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在法华人公益组织、知识界和企业家吴建民大使追思组委会供稿) 2022年6月18日星期六,是已故中国外交家、前驻法大使吴建民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四维中国协会、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等近50位在法华人公益组织、知识界和企业家代表相聚华为巴黎Openlab,集体追思吴大使为中法及中国与世界人民沟通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及其留下的富贵精神财富。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首先对与会者冒着巴黎38 °C高温,放弃周末休息出席这个临时组织的追思活动表示感谢,他说今天是吴大使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六年来国际风云突变,但这种突变的国际风云也使大家越发怀念吴大使,越发认同他的“爱祖国、爱人类”的和平对话思想,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吴大使生前的朋友,追思会让大家聚在一起,在感恩感怀吴大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继续吴大使的遗志,以民间方式继续推动中法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 徐波表示,随着中美全面博弈不断升级及俄乌战争和新冠大流行等因素给当今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中法关系最近也有不少杂音,举办追思会的目的有三,一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做身边法国朋友们增信释疑的工作,要真实地向他们介绍中国,要像吴大使那样人人争做民间友好的大使和中法文化交流的摆渡人;二是要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相互鼓励和抱团,越是中法关系出现复杂化越要深度融入法国社会;三是要通过追思会和我们每个人日常的具体行动,为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预热。 作为此次活动的倡议者之一,四维中国协会主席周苏燕分享了吴大使作为中国公共外交领袖的点点滴滴。 在吴大使的名言中"爱祖国,爱人类" ,它既表现了家国情怀又体现了吴大使注重普世价值,避免民族主义。他善于和法国企业打交道,从不回避问题,沟通妙语生辉,积极化解矛盾和误会。吴大使平易近人的亲民风格,也可以在他的追悼会上可见一斑。2016年6月24/日有很多人自发赶到八宝山灵堂,吊唁送别吴大使的中外友人。 吴大使跨界交流,广交朋友,退休后积极促进中法民间交流。作为法电战略部高级顾问和机构关系代表,她回忆与吴大使多年的深厚友谊。也见证了吴大使长期积极推动中法能源合作的成就。吴大使认为,中国未来的外交官,需要更多地了解企业和经济生活,以便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他到外交学院当院长后,积极推动了研究生外派法国企业实习的动议。法电集团也欢迎了外交学院的第一批实习生研究。每当法电的领导访问中国时,吴大使再忙,也总是会抽出时间会见,比如第一届夏季达沃斯,他特地从北京赶到天津和法电战略部领导会面。吴大使的公共外交让人如沫春风。 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会长龚笃晟博士表示能够参与这次活动的发起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必要的事,强调吴大使关心每个在法留学人员,让他记忆深刻。 协会前任会长罗小平表示,吴大使不仅非常关心留学人员在法学习和工作情况,而且告诫大家要多了解法国的长项,多关心国内的发展。他回忆当年协会邀请吴大使向留学人员介绍国内发展形势和中法交流现状时会场爆满的情形,强调吴大使的人格魅力和沟通方式给迄今协会许多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吴大使当年让协会多关心国内发展的话也为协会的定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协会的帮助下,许多留学人员回国后得到非常好的发展。 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王琳洁会长表示,她虽然只是远距离观察过吴大使的风采,但吴大使对中法关系的贡献及其与法国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一直耳熟能详并成为她终生的学习楷模。她说,吴大使讲的“爱祖国、爱人类”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指南。同样,我们不仅要爱祖国、爱人类,也要爱地球。吴大使天下一家的思想对我们在法国做环保公益非常有帮助,我们非常愿意和其他社团一起将吴大使的事业继续下去。 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汪晖,结合他来法30多年和在法国电信Orange当高管的体会,指出吴大使的民间外交理念就是在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首先是要做法国青年的工作。他介绍在Orange内部有一个专门的中国学院,组织了46 批员工对中国的访学,这些访问改变了这些法国的工程师们对中国的看法。 吴建民之友协会律师石仁林表示,吴大使的和平外交理念清晰、务实、可操作性强,非常宝贵,六年后我们纪念吴大使,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最符合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专程从里尔赶来参会的李洹表示,他非常认同吴大使的理念及其与法国公众沟通的方法。他本人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遭遇袭击时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的演讲引起公众的注意。他说在作为“名人”后,在与法国人的沟通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一些问题属于法方,一些也属于我们自己,世界是多元复杂的,我们与法国人辩论时不要为辩论而辩论,确实要注意工作方法,这一点吴大使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复旦校友会主席周琦表示,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吴大使那样,做中法友好的民间大使,但由于文化差异,我们有时不懂得与法国人沟通,对法国人一些普遍性认同的东西我们也不太介意,但不管这些东西是否可以形容“普世”,我们都需要予以充分重视。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高管倪金城表示,中法两国之间要比双方的进步,给法国人介绍中国,要让他们看到这种进步。他是农民的孩子,能够到法国念书并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中国进步的表现。如果让法国人看到中国社会天天在进步,中法的沟通就容易多了。 飞达咨询公司CEO李春燕表示,她的成长一直得到吴大使的关心帮助,他的法文书也是吴大使写的序。她结合学习吴大使公共外交的榜样,分享了她在法国电视台与法国人参与辩论的体会,但同时感到在当下的氛围内向法国人讲好中国的故事挑战不小。 法中旅总裁周建防表示,他所从事的旅游业每天面临的都是中法文化差异,吴大使在中法文化对话方面的许多做法可圈可点,让他受益无穷。他强调后疫情时代,中法要加强旅游合作,要让旅游业为中法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助力加油。 隆基氢能科技公司总经理成岚表示,她认识吴大使有很长时间了,吴大使还是他结婚的证婚人。吴大使就像一个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关心她,让她为中法两边的沟通和合作发挥作用,无论是做事做人,吴大使都是她难以忘却的恩师。 前法国泰雷兹公司中国副总裁苏远远女士表示,吴大使待人接物非常高雅,法国人都喜欢吴大使,正是吴大使得到中法双方,甚至包括希拉克总统的信任,中法当时在许多领域都得到长足发展。 在法国政府担任高级公务员的朱元发表示,中国在法国有许多大使,为什么我们只记入黄镇和吴建民?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周六下午大家愿意来纪念吴大使?这既是吴大使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吴大使公共外交的成功所在。 在法国科学院从事考古与历史研究的赵冰女士表示,中法文化交流上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考古等领域的工作,法国人在考古等领域水平很高,希望大家在做中法友好工作时多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来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与相互理解。 作为吴大使亦师亦友近20年的老部下,徐波在互动环节还与大家分享了吴大使在中法互办文化年、胡锦涛主席出席与G7扩大对话的埃维昂峰会和上海申博这些重大外交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吴大使离任后仍然中法两国交流中不懈耕耘的感人故事。徐波说,吴大使“火一般的工作激情、水晶般透亮的思想、春雨流润物般无声的沟通方式”使他成为中法交流的一个符号,迄今依然被许多法国人怀念。徐波说,虽然吴大使离开我们六年了,但他的事业一天也没有离开我们。吴建民之友就是一个在法国由中法社会各界致力于双方友好合作的杰出人士所组成的“价值理念共同体”,只要认同吴大使“爱祖国、爱人类”,都是吴建民之友成员。协会由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和外长维德里纳分别担任名誉主席和副主席,六年来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吴建民中法青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计划”,得到了法国青年学生的高度赞扬。 华为法国公司总经理施伟亮对大家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他强调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虽然作为华为高管在海外生活20多年,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东西他还是不了解的,需要去不断发现和了解。华为是中国公司,但也是世界公司,华为的国际化在法国能否成功关键看法国的属地化能否成功,能否赢得法国消费者的认同。施伟亮表示,华为有社会责任的传统,中法关系好了,华为业务就好。反之,就受影响。他表示华为愿意和在座的所有人一起学习进步,为中法关系添砖加瓦。 不知不觉,追思会已经过去了二个小时,但大家依然谈兴甚健,觉得今天的追思会非常宝贵,许多话题还没有时间展开。与会者一致认为,纪念吴大使的最好方式就是做他没有做完的事。中法关系非常特殊,在当下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重要性尤其突出,维护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因而是在法每个华人的职责。再过一年半的时间就要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行动起来,切实维护并发展由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创建的中法关系。 与会者一致表示,要把6月18日追思活动办成一个一年一度的中法文化对话活动,并将今天没有结束的讨论通过微信群继续在云上进行,从而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民间、非政治化的平台集思广益,为中法人民之间增信释疑,为华人社团抱团互助和筹备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追思会共识,徐波建议将每年6月18日的活动命名为“中法友谊日”,与会人员一致鼓掌通过,认为“友谊日”简洁明了,定位清晰,特别是把追思吴大使和展望未来,以及将对吴大使理念的坚守和每个人落实的行动结合了起来,并希望6月18日“中法友谊日”活动能够邀请到更多的法国朋友参加,特别是2023年6月18日第一个“中法友谊日”,要为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预热,要为中法两国人民在大变局时代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氛围。 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徐波表示,本次追思会组织工作周一才开始,尽管是临时动议,但大家都愿意冒着酷暑,放弃周末休息来怀念已经仙逝六年的吴大使,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更是有四位新老会长与会,特别是与会人员发言让他很感动。徐波说,新冠疫情快三年了,许多人一直也没有回国,也看到法国舆论近几年的变化,大家都有一种焦虑感,更有一种相互倾述,抱团取暖的强烈需要。追思会可将大家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说大的话可以为中法民间沟通发挥一些积极作用,说小的话也至少可以为大家融入法国社会提供相互帮助。追思会上,徐波还让大家观看了去年五周年时他们协会采访拉法兰总理、维德里纳外长等怀念吴大使的视频,这些法国政治家和各界法国精英对吴大使的崇高评价,使大家为在法华人拥有吴大使这样的杰出外交家而骄傲,也同时越发感觉到要将吴大使的未尽事业完成下去的历史责任。 法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刘海霞在会后向徐波表示,中法需要加强文化交流,法国有许多好东西,中国人要了解,让法国人读懂中国的同时,也要让中国人读懂法国,这样两国关系才能平衡健康发展。 法国欧亚情总裁戚晓瑜表示,虽然追思会上她和海霞老师都没轮到发言,但还要向徐波表达一下对吴大使的深刻思念和感恩。她作为华侨企业家,强调在整个侨团吴大使就是个大恩人,他工作那么忙总是愿意帮助华侨,做他们的朋友,难怪吴大使六年前突然离世华侨们专门在巴黎设灵堂,不少人还特意坐飞机到北京出席追悼会。 徐波最后表示,6月18日虽然是个悲伤的日子,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当年法国在最困难的时候,戴高乐将军就在6月18日在伦敦BBC发表告法国同胞书,为法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倡议“618中法友谊日”因而具有多种涵义,它既是对故人的缅怀,也是对希望的期许,中法两国都处在大变局的时代,也都同样面临着内部各种社会转型挑战,但中法两国人民相爱是有传统的,双方的文化互有吸引力,只要我们本着公益精神、文化交流、绿色生活等非政治化的民间合作性质,就会有所作为,就可以为中法关系的发展作出两国民间社会应有的贡献。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