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瓊瑤想到巴金 瓊瑤與巴金都是著名作家,兩人的筆下,都對愛情有着濃墨重彩的描寫,影響了幾代熱戀中的男女。 在小兒女反抗家長操控婚姻這個層面看,反家庭封建和追求捨生忘死的愛情,似乎都是那個時代的標記。 家母是巴金的迷妹,書是我舅舅從學長(家父)的書房裡借出來的,使姐姐一讀入迷,完全代入了角色。 母親說過,是巴金的《 家-春-秋 》這三部書,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外公是當地商賈,從事煙草及押典生意,家中有女初長成,不少人前來提親,當中不乏富家公子,一方財閥,但一概被母親拒人於千里之外。 小時候聽他們閒話家常侃大山,常常以此為話題,當時的舅舅和家父,都是母親作弄追求者的好幫手。 母親說,自從讀了巴金之後,這些所謂青年才俊,那怕是來自將軍府第,在她眼中就變成了萬惡的重男輕女封建家族,生怕一入侯門深似海,故而激烈反對父親招親,不惜斷絕關係。 後來,母親聯同姊姊和一位閨蜜,跑到廣州去讀書,之後得知男友(家父)隨親戚南下香江做生意,便趁機遠走高飛,和意中人共偕連理。直到女兒出生,才回家恢復關係。 巴金的偉大之處,應該是成功地使筆下的人物,成功地影響了當時社會上,吃盡封建家長苦頭的一代年輕人,讓大家群起抗爭屬於自己的幸福。 巴金由1983年3月起,連續五次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職達22年之久,是唯一一位超過百歲且在任上去世的政府官員。同期1984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任職21年直至逝世。 巴金在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並發高燒送院,從此未能出院,病情反覆發作,晚年患有帕金遜症、高血壓、惡性間皮細胞瘤等多種疾病,延至2005年10月辭世,享年101歲。 巴金不堪疾病折磨,曾經要求安樂死。有朋友曾詳細描述過他多次手術的情形,慘不忍聞。 這也是何以筆者會因為瓊瑶的輕生,聯想到巴金先生的原因。假如畢生自我營造的型像,都像仙女下凡似的女作家,也略有所聞諸如此類病塌纏繞,身不由已毫無尊嚴的苦況,那么作出「我的生命我作主」的選擇,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而且瓊瑤還為仙遊的大日子特地計劃,等來了一場大雪,在雪花中拍下美麗浪漫的鏡頭,好和人間道別,女作家人間夢圓,倩影長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