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第一!!良知、尊严、奉献!救命! 我们不会忘记“希波克拉底”誓言! 法国疫情危急,法国前卫生部长联合10多位医生发布声明,要求政府立即放宽对氯喹和氢氯喹的使用限制。这种抗疟药被马赛医学教授拉乌尔(DidierRaoult)实验证明抗(Covid-19)效果明显:马赛死亡率远低于其他地区。目前法国疫情死亡病例已超6500人。 法国疫情4月3日数据: 确诊病例:64338人 新增病例:5233人 新增死亡:588人(en24h) 死亡总数:6507人人 住院救治:27432人 危重ICU:6662人(251人当日新增) 治愈病例:14008人 中国海外同胞紧急救助实用欧洲救助团队医护名单 如有中国同胞在海外确诊新冠病例或者疑似病例,遇到当地医院不接收治疗的情况,请不要恐慌,即刻与驻守当地的救助团队联系,他们代表祖国愿意为您提供救治及必要的帮助。 下面是欧洲各国的救助团队医护名单,如需要帮助请联系名单中任何一位医生。 巴黎人报4月3日报道,法国前卫生部长,传染病专家杜斯特布拉齐(PhilippeDouste-Blazy)联合十几位医生发布声明表示,面对每天死去的covid-19感染者,政府切勿因氯喹实验未完成而耽搁,必须立即扩大氯喹和氢氯喹的使用范围,允许医院的医生和自由职业医生为患者开具这两款药物,让更多人的病情不要恶化到危重地步,同时缓解医院的巨大压力。这篇声明题目是“#我们不要再丢时间”。 在马赛医学教授拉乌尔(DidierRaoult)团队实验证明抗Covid-19效果明显之后,法国政府在3月26日发布政令,允许用氯喹和轻氯喹治疗新冠肺炎,但附加一些限制条件,其中包括只许在医院,由几名医生联合决定后使用。 这个声明指出,从法国卫生当局发布的全国感染地图可以看到,马赛地区的死亡率远低于其他地区。 在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法国医生认为,与其每天看着感染者死去而无能为力,使用未完成实验的药物救人,符合他们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据法国网民介绍,氯喹和轻氯喹在法国过去几十年间都是非处方药,最近才成为严控药物。这篇联署声明指出,这两款药是好药,过去有数百万人服用过,只需遵守药量和禁忌,注意避免与其他药同用发生冲突。特别是同时开具阿奇霉素时,建议测血钾含量,做心电图。 声明签署人 : Pr. Philippe Douste-Blazy, 前卫生部长,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教授; Pr. Christian Perronne, 大巴黎上塞纳加尔什市Raymond-Poincaré医院传染病科主任教授; Dr. Michèle Barzach博士, 法国前卫生部长; Pr. Isabelle Bourgault Villada, Ambroise-Paré医院皮肤科教授; Pr. François Bricaire, 法国la Pitié-Salpêtrière医院前传染病科主任,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Pr. Marc Gentilini, 寄生虫学和公共卫生传染病临床学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Pr. Olivier Goulet, 巴黎Necker儿童医院儿科教授。 Pr. Jacques Marescaux,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教授IRCAD创建人院长,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Pr. Catherine Neuwirth, 第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 Dr. Patrick Pelloux, 法国急诊医生协会主席; Pr Paul Trouillas, 里昂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 Dr. Martine Wonner, 精神病科医生,下莱茵省议员(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籍)。 希波克拉底誓言: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 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不会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或残疾、信条、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 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 我将保守病人的秘密,即使病人已经死亡; 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 我将继承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崇高的传统; 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我将分享我的医学知识,造福患者和推动医疗进步; 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我不会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权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胁; 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 法国拉乌尔特团队宣布:最新研究证实使用羟氯喹治疗新冠病毒有效 法国生物学家拉乌尔特公布最新研究,通过一项更大规模的实验,再次证实氯喹衍生的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有显著疗效。不过,他的这一成果仍然遭遇不少科学家的异议。 这一最新研究周五晚间在网络公布,尚未在杂志刊出,总共对八十名患者使用羟氯喹结合一种抗菌素阿奇霉素治疗进行治疗,其中一半患者年龄小于52.5岁,实验期6-10日,。根据这一研究,“百分之八十一的患者转好”。实验结束时,一位74岁的患者还在急救室抢救,另外一位86岁的患者不治死亡。研究称,大部分患者服用药物不到一周,就明显减少了身体里的病毒。 氯喹是一种抗疟疾的廉价药物,由氯喹衍生出的羟氯喹已有数十年临床应用历史,市场上最多以Nivaquine或Plaquenil药名销售。拉乌尔特团队临床实验时结合使用了阿奇霉素以预防细菌感染。拉乌尔特表示,在给羟氯喹添加了阿奇霉素以后,治疗效果更是非常出奇。 他的团队3月16日公布了第一批对二十几位患者使用氯喹治疗的结果,其中四分之三在六日后痊愈,在法国激起了希望,也引起科学家同仁的批评。 主持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马赛大学医院研究所教授迪迪埃·拉乌尔特和他的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结论说:“我们再次证实使用羟氯喹结合阿奇霉素对治疗新冠病毒有疗效”。 但是,不少科学家周六表示,仍然无法仅仅凭这一研究,就能证实氯喹对治疗新冠病毒有效。他们指责拉乌尔特团队最主要的理由是,在他的研究中,没有加入一个“控制组”,即在80人这个“实验组”之外,同时还应有一个“控制组”见证,对后一组不使用羟氯喹结合阿奇霉素治疗。 针对推上许多人称赞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的说法,伦敦帝国理工教授巴鲁认为拉乌尔特的研究“并不巨大,且让人害怕。” 他表示,这是在一个没有另外一组见证患者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80名患者差不多是轻症。,服用或者不服用羟氯喹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大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恢复健康。”。他的批评在推特上得到另外一些科学家的响应。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医师,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后世人普遍认为其为医学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处之上古时代,医学不发达,他却能将医学发展成为专业学科,使之与巫术及哲学分离[2][3],并创立以之为名的医学学派,对古希腊之医学发展贡献良多,故今人多尊称之为“医学之父”。 世人往往将其文集诸位作者的成就、奉行其医学原则的医师及其本人之事迹相混淆,以致于今天,对其真实想法、所书之文、所做之事知之甚微。然而,其仍被认为对临床医学贡献甚多,并总先世医学之大成,堪称古医师之典范。而其所订立之医师誓言,更成为后世医师之道德纲领,直至今天。[2][4] 约卒于公元前370年,享年90岁。 生平:史学家普遍相信希氏为真实存在之人物,乃希腊科斯岛人,约于公元前460年生,于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医师及医学导师。而其他的生平资讯(译注:即不关乎其医学事业者),多为伪作,不足为信。 公元2世纪的希腊妇科医师以弗所的索拉努斯[6],乃首个为希氏立传之人,关于希氏的个人记述,多源于此。此外,亦有其他古籍述及希氏生平,然而资讯相对较少,诸如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所书之文,公元10世纪拜占庭的《苏达辞书》,及公元12世纪策策斯的文献。[2][7]索拉努斯指出希氏之父亦为医师,名为赫亚克里德斯;其母为Phenaretis之女,名为Praxitela。而其二子,雷沙勒斯、杜累哥及女婿波吕波斯悉为其学生。另外,据后世医师葛伦所言,波吕波斯方为希氏的真正继承者,得其真传,而其二子则各有一子以希氏为名。 索拉努斯称希氏自其父及祖父处习学医术,并拜德谟克利特及高尔加斯为师,学习其他学科。其甚有可能于科斯岛上之阿克波里斯神殿(亦译为医神神殿)里接受培训,并得到来自色雷斯的医师希洛地卡斯之教晦。在其时代,关于其本人的记述很少(或可说流传至今的不多),只有柏拉图之对话录普罗塔哥拉里有一句述及之,曰:“科斯岛之希波克拉底,艾斯库累普派之人也”。[10][11]总而言之,终其一生,皆在教授及钻研医学,并遨游四方,足迹最远可达色萨利、色雷斯及马尔马拉海。[9]至于其死亡之事,众说纷云,有说其死于拉里萨、有云其卒于家乡;有指其享年83、有说其享年90,更有云其享寿逾百者,今人无从查证。 理论 希氏乃西方史上首位医师,因其不相信疾病乃天谴或超自然力量所致,并且认为主因乃环境因素、饮食及起居习惯。然而,依当世之解剖学及生理学学说,其理论错误亦不少,诸如体液学说等,悉已证误。 古希腊之疾病治疗法,分为“库尼多斯”及“科斯”二派。库尼多斯派重视诊断,但建基于众多对人体的错误假设上。因为其时希腊人视解剖为禁忌,故医师对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一无所知,故当一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繁多时,库派医师往往无从判断。[16]而科斯派,亦即希氏之派,则以普通诊断法及被动疗法诊症,并从而得到更大的成就。此因其重视照顾病人及预后,而非诊断,故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及改进临床实习之成效。[17][18] 希氏医学及其哲理与今天相去甚远,当世之医师多重视特定诊断及专业治疗法,两者悉为库尼多斯派所强调的。这种古今之差异,使得希氏之医学在过往二百年间备受批评。而其消极治疗法,更受到强烈谴责,举例而言,法国医师M.S.胡妲称希氏疗法为“将亡之沉思”(meditation upon death)。 体液学说及危象 希氏学派认为疾病乃体内四液失调之结果,倘若为体格强健者,则四液之量均等。[20]当四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及黏液)之量失调时,人即生病,直至回复平衡,方告痊愈。希氏疗法以此为宗,例如当黏液过多时,以柑橘入药,冀达调和之效。 其学说之另一重要概念为“危象”,其为疾病之转折点,能跨越者,则告康复,不然则告死亡。然而即使能越过其一次,亦有复发之可能。根据此理论,危象常在“生死存亡之时”出现,所谓“生死存亡之时”,乃指感染疾病后的一个特定时间。倘若危象在该时刻之后甚久方才显现,则复发之可能性甚高。葛伦相信此想法源于希氏,然而其亦指有可能出现于希氏之前。 疗法 希氏医学简单被动,其疗法乃建基于“自然界所赋予之治疗力量”。根据此理论,人体自有平衡四液及痊愈之力量[20],故此,其着重于促进此自然过程之发生,并相信“休息及制动乃治病之头等要事”[23]。普遍来说,希氏疗法对病人甚为友善,过程平和,并强调保持个人卫生与消毒。举例而言,其对伤口总会优先使用干法处理(包扎等),而非采用使人痛楚之药酒,倘无法只用干法处理时(需消毒时),则会使用清水或酒精,尽量减轻其痛楚。另外,有时亦会采用具有镇痛作用之香脂草。 希氏作风,不做无把握之事,故此,对于较易出错之药物及特定疗法皆拒绝使用,而以普通的诊断法配以简单的疗法代之。[24][25]然而有时亦会使用风险较大的壮阳药。[26]此被动疗法对治疗微恙甚为有效,如骨折时,需要使用骨折牵引术来伸展骨骼系统及舒缓受伤范围之压力,希氏长凳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好派上用场。 另外,其医学理论之另一强项是强调预后之重要性。 专业精神 希氏医学以其专业精神、修养及严格之训练与实践见称[29]。其作品《医师之路》(On the Physician)正可表达此精神,文中指医师须时刻保持整洁、诚实、冷静、明理及严肃之态度,凡希氏学派之医师皆恪守之。而在其手术室里,不论灯光、人事、仪器、病人定位及包扎与夹板方法悉有详尽规定[30],更有甚者,手指甲之长度亦受到规管,可算是一丝不苟。 其学派认为临床理论,首重观察记录。故此,其要求医师详实地记录疗程中之发现及所用之疗法,使得这些记录可以留传后世,为其他医师所用。希氏本人则谨慎并完整地记录了众多症状,诸如病人之气色、脉博、发热、疼痛、运动及排泄等事[27]。据信其尝于记录病历时,量度病人之脉博,以确定其言之真确性[33]。其更将临床观察延展至病人的家族病历及家庭环境。故有人云:“对希氏而言,有临床检测,方有医学”,故更应称之为“临床医学之父”,而非广义的“医学之父”。 贡献 希氏及其追随者说明了很多疾病及医疗状况,而且许多是前人所未知的。据信其为首个说明杵状指之医师,而杵状指乃是慢性肺痈、肺癌及发绀先天性心脏病之征兆。亦因如此,杵状指别称为“希氏指”。其亦为首个说明希氏脸之医师。莎士比亚之名剧,《亨利五世》里的第三场之第二幕,述及福尔斯泰夫之死时,即有强烈暗示其罹患此疾。 其将疾病归类为急性、慢性、风土、传染四种,并使用转剧、复发、消散、危象、发作、峰、康复诸名词来形容病患之不同时期。其对症状学、理学检查、外科疗法及脓性胸膜炎预后之说明,亦可堪称为重要贡献。其教训时至今日,对研习胸腔内科及外科之学生而言,仍能受用。其亦为书写心胸外科文献之首人,而其心得,直至今天,大多仍告有效。 希波克拉底文集 希氏文集为古希腊医学作品之结集,计有文章70篇,以爱奥尼亚方言书成。希氏本人是否文集结集者,迄今尚无定论[41],然而诸卷册之分类,极可能经其学生及追随者之手而成[42]。因为诸文之主题、文风及所述时代大有不同,所以学者多认为其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是希氏知名于上古,而且其作风与文集所述相类,方以之为名。因此,文集实有可能为科斯岛图书馆之残余,或为公元前3世纪时,亚历山大的人们所做之结集。[30][10]希氏文集覆盖繁多,有教本、训诫、研究、笔记及诸医学课题之哲理论文[41][43]。其内容深浅不一,有为专家而设的,亦有为门外汉而写的,而有时亦会自相矛盾[44]。在此列出文集中较有名者:《希氏誓言》、《预后之书》、《治病之路》、《格言》、《论空气、水和环境》、《复位仪器》、《癫痫之论》等等[26]。誓言[编辑] 主条目:希波克拉底誓言 ‘拒绝亚他薛西斯馈赠的希波克拉底’ 1792年画希波克拉底誓言,又称医师誓词,传统上,西医行医前,会先以此立誓。医师誓词为希波克拉底对医学认识之道德纲领,亦为文集中最有名者,然而在近世,其真实性颇受置疑。在今天,其已不再作为誓章使用,而是作为相类之誓言及法律蓝本,而医科之毕业生,仍须恪守此等誓章[45][10]。(图文来源网络发光、维基百科等) 推广 一场病毒, 人们发现最大的竞争力是: 提高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