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逢知己千篇少 連日來,因為宣佈一千零一篇巴黎封城日记擱筆,读者紛紛留言祝賀或抒發感言,全部加起來收集了四五千字,到今天还陸續有來,使人有点樂極忘形。摘錄了部份在日记中,一是鞭策自己,二是留個纪念,銘记各位方家濃情! 現代高科技之下,作者可以与读者直接建立聯繫。以前出書,与天各一方的读者是零互動,現在幸福得多,有的读者特別是母校中學小學的語文老師,常常写來读後感,使作者下筆似有傾訴對像,加倍文思泉湧! 今天有好友傳來了一段文字,介紹了我們的初遇——「记得在1994年10月份,我们去参观日本东京食品机械展览会,路过香港停留了几天。在逛中文书店的时候,发现了「法国情浓」这本散文集,马上買下了,喜歡它的文筆。回到巴黎后,一直試着找尋生活在巴黎的作者,我花了七年时间。后来,在2012年9月龙吟诗社会庆上,张明行担任主持人,讲得十分生动活泼有趣。我走上前一看:哦!这不就是张明行吗?当年担任社长的蚁松裕先生说:「是呀!你不认识吗?」我说:「我一直想找这位女作家,在巴黎找了六七年呀!」社長一听,就立刻親自隆重介绍,让我认识了张明行。自从那天起,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沒有间断过!-鄭岚 」 记憶中也有幾次与读者難忘的遇見,念之仍然蕩氣迴腸。 廿年前,在出席一個活動時,坐在旁邊的一位男士突然问我,知不知道我骗了他?心想,竟有這樣搭訕的?原來他在刚到巴黎的時候買的第一本中文書,就是《法國情濃》散文集。但是當時他需要的,卻是一本旅遊指南!此後無論在任何場合,每次碰头,他都會大聲說:「你還欠我一样東西,什么時候给我簽名?」這樣的幽默使人歡喜。 2005年隨团採訪去西安,在等候集合時看到三爷孫父子,上去逗小孩,為他們拍了照片,答應用 Email 寄给他們,给了名片建立聯繫。回巴黎之後,邮件已經等在電 腦裡,对方激動不已,原來他竟在上司的办公桌上看到過我的書《十年一嘆》,並拿來讀了,多么可惜當時沒有相認! 同樣是在办公桌上,2007年赴广州出席全世界華文傳媒峰會,坐位前有名牌,一位年輕女士過來自我介紹,說在凤凰衛視其中一位总裁的办公桌上見到過《十年一嘆》。多么高興四海之內有知音。 風听八百遍, 無處不人间。 行程八万里, 鲜花赠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要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世界很喧嚣,先做好自己,然後遇見。 文逢知己千篇少。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