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星期四 巴黎晴朗多白云
今天,来自法国最大的侨团——法国华侨华人会的侨领们,去上了一堂特殊的中国历史课…… 地点是:蒙达尔纪Montargis(又译蒙塔日) 第一个地方: 蒙达尔纪火车站前的邓小平广场上,简单、清新的中法双语邓小平广场上的图片和解说吸引了大家: 哇,那时是这样的,邓小平当年是这样子的…… 留影留影…… 正中间,有一尊很大的《百年丰碑》雕塑: 这是2019年,为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而落成。 雕塑上有邓小平、周恩来等一大批伟人…… 蒙达尔纪纪念馆馆长王培文如数家珍地介绍说: 1919年至1920年,大批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其中300余人在蒙达尔纪学习和工作。 这其中就有邓小平、周恩来等进步青年们。 他们在这里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形成了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一年一年……时光走过百年,旅法的勤工俭学运动已成为载入蒙达尔纪史册的中国篇章。 当法国华侨华人会执行主席金麟泽、第一副主席郑金标问: 当年邓小平、周恩来等为什么选择法国? 王培文说:她曾看到有一位勤工俭学的青年给家人写信:“法国人非常的热情、好客,和英国人的傲慢、德国人的冷漠完全不一样,这个国家让我们很感动。” 王培文说: “100年前,那么多(勤工俭学的)青年人来到法国勤工俭学,目的是为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 100年过去了,邓小平、周恩来等确实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10多位法国华侨华人会的侨领们沿着雕塑仔细察看、拍照留念…… 第二个地方: 在王培文热情地陪同下,大家来到一个大公园里。 这里是法国蒙达尔纪独吉公园(又译杜吉公园),一块指示牌展示了当年中国勤工俭学青年们的红色足迹。 王培文说: 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新民学会会员在独吉公园召开会议,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并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政党的主张。 法国的很多地方,都是多年不变。 当年开会的地方,至今风化了一个个大窟窿的石头墙壁,依然高高耸立…… 法国华侨华人会的侨领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地拿出横幅,留影纪念…… 第三个地方: 蒙达尔纪纪念馆。雷特列街15号。 在一排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中间,有一扇大门上刻画着中国当年旅法青年人物,这里就是蒙达尔纪纪念馆了。 纪念馆共分三层,占地173平方米,总面积421平方米,展览面积320平方米。 馆内分时代呼唤、探求真理、东方栋梁、友谊常青四个展区,主要展示上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原貌,邓小平在法国的革命活动、蔡和森、向警予在中共创建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周恩来等中共巴黎早期组织成员的影响以及旅法勤工俭学对于中法文化交流和中法人民友谊的历史意义等重点。 馆内二层展示柜里陈列着两份已经泛黄的文件,是邓小平当年在法国的居留登记卡和工作档案卡。 资料显示:1920年,年仅16岁的邓小平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就是在这里起步,邓小平等探索国家前途和个人出路,一步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实现了由一个爱国青年向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仅1919年初到1920年底,中国先后有18个省1600多名留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这些革命先驱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培文说: 蒙塔尔纪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变化,上百年来的老房子都留在这里,当年勤工俭学青年住过的男生宿舍、女生宿舍都仍在使用。 她开车带大家把小城全部参观了一遍: 法国华侨华人会的侨领们聚在一起时感慨万分: 今天到离巴黎100多公里的蒙达尔纪纪念馆,亲眼看到100年前的历史,心潮澎湃: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进程。 追寻先辈的“红色之旅”、“学习之旅”、“团结之旅”、“交流之旅”、“感恩之旅”的足迹,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重温他们报国图强的精神,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建设和谐侨社,讲好中国故事。 他们的事迹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把自己的事业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才能,做中法友好的民间大使。 更多图片: 3 Bis, rue Emile Zola 45200 MONTARGIS France 电话:( 00 33) 02 38 98 39 39 网址:www.chinemontargis.fr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