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海芬健康日记(2025.6.29.)过去二十年,冥想在法国迅速升温。从修行的静室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冥想如今已成为法国人改善心理健康、提升专注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工具。法国《人文科学》(Sciences Humaines)杂志指出,冥想正逐步脱离宗教标签,被越来越多医生、心理学家乃至教师视为一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心灵锻炼”。 它不仅走进医院病房、心理诊所,也频繁出现在学校课堂、企业培训和个人生活中。为什么法国几乎全民冥想?答案就藏在一个看似简单却深刻的训练中——“正念冥想”。 冥想到底在练什么?不是空,而是“看清” 冥想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也不是放空大脑、逃避烦恼。它的关键,是练习活在当下。 现代人习惯了“心不在焉”:边吃饭边刷手机,边开会边走神,边洗澡还在复盘昨天的对话。我们的大脑像脱缰的野马,始终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游走,却很少真正“经历”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冥想,就是为了对抗这种“精神漂移”,训练我们留在每一个真实发生的现在。 冥想训练的核心五步(法文表达 + 中文解释)法国冥想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练习流程如下: 1Poser son attention sur le souffle – 专注呼吸 2Noter les pensées qui surgissent – 觉察出现的念头 3 Prendre conscience qu’on est distrait – 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4Lâcher les pensées – 放下思绪 5Ramener doucement l’attention – 温柔地回到呼吸上 这一循环,可能在短短几分钟里重复无数次,而它正是冥想的训练本质。 冥想核心思想:不仅是放松,更是“认清自己”冥想所揭示的,不只是内心的宁静,更是一整套有关“自我”和“痛苦”的深层机制。法国学者将这些概念浓缩为以下关键词:
冥想,就是在这些机制中松动、解构、看见真相。 冥想疗效真实存在:八周正念改变大脑与情绪法国心理学界对冥想的疗效已有充分研究。临床试验显示,八周正念训练可将抑郁复发率降低50%。法国不少医院已将“正念减压”课程(MBSR)纳入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疼痛等干预体系中。 训练的重点不是“控制情绪”,而是允许经验如其所是地发生,哪怕是悲伤、烦躁、焦虑,也不急于改变。这种态度被认为是实现心理疗愈的关键机制。 结语:放下的那一刻,才是回到生活的开始法国媒体普遍认为,冥想不仅仅是一种健康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不要总试图抓住或逃避什么,而是练习松手,然后看到自己原来就在这里——就在这呼吸、这声音、这光影之间。 冥想不是立即让你“平静”,而是让你练习一种最有力量的姿态:哪怕什么都不确定,我依然愿意面对现在的样子。 也许,改变人生的,不是你花了多久思考过去或筹划未来,而是你是否愿意踏踏实实感受现在这一刻的真实。 (作者 钱海芬综合法媒)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