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女留学生小朋友从中国来巴黎的妈妈和我在巴黎香格里拉香宫(Shang Palace)一起午餐。
餐厅典雅沉稳,深木色屏风、青花瓷盘、柔和灯光。除了我们三人,整厅客人全是法国人。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用筷子的姿势极其标准,举手投足间从容自然,仿佛每天都在吃中餐。 侍者送上菜单,推荐几道主厨的代表菜:沙拉、鲜虾云吞汤、五彩蒸饺、明炉烧鸭、香宫炒饭、杨枝甘露……
鲜虾云吞汤。汤清亮,云吞皮薄,虾肉紧实,两片碧绿的上海小白菜叶,加上几根细白菇,入口干净,鲜味直接。每一勺都能尝出厨师对火候与盐度的控制。
五彩蒸饺。饺子个头不大,通体洁白透明,看不见多余的颜色装饰。皮薄而不破,褶纹细密整齐。馅料以虾仁和竹笋为主,调味轻,重在食材本味。蒸汽刚好收口,入口柔滑、馅心温润。整道菜安静、克制,像是对“味道纯粹”的一次表达。
接着是明炉烧鸭。法国侍者推着雕花餐车到桌边,一位金发小哥现场切鸭。刀声干脆,鸭皮油亮。每片薄如纸片,大小一致。味道中式,呈现方式却完全法餐化。 香宫炒饭(Riz sauté Shang Palace)。米饭粒粒分明,鸡蛋、虾仁、青豆的比例精准。锅气浓却不焦,油香温和。看似家常,实则讲究。火候、湿度与盐度都被控制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 甜点是椰香杨枝甘露。芒果、西米、椰奶分层装在玻璃杯里,顶部一片薄荷叶。甜度轻,椰香自然。是法式结构里的亚洲味道。
整顿饭安静流畅。法国客人用筷子夹着烧鸭、云吞、炒饭,神情专注。中餐在这里不是异国风情,而是一种被理解、被吸收的文化表达。
法国帅小哥介绍每道菜的组成和吃法…… 据悉,这里的主厨徐存贵(Tony Xu)。他来自中国成都,拥有二十多年经验,自2011年香宫在巴黎开业起任行政总厨。徐存贵主张“中餐西做”,在保持味道纯粹的前提下融入法式节奏与审美。 香宫与诺曼底的开平农场合作,使用有机及再生农业方式种植的蔬果与香草。主厨认为,只有尊重土地,食物才有真实的品质。 自2011年开业以来,香宫连续保持米其林一星,获得“黑珍珠”等荣誉,被认为是让巴黎真正理解中餐的地方。 色香味俱全,中餐西做:这正是香宫最特别的地方,味道跨越语言,文化在筷子间自然地完成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