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缘 有一个坏习惯,遇上喜欢的老师,成绩会突飞猛进,反之,成绩则一落千丈。 何谓喜欢?例如喜欢被称赞。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面前,或在家长面前。 这也许是一种虚荣。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生,是那么容易得到老师的称赞的吗? 例如国文课,得到最多称赞的时候是在课堂上起立背书。背古文,然后用白话述说其内容。因为对国文情有独锺有兴趣,平时又爱阅读,得分不难,反而对老师有了要求。 对写得一手漂亮的黑板字,和笔记简而精的老师,格外尊敬。上课专心,温习容易入脑,成绩自然差不到那里。 对英文科本来没有兴趣,但是有一年的英文科成绩特别好,也是因为在一次抽查时得到称赞。 英文老师习惯在上课时点名,要求唸读一节课文,并用中文说出其意思。这是我最害怕的场面,而且当日我没有准备,在小息时才刚刚向一位班中的优秀同学请教,到上课时就被老师点名了。 站起来读完七八行的课文之后,马上翻译,想不到也意外地讲中了七八。更大的意外是老师在称赞之余,还希望其他同学以我为榜样。 不敢喜心翻倒,只有自己明白,真相实属侥幸,其实那天我并没有做好准备功课。 不过后来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也下了不少苦功,保住好成绩。直到再后来,学校不知怎的换来了一位说普通话的老师来教英文,成绩便马上一落千丈了。 自小接受的一向是广东话教学,到高中时才突然换了普通话,老实说当时听英文与听普通话的感觉是一样的,可费劲了。 突然想起老师,是因为昨天才查清楚了丰子恺与他的老师李叔同的旷世情谊。 丰子恺在17岁读预科时遇上了教音乐的老师李叔同,发现原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的作者,学生加粉丝的关系,学习便加倍用功。 丰子恺后来被老师发现在绘画创作方面有天份,爱才若渴,收为入室弟子。 老师去东瀛留学,学生追随。老师出家,学生也皈依佛门。 最璀璨的是他们合作的画作,影响了一代代人追求大爱的仁义心。 笔者藉互联网,也与小学和中学的国文老师恢复了联系,半世纪的师生情,现在以每天一篇日记维系着,学生天天交功课,老师天天批阅。学生希望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