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球也看球星 现在的球迷幸福了,因为除了看足球比赛,还可以看球星。想不到在球场上也能找到见贤恩齐的对象。 小时候,见大人对喜欢玩踢球的年青人,都会冠以「波牛」之称,这可不是一个褒扬的词。外号「牛精强」的角色,常常是粤语片中的反面教材,牛王头绝对不会温柔体贴妻子和家人。 球场上的波牛,不是合作温驯的耕牛,而是代表着牛脾气,脾气坏,动不动就火遮眼,一不小心就烧通顶,冲动闯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五六十年代,社会经济条件不好,居住条件差,玩踢球的多是在屋子里坐不住的,常常在外面流连的街童,沙地球场或空地上,常见有少年人踢足球的身影。 印象中,那地方是黑社会招兵买马的温床。当中有些年轻人被引诱去做坏事,变成小偷,甚至被踢入会,作奸犯科,成为害群之马,前程尽毁。 小时候,父母都要上班,我们三姊弟,由祖母照顾。父亲向祖母及我们三申五令,绝对不可以随邻居落街玩。 那时候还未有电视机,常常扒在窗前看外面的风景。家住海旁,泊有不少小货船,看搬运工人把一个大大的麻袋放上肩,走在一条窄窄的木板上摇晃着上岸。下面就是海,有点惊心动魄,一看良久。 六十年代时开始有了电视机,才开始看足球赛。电视多转播英国赛事,自从知道什么叫越位,一下子就迷上了,比学校里的男生还热衷,读报时看体育版也津津有味。 试过独自买票,到大球场去看港足联赛。回来与男生提起,他们不信,当中有一位还好心地提醒我:讲大话也讲点别的! 气不过,后来把看球的经过写入了周记。结果级主任专门给了我一张在校外市政球场申请得来的场纸,让我去组织班中的男足去进行一场友谊赛。我还命队长自己去其他班约赛,他高兴极了,那个荣升小头目的样子使人印象深刻。 我还跨下海口赢了请喝汽水,那时的汽水两毛钱一瓶,我向父亲筹得了资助。但可惜他们居然踢输了!不过我向队长豪情地表示,同学们辛苦了,汽水一样请! 此事每在日后想当年时,心中仍然一片暖洋洋。 当年看球,目的可能旨在大喊大叫兴奋一会,输赢不会放在心上。那队踢得好就拥护那队。球星消息也不多,大家多把注意力放在龙门和前锋身上。也没有了解他们的渠道。每年球季结束,一切便烟消云散。 这情况到了今年第22届世界杯的举行,有了突变。特别是对中国球迷来说,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通过微信抖音功能,接收到海量的国际球坛资讯。 从短短一两分钟的视频中,我们可以重温他们入球的雄姿、队友的合作、现场的气氛、球迷的疯狂……世界杯立体了。 通过国际球星的故事,了解他们在成功之路上的艰辛和坚持,看他们在球场上现身说法,加上今届整个世界杯营运中的中国原素,都为足球比赛赋予了新意义。 足球明星,何止波牛那么简单。他们不再只是牛精,他们也会是慈善家、儿女情长、手足情深。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