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原创新闻 查看内容

犹是今朝梦里人 巴黎明行限足日记(379) 2021.11.12.

2021-11-12 23:20|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210| 评论: 0

摘要: 犹是今朝梦里人 昨天,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法国华人社团到华工墓园组织了公祭活动。历年来,到墓园举行祭祀的活动不曾停歇,公开和私人的都有。 以下是笔者19年前的一篇特稿,特此向华工致意。 《 犹 ...

犹是今朝梦里人

昨天,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法国华人社团到华工墓园组织了公祭活动。历年来,到墓园举行祭祀的活动不曾停歇,公开和私人的都有。

以下是笔者19年前的一篇特稿,特此向华工致意。

《 犹是今朝梦里人 》

在1996年的清明节,第一次出席由《法国番禺富善社》举办的集体扫墓活动。一辆旅游大巴把我们这批在半个世纪之后才登陆法兰西的华人,载到了这个埋葬着与我们素不相识的先行者的墓园之前。

墓园坐落在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内尔(Noyelles sur-mer)市郊,里面葬有800多位华工,是欧洲最大的华人公墓。但是,当年与他们一起来到法国的华人,却远远不止此数。

墓园座落在一大片田野之中,四周以一人高石墙围住,远远望去,望到园内几株高高的松树,和一个石制牌坊楼门。

走近时,便清楚看见门楼正梁上刻有「古月」二字,两柱刻有「我欲多植松楸生长远为东土荫,是亦同赓袍泽勛劳宜媲国殇名」的对联。门内便是公墓。一片半人高的白色石碑,整齐地竖立在草地上,谧静肃穆。

身临先人坟地,心存敬畏,不敢轻举妄动。随着大队,在礼仪主持人琼姑手里领了香,按她的吩咐在各个坟前各上一注。

上香时发现,每个墓碑上都刻了先人的中文姓名、籍贯和去世日期等讯息。同时还刻有如「勇往直前、虽死犹生、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的文字。他们的籍贯,大部份是山东省。

他们客死异国,到底所为何来?

原来在大半个世纪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战事翌年,由于英法两军损失惨重,造成兵源和劳力奇缺。

为了扭转局势,法国派出军事代表团赴中国,与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就招募劳工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英法两国联合在中国招募14万名华工。

该批华工,就是这第一批大量登陆法国的华人。在1916年的秋天,一批接一批的华工乘船抵法,应征者都是20岁至35岁的精壮青年。

后来,中国因为对德国宣战,加入了世界大战成为参战国,这批华工便在法国就地被编入军中参战,变成中国参战兵员。

他们给了法国莫大的帮助,但伤亡惨重,失纵人数多达14,000名。战争胜利之后,幸存的大多数回国,其中有约3000人留下在法国定居。

随着时间飞逝,老华工都各散东西,或作古。于是半个世纪以来,华工参战这气壮山河之事,便为之消声匿迹,华工的付出一度没有被法国人认可,几乎不为人知了。

但是幸存的华工和在法华人,却一直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他们收集证据,与法国政府的争议,超过了半个世纪。

当法国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时,在「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敦促下,法国政府才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文献。

1988年11月28日,法国政府决定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这个当年留法华工聚居生活的地方,镶立纪念牌匾。同时向两位在法国落地生根的在世华工,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勛衔。

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希望通过他们,向所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华人致敬。

此举同时使当代的法国人知道,在保家卫国这段历史中,很久之前就已包含了一个华裔族群在内,他们有着共同的过去和共同的生活意愿,共同建设着一个国家。

十年后,1998年11月2日,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火80周年前夕,巴黎又一次为华工竖起了丰碑。

一座重两吨、高1.8米的青石碑,座落在华人商业及居住社区最集中的区域中心,13区的一个公园之中。上面用中法两国文字以金漆铭刻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法国总统希拉克同时致信给「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会长陈培煇,信中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我们国家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巴黎13区长杜蓬,在揭幕仪式致词中道:“纪念碑把华裔族群的先驱,他们为捍卫法兰西,为法国的自由而牺牲的历史,向后人展示。同时,纪念碑的落成,是法中两国友好关系、法中两国人民友谊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是华裔族群为融入法国社会不懈努力的明証。」

新世纪到来了,2002年的清明节快到了,大家在报章上发现了一则公告:《清明祭祖,向华人先辈表哀思,请参加内尔市(Noyelles sur-mer) 华工公墓公祭先人纪念活动。中国驻法大使、法国退伍军人部部长、索姆省省长、内尔市市长、法国政要出席、军乐团和仪仗队将参加。

打电话去主办单位打听,被告知报名人数已载满了12辆大旅游车。还有不少人得自行开车前往。

信是当年河边骨,犹是今朝梦里人。

推广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7-18 11:53 , Processed in 0.023854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