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家长里短 周末到了,在朋友圈读到好友的一篇美好的日志。朋友是懂多国语言有好几张文凭的法国女律师,最近回国省亲。在娘家尽情畅聚亲情,与父母家庭团聚、吃喝会友、沉醉于母语典籍、日日开卷有益,羡煞旁人。 「家长里短」 最幸福的事情之一,是每天离开办公室准备回家时,发个信息,然后爸妈就马上准备开饭。通常在我进门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炒最后的一道菜。 然后我换好衣服洗好手,汤就已经盛好,饭菜也端上来了。菜色不仅吃了一个月不重样,而且最近我爸妈还特意给我买拿铁,我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在…啃老? 回顾在1980年6月,我妈从中山去广州坐火车,颠簸了36个小时,来北京看我爸。 那时候我爸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伯,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有250元,让婶婶和我堂哥,还有我妈妈,一起来北京。 想必我伯伯也是宠我爸,这卖掉一头猪,让弟弟的女朋友到北京团聚,那时候还没成家呢! 五年异地恋。次年春天爸妈结婚了。再过一年,我哥哥出生了。 我总是在想,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的年代,在火车这头,是他等待爱人的焦灼,在火车那头,是她因为差点赶不上火车,而匆忙地随意爬上了一节车厢的惊险。 虽然一路都没有办法联系,但她知道他会在站台上接她,他也知道一定会等到她。 这种不算是很遥远,但对于眼下的我们来说,却是多么陌生的生活方式!因此每当让我想起时,都觉得是极致的浪漫。 以至于到了今天,任何时候让我爸在心目中排序,都一定是我妈在第一位,我和我哥的排位嘛,那就随意…… 晚饭后,我爸在收拾碗筷,我妈说,“你看,你爸爸今天多帅,脸色多好。” 我抬头看看我爸,话都没接上,我爸爸已立刻接上了话,“当年你不是图我帅嘛,我本来就是个帅哥啊。” 好吧,没我啥事,我不插话。 前几天我爸说起当年,具体内容我已经忘掉。我妈接了一句,“当年当年,你当年还是小鲜肉,现在已经是老腊肉了啊。” 好吧,我也接不上话。 最近当了一个月摄影师,我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帮我们俩公婆拍一下照。” 好吧,我其实真的是知道你两是两公婆呀,不用每句话都强调一下。 我发现我越来越不会聊天了。比如前几天我妈说,“以前的老房子,农村的老房子,几十年都不倒。为什么前几天看新闻,说有个大桥,货车过桥,风一吹,桥就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啊…… 前几天晚饭后,我妈说,“我跟你说,今天我跟你爸在讨论,我们为什么要买美国国 债的问题,我发现你爸有个观点是错的……” 我说,“哦,我要出去跑步了…” 我还是赶紧开溜吧,因为,这我也答不上啊!这么费脑子的事情,还是留给相亲相爱的“两公婆”讨论吧。 有一种日日夜夜的平凡,就是女儿无论已经如何走南闯北,在父母身边,仍是大宝宝。 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朴素,就是无论已经吃了多少,父母仍然觉得应该还要再多吃一些,仍然觉得你很瘦。 有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就是彼此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言语,静静呆在一起就是很舒心很满足…… 生活无非就是一场相遇和陪伴,之于父母和爱人,是千年修得的福气;之于朋友同事甚至是密友,是难能可贵的真心。 生命就是彼此陪伴、一起走一场的旅程,无论能走多远,无论是什么关系,家人亲人也好,爱人好友也好,既然能陪伴一段,就让这一路充满花香。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