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原创新闻 查看内容

巴黎阳台花生居然开黄花了!原来花生可以有100种吃法!(巴黎海芬日记第291篇) ...

2021-8-16 22:51|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334| 评论: 0

摘要: 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 巴黎晴朗 昨天,巴黎地主群里,一位菜友姐姐突然发了一张美丽的图片。 我认识这是花生叶子呀! (菜友姐姐的花生,是从我这里拿去的。最早触发种花生的由来,是巴黎一位温州好姐妹的儿子订婚 ...

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

巴黎晴朗

昨天,巴黎地主群里,一位菜友姐姐突然发了一张美丽的图片。

我认识这是花生叶子呀!

(菜友姐姐的花生,是从我这里拿去的。最早触发种花生的由来,是巴黎一位温州好姐妹的儿子订婚,给我送了花生。说可以吃。温州人订婚,送花生,寓意是多子多孙。

结果我在请朋友聚会的时候拿出来,大家吃了一口,都露出了一幅欠揍的表情……

我不明白,自己也拿了一粒花生,剥出来放嘴里……

结果,我也龇牙咧嘴,欠揍……是生的……

可是温州好姐妹说是熟可以吃的呀……

我就拿出来放土里,结果真的发芽了!后来就分享给别的姐妹,开始种花生……)

可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黄花,是花生花吗?

菜友李先生也发问:花生?

菜友姐姐说:“花生开花啦!要追加磷肥……”

我继续追问:“花生会开花?”

菜友姐姐说:“不开花怎么结果呢!开完花后,就要培土,把花针埋起来。”

李先生说:“花落时,花径会钻入土里结果。当然培上土更好。”

菜友姐姐继续解释:“有的地方是用脚踩一下……”

李先生接着问:“不会踩死吧?”

我插一句:“这样的做法,第一次听说呢。”

菜友姐姐耐心解释说:“不是叫你站在上面哦!”

这时,祖籍山东的巴黎兰英姐突然晒出了硕大的花生!

我问:“请问是你种的?我们南方不太种花生。我刚刚去阳台看我种的花生,好像都没有花生花。难道是雄花生?”

兰英姐说:“我的老家是种花生的!”

小地主群群友们纷纷点赞:“好壮观!”

兰英姐继续解释:“我们山东老家那里是产花生地区……”

今天一早,我醒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我的花生,会不会开黄花?

结果,我的阳台花生也开了瘌痢头小黄花啦!

开心得就像中奖一样,拍照片发群里……并说要去买土,盖起来,根据种菜姐姐说的,可以多长花生。

菜友设计师姐姐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她抽空继续回复说:

“我不知道是花开的时候埋,还是花开完了以后再埋。视频上解释不清楚。”

李先生补充一句结论:“当然开完后。”

菜友海阔天空肯定地总结说:

“只要把花生的枝压到地面上,花生开花后它自己会钻进地下长花生的。不能在地上有光的地方长果的。

菜友刘妈妈发上了自己盆里花生的照片:

”谢谢海阔天空!我有几盆种在花盆里,已长枝叶,那要移到地下了?再压枝地上?哈哈第一次种。[憨笑][憨笑]请教你了,谢谢!”

意大利的徐先生补充说:“不一定要种地里,就这样也行,只是届时加些疏松的土,让花后的须根伸入土里即可。”

非常客气的刘妈妈高兴地回复:“好的,谢谢你!这也是一种方法!”

吃了一辈子的花生,第一次看到花生花居然这么娇艳美丽!

原来,花生花开,落下,变成一根针,插土里,就会长出花生来!!!太神奇了!

查了网络资料:花生,又名落花生,由于营养,故又有长生果的美誉。花生含有脂肪,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健脑的卵磷脂、脑磷脂、维生素A、E、K、矿物质钙、磷、胡萝葡素、生育酚,及花生碱等营养成份,有健脑及缓老化的作用,故有长生果的称誉。花生中所含的卵磷脂、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的衰退,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胆固醇……

那么花生除了常规的油炸、水煮和做成花生酱之外,还有哪些吃法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花生居然有100多种吃法!

但从健康学来说,网上不建议炒花米,只是强烈推荐水煮花生!

为什么?

网络解释说:只有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

疫情下,增强抵抗力最重要。

吃健康餐,多锻炼,是不二法宝。

推广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8-15 23:41 , Processed in 0.021823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