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就像剥洋葱 转眼就是除夕,晨起已经是家乡的下午,手机被贺图塞满,群的,私人的,百花纷呈。反正还有位置,就让它们留住好了,不忙删,手机有大把空间真好,感觉似钱包鼓鼓的,钞票随便花。 可能再过些年份,就会有人指出,传统习惯上,大年初一不可扫地,而今删贺图也一样,至少要留它们三天,图个厚吉大利。 挑选了其中几个喜欢的,加入了传图的行列。感觉似加入了舞龙舞狮的队伍,贺年报春的锣鼓声中,也有着自己亲手敲的一个音符。 以前有人出过一个谜语,问今天出厂,明天就过期的东西是什么?今天使人想到手机中祝贺除夕的图像,无论制作如何精美认真一丝不苟,有效期只有一天。 也许一天也就够了,明天是一个永恒的开始。有个电台节目叫『在晴朗的一天出发』。现在全人类都在等待这一天,希望新冠的乌云早日散去,让我们早日可以自由与亲友相聚。 自懂事以来,过了几十个除夕了,要问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昨夜临睡前开始回忆,近年的只想到两个,一个在富阳,一个在香江。 富阳那年,受义父孔仲起邀请,到杭州家中过年,义父是知名国画大师。他知道义女在香江,来电说要带我去富春江过春节,义父在江边的大酒店订了房间,与哥姐孙子们全家到那边过年。 应该是义父名气的原故,不断有人来酒店拜访,来的除了当地名人雅士,还有市领导和酒店的领导,义父也有准备好笔墨,即席挥毫赠送回礼。我和师母就在旁协助铺陈,忙个不停。师母说,要是在杭州家中,就更热闹了。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夜,所有人都回家团年守岁,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下来。饭后一起在大沙发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还未完,窗外就响起了放鞭炮的声音。 永远不能忘记这场鞭炮的洗礼。我们住的20多层楼,仍然能感受到震撼,城中的炮竹声此起彼落,窗台上望出去,本来是平静清澈的一弘江水,此刻被一片原来属于清晨的烟雾浓罩。 炮竹声连着放,没有片刻的停歇,间中还来一个大雷式的。为防火药味攻入,我们关上了窗户,但砰砰之声却仍然挡不住! 那晚上,是戴上了飞机上发的耳塞来入眠的。那耳塞在飞机上用不着,想不到在除夕夜派上了用场。 鞭炮声居然响了一个彻夜不停,到早上还在继续!怪不得作梦去到了战场,那年的加沙正是一片战火。 在香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夕夜,是在旧同学的家过的。她们家在城市郊区最北面的一条古村内。 除夕这天,全家都回祖屋团年,兄弟姊妹们三代同堂,几十人一起,玩足一天。 傍晚,男丁们从村口来回运来了几车砖头,在屋前的大空地上砌起了一个大大的可以十几人一起围坐的烧烤炉,食物由家人不断买回来,放满了一张乒乓球桌那么大的桌子。 打麻将、嗑瓜子、唠家常、逗乐新生儿、煎年糕、吃煎堆、煑甜汤、安排食物,人来人往,亲情洋溢。 野火会中围炉取暖,大快采颐,年轻时胃口多好啊,一直吃到凌晨还可以继续吃。烧鸡翼、多春鱼、大小香肠、猪扒、牛肉串、鸡串、鱼蛋、甚至棉花糖也可以串起来烤,永远也喝不完的红酒、冰冻啤酒,还有压轴的腐乳白果糖水,那锅超大,双臂也围不住..... 今夕除夕,新冠紧锁,一切都遥不可及,唯有以回忆守岁。 回忆就像剥洋葱 每剥一属 都会浮出一些 早已忘却的往事 层层剥落之间 荡气回肠。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