如此講究,赴宴時得換套得體的衣服挽個名包。想想這拉動了多少經濟。法餐是西方世界餐飲業的龍頭。 西餐的特點是什麽?也有人總結道: 「 盤要大,肉要少,多餘的地方擺棵草,主打一個吃不飽,他就能記住你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