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 欧洲战云密布,昨天与女儿一起吃晚饭,少不免讨论。她说前晚一夜没睡好,原因竟是在设计当战火一旦燃烧到巴黎,该怎么逃? 她认为巴黎会是被袭击的目标,准备逃到300公里外乡下,她夫婿的祖母家中,有大片田地可供耕作,房子下有大地窖。问我会不会一起前往?我说不如叫上你哥,他岳父会酿红酒。 睡不着的人还在想,该带些什么细软?我提议她存些汽油,这东西在逃难时会是天价,而且肯定紧缺。 母亲不想离家出逃,觉得巴黎应该比乡下安全。告诉女儿在二次大战时,为什么德国人始终没有轰炸巴黎的历史故事。当时的诺曼底一带,可被炸惨了。 今天下午,女儿自小认识的记者叔叔从乌克兰边境发来了一个短讯报平安,我第一时间与她分享了好消息。 叔叔本来在首都基辅采访,危机四伏,现在战况进一步恶化,他们必须撤离,开了38小时的车,去到罗马尼亚边境,明天就可以乘飞机回巴黎了。 女儿和女婿都在密切注意俄乌战地新闻和评论,什么话都有人说,骂总统是法国人的长项。法国此刻是欧盟的轮候主席国,责任重大。但又非常无奈。我教她们一句中国谚语:「高处不胜寒。」总统此刻应该感觉到寒意。 母亲关心撤侨的消息多一些。问女儿,如果巴黎撤侨,你们会跟我去中国吗?女儿眨了眨眼睛说:「咦,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她们去过好几次,留下好印象,觉得母亲的故乡充满活力。 反正她会说可以冒充港人的粤语,不愁找不到工作。女婿是IT人,更不愁。她们的四岁小女儿,目前己经是法中双语一起实习,与父亲说法语,与母亲和外婆说粤语,转台毫不费劲。将来真说不定那里才是她们最佳的人生舞台。 而且,这可能不叫逃,对母亲来说,是归故里,是落叶归根。对女儿来说,叫趁机移民,说不定能开创新天地。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