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原创新闻 查看内容

每一个字就是一滴汗水 巴黎明行限足日记(601) 2022.6.22.

2022-6-22 18:52|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96| 评论: 0

摘要: 每一个字就是一滴汗水 不知不觉,以为写满百篇就可以收笔的新冠封城日记,解封之后继续自我限足的笔者,写到了六百篇。 天天笔耕已经习以为常,对篇数已经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最有感觉的是每天读者的回馈留言,他们来 ...

每一个字就是一滴汗水

不知不觉,以为写满百篇就可以收笔的新冠封城日记,解封之后继续自我限足的笔者,写到了六百篇。

天天笔耕已经习以为常,对篇数已经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最有感觉的是每天读者的回馈留言,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新疆到美欧加澳。

无远弗届归功于北斗和微信的天罗地网,因为任何出版社也做不到这种发行量。尤其是在新冠期间,纸本书籍的出版叫发行太沉重。

自1990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历年共有6本。期间除了自己认识的亲朋师友,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读者的存在。要说作为文字工作者的前后最大感触,就是在今时今日假如愿意的话,大可以没日没夜地在网上与读者私聊,每天有72个小时仍不够用。

今晨这一篇留言,使笔者深感荡气回肠:

「每一个字就是一滴汗水,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您多彩的人生,600篇有血有肉的真实情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每每清晨醒来第一时间就去看看发篇了吗?看到了也就心安了,知道友人的你一切安好。

咦,今天怎么还没有发?马上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身体抱恙?是不是疫情严重受到影响?是不是……?

不断的刷手机,一再刷,开始怀疑自己的手机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不是网络出了问题?

一番检查之后又开始安慰自己,可能是翻查数据耽误,可能是陷于回忆的沈思中忘记了时间?可能?可能?我现在俨然已将日记美篇视作您报平安的家书。」

回言:「 谢谢您充满温暖的留言!我只是信笔由缰,抒发了情怀,记录了些人生足印,寄托了被世纪疫情限足在家的无聊精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谢谢各种包涵尤其是错别字。

文字得朋友错爱,欢喜不已!读者的鼓励是笔者最大的动力和安慰!特别感谢每天的朋友圈转发,这是最大力的直接支持! 」

留言二:「 落地加拿大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为新居准备家具,连时差都没时间倒。但也没舍得点开你的文章阅读,我总觉得匆匆拜读是对你的不尊重。

今天总算得以休息,酣畅淋漓的认真读完你的文章,那感觉舒服,这么多天的疲惫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不知何时,你的文章变成了我的精神寄托。你的随笔给了我一份牵挂,我总惦记着!继续等待好文!」

回言:

「朋友,咱们不急,先调校好时差,休息保重,健康至上。

祝您生活愉快!」

写到六百篇,自己奖赏一下自己,今天的日记让读者的留言来写:

「每次看您的文章,都得找绝对安静的地方和绝对心静的时间,才会细细拜读,慢慢品。那样才会真正享受进入文字带动的画面里!」

「辗转回到新疆,由于气候和时间差折腾了几天,今日早起细细拜读,真的喜欢,目前也决定开始记录每日的生活……感谢你影响我!」

「这几天在抢救室度过,就连昨晚的中秋也是在医院,今早起床看到您的新作品感觉好幸福!哈哈,营养早餐来啦,好好欣赏。」

「佩服咳嗽得这么厉害加上停电,还能写这么好又详细的日记。愿你早日完全康复!」

「利用文字,阅读时可以分享笔记,旅行时可以分享游记。遇上恶人,分享警恶惩奸的经验。正职是家庭主妇,也可以分享烹饪心得。深感分享可使快乐倍增。~好喜欢这段,心会被碰触到。」

「每天都是不同的知识点,有点博览群书的感觉。」

「感谢疫情让你慢慢的生活,感谢疫情让你细腻的笔尖飞舞出真实的生活……更感谢疫情让我习惯每天随着你的文章在思绪里游走…不管你继续还是停止,我都在这里等待……」

「我和姐姐被隔离了,还好在家有你的好文陪伴。读你的书已经成了生活的必备。还能每天读到你的文章,真的开心。」

「最近忙的四脚朝天,但睡觉前一定拜读您的文章,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写日记时自设题目,也趁机会学习一下知识。以谢谢读者厚爱。一遍阅读您的文章一遍增长知识!」

早晨明行!我哋所讲既嘢,都系同声同气同了解。妳的文章写得很好,有好多我都好有共鸣。希望疫情好快就过去,大家就可以出门去旅行啦!我也未去过欧洲,很想去见识吓。以后妳有机会来北美的话,很欢迎来芝加哥玩玩哦。」

「有药就可以了。就似平时出门时总带备一排伤风感冒头痛药,去到哪都药到病除。」

「以前刚刚出国的时候,最喜欢听许冠杰的《铁塔凌云》。熏衣草也是我所很喜欢的花朵之一。妳放的相片非常漂亮。谢谢妳的分享!睇妳的日记,就能学到好多嘢。」

「此文很有同感,我们应该都是同一代人。现在我两个孙女每周有一天来我家。我也是尽可能都跟她们有活动,不看电视、计算机,只看她俩唱歌表演,全程都用中文互动。」

「谢谢你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家里穷,弟兄姊妹又多,所以很渴望生日能吃到那个红鸡蛋!」

「非常感谢用这么多时间来分析各样状况。我们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和太有限了。」

「你有兴趣的话,就可以去寻找。圣经说:你寻找就必定寻见的。《十诫》第一至四条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五至十条乃是人与人之间的诫命。我会为你祈祷。愿妳能寻找到真理。」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不可含怒到日落」是在圣经里,主耶稣讲的。

「没有研究圣经,不是教友是原因之一,之二是太多疑惑,无法进入情况。 你如果觉得因信奉而得到内心的平安和乐,当然也是一种得着,为你高兴。

公元前500年即6世纪时期,地球上东西方都有圣明智者出现。近年不断发现,有很多喜欢的名言名句都是来自圣经,或出自东方的道释儒诸子百家。千里长河,小女子得一瓢饮,足已。」

「我是相信《生命是掌管在上帝手中》的,所以没有任何的恐惧。感恩!谢谢妳的分享!」

「躺在被窝细品你的每一篇美文,看到法棍肚子咕咕叫,看到见闻增长知识,看到疫情又替你担心!感谢每日推送,真的很喜欢,保重!」

「最近被隔离在家里,每天细品你的文章 ,随着你的笔尖展开画面是享受!」

「勤于读,才会热心写,才能保持水平。销量最高吁论最响的文字必读,但求触类旁通,与一众读者和时代脉搏一齐跳动。」

「天天拜读您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

「修成正果的代价,是必须具有高度自律自悟自导精神。」

「贪嗔痴~~检讨「贪」:买的书太多,读到完的太少。又舍不得扔掉。仍在继续买。检讨「嗔」:两千字文章写好因未及存档而意外失去气得吐血,至今仍然耿耿于怀,终日诚惶诚恐。检讨「痴」:最爱面对如童真般美好。喜欢被爱感觉。江湖中若遇来者不善,马上删掉,懒得纠缠。表面大方,怀恨在心时会斤斤计较。」

「说自由,谁说东方人不懂。没有什么状态比四大皆空更自由了吧。冒着瘟疫,这两三年来每个星期六上街暴走打警察砸汽车抢橱窗才叫必需尊重的自由,开什么玩笑,国库得有多富。」

「老公是在法国留学的,遗憾就是留学时条件不好所以没能好好的欣赏法国的美,我虽然去过几次但也是草草走过,疫情前我们就计划去法国重游,可却被疫情挡住了去路。所以看到您的文章也就变成了寄托,心灵的寄托,可见您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总是期盼新作品的出现!」

「善解人意也会成为缺点,是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多愁善感,小心翼翼寸步难行。外带小器、 多疑 等等,因此善解人意者,必须同时修练一些自卫术,保护自己敏感的心,例如静观其变,例如没有必要满足任何人。对自己好一点,对方也有好处。把自己活成一片苦瓜干,不如修成一个开心果。」

「人类的本能是追求快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减少它。遇到开心的事情,增加它。」

「看你的文章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有很多感悟。喜欢你的随性随心,妙不可言!」

「现在的写作已经不大注重形式,和文字的过分装饰。反而更喜欢随手一笔,更通俗,就好比过烦了都市的热闹,更喜欢宁静和简单。」

「经常反复看你的游记,很有意境。你的游记我全部转发朋友圈。」

「老师 早!不知不觉限足日记已经600了 看老师的日记己成为了习惯 收获满满 看着老师的日记让我知道了 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 是真实存在的。感恩老师 !感恩这个时代让我足不出户就结识了老师!」

以下是一位资深足球运动员的部分留言。他喜欢做打油诗,言简意骇,想不到天下间还真不乏文武双全的健儿。

「吃喝玩乐何处寻

欲知源头看明行

新冠肆度年如日

幸有日记数日子

五百日记里程碑

天方夜谭事竟成

金句连珠

仍不觉满

学无止境

天天经营

论功德浅白易明

行姐日记穿古今

疫情横行叹无助

人往山中仙自行

感叹行姐功力

新瓶添旧酒

日复日

新冠变旧冕

与父试酒想当年

品尝方知酒中意

狂灌不如倒落河

上下两篇酒不够喉

故事天天有

不愁没有新

回忆有人证

故事难打诳

异乡生活经

庆幸有共鸣

顺势随缘

回忆承传

年少经历

伴随一生

诗意无限

尽在日记

陋室字

信笔由疆

写到那算那

记该记

忘不该记

生有时

活无限

封城限足

渡年如日

渡日如年

百尺竿头

追日记

神游大地

见文是山

见字是水

不亦乐乎 !」

以上是六百篇日记的部分读者留言,笔者惭愧,敬谢大家厚爱!

百花都是蜜,寄语小蜜蜂,不要掉到蜜罐里折了翅膀。

明行顿首!

推广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9-20 01:04 , Processed in 0.085301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