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父親母親节 這幾天就該不該庆祝洋人的母親節,引起了一些討論。有人非常激動,把別人数落成數典忘宗似的。 有人提議,把黄帝(中國第一個皇帝)的出生日期三月三日當作是父親節,因為黄帝在中國是個具有標誌性的人物,儒家道家都信奉。中國人也自古就自称是炎黄子孙。 而黄帝的妻子嫘祖,她是養蠶造絲的發明者。中國好些地方都爭做她的出生地,但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她的不同的出生日期。 不過他們结婚的日子六月六日,卻被不少地方奉為女兒節,有回娘家敬奉母親的習俗。這天正好成為中國的母親節。 中國的历史源遠流長,各省市的傳說可多了,順得哥情失嫂意,這应該也是長期定不下來的原因。 無論其母親節的起源是什么,母親節多多益善,每三個月過一次更佳。提議孝子賢孫隨時都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的母親節拿來過,就以吃當地餐飲作為庆祝儀式。或给劳苦功高的母親许個願望,為她達成,也不為過。 特別是目前很多地方社會老齡化愈來愈严重,生育率都不高的情況下,法国以鼓勵生育為由來的母親節,更应該拿來借題發揮高調庆祝。最好是設立一個獎項,頒给母親節一年之後升任母親的婦女,及為超過一胎之後的二、三、四胎的母親設獎。 刚來法國時,听說有些地方的法國人是想方設法地鼓勵生育的,生四胎的家庭,有個免費到面包店領法棍的特權。這等於在中國免費領米了。 孕婦每個月的產前检查免費、三個月发一次营养金、分娩住院免費,從中也可以見到政府鼓勵生育的誠意。 不過早期法國的托兒所服務卻好像沒有跟上來,也沒有月嫂之類的社會阶層。新任父親也沒有長期的產假,以幫忙照顧產婦。生兒育女是很狼狽的事,实在不适合矢志追求自由浪漫享受主義的法國人。 現時的情況有所改善,法國懷孕婦女根據職業不同享受產假。私人企業及公務人員可以享有政府補助津貼達112天,個體戶工作人員也有74天。法國总统馬克龍在競選期間承諾實施平等產假制度。 自2021年7月1日起,父亲的陪产假从11天增加至25天,且不必连续休,但必须在孩子出生6个月内放完。 目前除了法国,在西班牙,男女產假平等,都是16周。在瑞典,新生兒的父親可以獲得480天的國家津貼,這是歐洲記錄。 有朋友指出,节日的成立,商家有功劳。本人同意,粤人有句老话:一为神功,二為弟子。也有人提议,在日历上要正名。要不不印,印就印自己的。 中外母親節父親節過得好不好,其实首先是要當了称職的父母再说。有權利必有義務。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