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日报5月18日报道:1981年,全球仅有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年保护复壮,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发展到7000余只,其中陕西5000余只。 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国陆续宣布野生朱鹮灭绝。中国是否还有野生朱鹮,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洋县立即出台了《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并成立了“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小组。1986年,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成立。2001年,陕西省朱鹮自然保护区成立;2005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陕西省建成种源基地2个,救护繁育基地5个,野化放归基地8个。 此外,陕西省积极推进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工作。从1986年开展“朱鹮生态生物学研究”起,陕西省在“朱鹮的救护饲养与人工繁殖”“笼养朱鹮自然育雏行为研究”“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起完整的人工繁育保护技术体系。1993年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5年人工饲养子一代个体成功繁殖,2000年人工饲养个体自然繁育成功,2004年野化放飞试验成功。 在中国,朱鹮种群已经扩大到陕西之外的河南、浙江、四川等多个省份,其中河南、浙江已经成功建立野外种群。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陕西省还帮助日本、韩国建立了野外种群。 中国保护朱鹮的经验,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 “中国方案”。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