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有的在虚构着故事,有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德国大文豪 歌德 写的倒像全是真的。尤其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维特就是歌德,歌德就是维特。这部书第一次看没什么感觉,只当是一个爱情故事。现在再读,有了太多的领悟。 上面照片:德国魏玛大剧院前面著名的歌德和席勒纪念雕像
魏玛是德国中部的一座古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1998年“古典魏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城,因为歌德的存在而散发出独特的光辉。从26岁到82岁,整整56年,歌德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他的足迹几乎遍布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一位伟大作家的生活之地,更是他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歌德之路”上,德国魏玛无疑是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见证了他从青年到老年的成长、文学与思想的高峰。也是走进歌德的精神世界,体会他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邃思考。魏玛不仅记录了他的生活,更见证了一段文化的辉煌,让人们更加明白文学的力量。
歌德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哲学家尼采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是在魏玛度过的。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订了第一部共和宪法,称为《魏玛宪法》。
世界是一本书,我们每走一步就翻开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