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走过世界,留下的只是名字;而有些人,哪怕赤脚而行,依然在心灵上点燃了无数篝火。 教皇方济各(拉丁语:Franciscus;意大利语:Francesco;西班牙语:Francisco),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年轻时,他做过夜总会保安,擦过地板,曾因患病切除过一部分肺叶。在成为耶稣会士之后,他用一种极其安静却不可撼动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最高位——而当他成为教皇时,他选择了一个从未被选用过的名字:“方济各”,致敬那位同样选择贫穷与和平的圣方济各。 他一生拒绝奢华。住的是普通客房而非宏伟的教宗宫殿,穿的是最简朴的鞋子而非丝绸制品,出行乘坐的是普通的小车,而非定制的豪华座驾。他的银行账户上,只有象征性的100美元,就像他自己微笑着说过的那样:“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可以两手空空地去见上帝。” 就在离世前不久,方济各还以羸弱之躯,完成着最后的使命:他在复活节广场上,向全球信众发表了动情的文告,呼吁和平、怜悯与兄弟情谊,声音虽微弱,却依然温暖有力。他会见了难民儿童,亲吻他们满是尘土的小手,用低语为他们祈祷。甚至在病榻之上,他还坚持接见了一批普通工人和贫民,最后一次,倾听他们无声的诉求。而如今,当这个手中无权、无钱,只有爱与信仰的老人静静离开尘世时,世界仿佛突然停住了脚步…… 特朗普、马克龙、无数国家的元首、信仰不同的领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穿过重重安保,穿过一片片泪水的海洋,只为在他的灵柩前,低头片刻。 这是怎样的奇迹? 一个手无寸铁的人,竟能让刀剑低垂; 一个无国无军的人,竟能让总统们卸下傲慢; 一个一生简朴的人,竟能让亿万人在心底默哀。 因为方济各代表的,是世界正在遗忘的那种力量——仁慈而坚韧,谦卑而自由。 他像一盏孤灯,在风雨飘摇的夜里,为迷失的人们留一丝微光;他像一棵贫瘠土地上的小树,不靠肥沃,不凭炫耀,却用倔强长成一片荫凉。 当金融中心的钟表仍滴答响着,当新闻轮播着最新的股市指数,当权力游戏仍继续在暗处进行,世界却在他的去世中,瞬间沉默了。 不是因为他掌握了什么,而是因为他舍弃了所有;不是因为他统治了人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温暖了人们的灵魂。 这是一场告别,也是一场提醒:在这个闪烁着金属光泽、炫耀着速度和财富的时代,有人活出了另一种答案——那就是,真正的力量,不是占有,而是放下;真正的荣耀,不是掌声,而是良知。 教皇方济各,一个手中只握着祈祷的人,用他的一生,把世界最柔软、最容易被践踏的部分,高高托举到了云端。 今天,连最坚硬的权力者,也要在他面前低头。(作者 钱海芬)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