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了吗 近几个月,常常见有人在评论有关「洗澡」。一开始,联想到的是著名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太阳王名扬四海,同时臭名远播。据说他每年只会洗一次澡。而且此举并非他的个人行为,而是当时全国上下的风气。 中世纪时的罗马帝国,人们本来是很喜欢洗澡的,政府澡堂大部份免费,罗马城内就有上千个澡堂,罗马人随便洗。 罗浮宫内展览的多幅大型澡堂油画就是现场实录的证据。 后来罗马帝国灭亡,大量澡堂被毁,平民百姓的洗澡福利也随之失去。但为什么连王侯贵族也不洗了? 原来澡堂的水管大部份都是铅做的,用久之后铅锈渗入水中,人们纷纷中铅毒,死得莫名其妙。 当时的医生不懂化学,就瞎猜是洗澡之过。另外在最爱洗澡的罗马人老家意大利又爆发了黑死病,洗澡是罪魁祸首顿成实锤,人人自危。 不洗澡还不够,医生还让人们相信,身体分泌的油垢可以堵住毛孔,形成百毒不侵的保护网。 最著名的历史证人除了路易十四,还有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她自己宣称,一生只洗过两次澡,一是呱呱堕地之后,二是新婚洞房之时。 当时,据说洗澡还可以用来作为酷刑去执行,只要犯人不肯招供或精神病人病发,就会被拖去洗澡,想不到洗澡也能专治各种不服。 眼下谈论洗澡,已与中世纪的故事无关,现在是21世纪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供应,40度酷热天气之下,每天洗三次也大有人在。 讨论洗澡,是因为欧洲遭逢大旱,而且涉及因东欧战争而导致的能源短缺。各国政府都在讨论对策,有官员还提出澡不必天天洗,洗的部为只有三个,每次用1公升的水就够,使国人瞠目。 不过话分两头,假如你在巴黎生活过,就不会很在意天天洗澡这回事。因为巴黎的纬度比北京还要高,全年大部份时间都凉爽干燥,夏日早晚温差大,加上特别的水质,天天洗澡,头发和皮肤首先受不了。 水一般分为三种,中性,酸性和碱性。凡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反之称为硬水。不巧的是法国的水就属于硬水。 对于我们的头发来说,硬水带来的威胁是巨大的,不少人来法国之后就发现老是掉头发,所带来的恐怖指数足够脑门一热。 刚出国时仍然维持在港区的生活习惯,天天洗澡,坚持冷水浴。可是只坚持了一星期就吃不消。 第一浑身皮肤呈现因干燥而引起的白粉,感觉痕痒,以为是出湿疹,幸有朋友提点,浴后必须要以润肤霜遍涂于四肢。 第二是因为巴黎水龙头流出来的都是冰冻的地下水,冷水浴即冰水浴,平常人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平时如果不是去体育馆做运动,出汗的机会不多,那时每个星期五都会去打羽毛球,便是洗澡的日子。 那时候的学生因为多是租住「楼顶房」,十居其九没有浴室,通常只会有一个水龙头和洗脸盆,平时只可以简单洗洗。洗澡得自己另外想办法,去免费的体育馆是最好的办法了。有时候,也会到有浴室的同学家中「蹭澡」。 广东人见面打招呼通常张咀就问:「食饭了吗」?想不到在巴黎,同学见面时也会问:「洗澡了吗?」 不知道在明日欧洲,平民大衆见面之际,「洗澡了吗?」会不会成为口头禅?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