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报讯】:在南特一所高中发生致命持刀袭击事件后,法国社会再次聚焦校园安全问题。尽管政府多次表态将强化安检措施,但现实中,大量刀具仍能轻易进入校园,“悄然闯关”令人担忧。 南特命案引发全国关注几天前,南特圣母·图特赛德高中突发袭击事件:一名16岁学生持刀行凶,导致一名女学生死亡,三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总理弗朗索瓦·贝鲁第一时间要求在学校周边加强检查,并提出“必须立即强化安检”。 教育部长伊丽莎白·博尔内也早在几周前表示,应采取“学生书包随机抽查”等手段,遏制冷兵器在校园及其周边的流通。她强调,此类行动将由检察官授权,警方执行,不会由教师或学校职员负责。 官方行动有限,执行难题待解据内政部长布鲁诺·勒泰约透露,全国范围内已实施了超过1000次安检行动。但他也坦言:“我们无法在每位学生身后都安排一名警察或宪兵。” 事实上,一线校方的反馈显示,“加强安检”仍多停留在文件与口号层面。博若莱地区一所高中的校长热拉尔·海因茨指出:“我们并未在地区内看到安检的明显加强。检察官授权、司法警察在场等法律程序复杂,反而降低了执行效率。” 人手不足,现实远不如设想有校长匿名透露,当地宪兵负责人已明确表示,警力紧张,难以保障在每所学校门前定点驻守。这使得校园安检更多依赖偶发性行动,而非系统性预防。 安全之下,漏洞仍在当前的校园安检措施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法律程序限制执行效率,二是警方人力资源难以匹配现实需求。在这双重夹击下,刀具“悄然闯关”的现象仍在继续,而师生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校园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冷兵器暗藏的隐患角落。法国社会该如何从制度、执行、人力三方面真正落实校园安检?答案,仍在路上。(来源:巴黎人报)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