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学习日记 拼写错了就“原罪”?解读法国人对拼写错误的“执念”(2025.5.20.) 先别急着调侃法国人拼写死板,还是乖乖地学法语吧…… 要不然,法国高考你可是过不去的;想在法国申请个居留证,如果没有法语成绩,也是直接“出圈”啊。拼写再讨厌,考官可不会因为你“个性”就放过你!所以,哪怕拼写被骂成“变态规则”,你也最好老老实实背下来。 但你知道吗?在法国,拼写错字几乎被视作一种“原罪”。要是你不会解个比例题,大家或许只是笑笑说:“哈哈,这人数学真不行。”可如果你在公开场合拼错一个字,抱歉,你可能立刻就成了“全班最差生”。为什么法国人会这么在意拼写呢? 这事儿得从19世纪后半叶说起。别以为这是精英阶层的规矩,它恰恰是平民子弟在高级小学里打拼出来的。当时,写得一手漂亮的法语,是这些孩子改变命运、从基层爬上去的“硬通货”。拼写的好坏,不只是文化水平的象征,更成了他们身份认同、优越感的来源。教育史学家勒利耶夫就说,这是高级小学的标志,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不过,也有人看不惯这种死板。公共教育部长儒勒·费里当年就气得跳脚,抱怨拼写被过分强调。尤其是毕业考试里,犯三个拼写错误就直接淘汰,这简直太不讲理了!可即便如此,时至今日,不会写好法语在法国依然很难被接受——哪怕法语拼写本身公认难到离谱。 更讽刺的是,一百多年来,学校教拼写的方法几乎没啥变化:死记硬背规则和一堆例外,拼命做听写……那几本经典的《Bled》和《Bescherelle》至今还是畅销书。而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法语课时却被砍掉了一半,时间都用来学历史、地理、计算机和英语了。拼写水平不降才怪!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有人坚决主张“回归传统”,老老实实学听写、背规则;有人干脆提议“拼写大改革”,干掉那些该死的抑扬符、双辅音还有“x”;当然,还有一派人呼吁“宽容”,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拼写本来就五花八门。短信、邮件、朋友圈,哪儿讲究什么标准?语言学家让-皮埃尔·雅弗雷就打趣道:拼写标准那么死板,老师们拿什么去说服每天看着网络写法的学生? 最后还是那句话:拼写虽然烦人,但分数和居留证可不会跟你开玩笑,别想太多,先把规则背下来再说吧!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