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报》讯:(2025.7.21.)千年一心,东西同道:从孙思邈到希波克拉底,医德不分界…… 今天看书时,偶然翻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里的那段医德箴言。他写道:“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放慢了呼吸。千年前的人,竟然用这么温柔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医生应有的心怀。 我忽然想到,法国的医生,在走上岗位的那一刻,也会庄严地诵读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将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的财富、宗教、名声或信仰。我将守护生命,尊重意愿,不促使死亡,不妨碍自由。我将不泄露秘密,竭尽所学,以仁心救人。”——誓言庄重而圣洁,如晨曦里一缕白光,照亮一颗又一颗大慈恻隐之心。 细细想来,原来美好的东西,从来不分国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医生们肩上扛的,都是一样的责任,一样的仁心。他们守护的不只是病人的身体,更是一份信任,一份希望。 我又想起《大医精诚》中引用的一段话:“老子说:一个人公开地有德于人,人们自然地会报答他;一个人暗中有德于人,鬼神也会报答他。一个人公开地作恶于人,人们自然会报复他;一个人暗中作恶于人,鬼神也必将加害于他。”原来,善良和仁心,无论是显而易见,还是默默无闻,终究都会有回应。做人亦如行医,行善不问人知,作恶难避天理。这,便是千年一心,东西同道。 其实,医德,并不仅仅属于医生。读着这些誓言,我开始明白,这何尝不是做人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也都应当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用善意温暖身边的人。懂得感恩那些伸出援手的人,也不要吝啬自己的一份帮助。这个世界上,生命本就脆弱,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就是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医者常常面对苦痛,面对生死。他们知道生命的重量,也更懂得珍惜当下。他们教会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用柔软善良的心肠去善待每一个人。 千年一心,东西同道。无论是孙思邈笔下的“大医精诚”,还是希波克拉底誓言里那一句“我将尊重生命”,归根结底,都是一句话: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 愿我们都能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在风雨人生里,给别人一点光,也照亮自己。 (作者 钱海芬)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