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心情 有人说,作家在每一个日常动作中,都会触动一段回忆,怪不得很容易会得神经衰弱。 常常验证自己病了没有。应该还没有吧,至少不会失眠,长期以来,是个拈枕头就能入睡的人。 除了有一次,误饮了一大杯潮州茶。人家用来饭后解腻的,以一口杯来盛饮那种。觉得好喝,要了茶叶回去自沏大杯饮,结果两天睡不着觉,最后第三晚,自灌了半瓶威士忌烈酒才得以借醉入梦,教训深刻。 在生活中的触动,那叫灵感,对文字工作者来说,多多益善。灵感常常在洗碗的时候出现,有时在开车的时候也出现。身边常备纸笔,莫失莫忘。 灵感最多时,是在入睡之前涌现,人躺平,脑海仍然在转,这时候跑出来的灵感会特别好,却稍纵即逝。如果不爬起床立即写下来,睡醒之后是无论如何再也追不回来的。 平时看见天,明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看见水,愿随流水到天涯。随时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不放过生活中的细节,细节便也不会放过自己。 把触动化成文字是一种习惯成自然,当记者的时候,经常要赶着第一时间把访问稿写出来,是一个最佳训练。过目不忘是最高境界,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也有朋友指出,作家都是多情种,小心自作多情的后遗症,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谢谢提醒,多情也有有效期的吧,钟情的年纪早就过去了,值得自己空余恨的人物,现实中有吗? 最钟意的人物在金庸先生笔下出现过:张无忌。他武功盖世,不求名利,又会医术,最重要的是,他乐意花时间来陪我。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