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有福利)巴黎华人孩子一跳楼一“失联”谈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侨报采编 微信号haifenparis 第一件事情:巴黎13区一位12岁花样年华的华人女孩掉楼身亡。 可惜 | 巴黎13区今天一位年轻亚裔女孩从高楼掉下…… 2019年9月22日16:37分,巴黎13区一位热心读者给《法国侨报》发来了第一手的图片和文字…… 看着图片上花样黑头发华人女孩躺在水泥地上,到法国急救人员救治,无效,抬走……实在心情很沉重。 今天巴黎人报刊登消息说: “死者是中国人,几个月前才和家人一起搬到巴黎13区这座大厦居住。” “出事前,死者曾发送手机短讯,跟她的同学们告别。” …… 第二件事情: 孩子| 紧急情况!找孩子!法国同胞们请帮忙! 《法国侨报》、《华人头条法国》2019年9月23日紧急发表了“紧急情况!法国同胞们请帮忙找孩子!”一文: 这位10多岁的孩子突然突然离家出走……好在,好在,第二天孩子的家人说:“今天早上警察锁定图卢兹,找到了。非常感谢你……” 第三件事情:15岁的巴黎华人孩子离家出走3天后找到了…… 这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为啥要离家出走? 原来是: 学校要求实习。他父母都是温州人,打工。好不容易帮他找到一个地方实习,男孩嫌弃不好,不去。 实习是有期限的。为了实习的问题,他和父母吵架后,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这边父母发现孩子没按时回来,找遍了以往同学家,都没有人影。 最后报警。 警方神奇地找到了孩子:原来孩子从家里出去后,自己找了几个地方实习,没有人要他。天黑了,他买了面包,就在地铁里睡觉。结果,手机被偷;钱也被抢,还被几个人打了…… 思前想后,他自己找到警察局,告诉了警察自己的父母电话…… 为啥最近发生事故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 小编记得:《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写了差不多类似故事吧,这本书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 小说描写的是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国内也有同样不幸消息的报道: 9月7日,江苏,泗洪县某居民区,一名13岁男孩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再加上被母亲说了几句,便一时冲动爬上6楼楼顶欲跳楼轻生…… 4月10日晚,重庆市10岁男孩吕俊(化名)从自家20楼跳下……原因是因为“父亲不准观看电视,不服教育一气之下从家里卧室的窗口跳下死亡。” 小编查阅了中国《教育蓝皮书》的统计说: 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成为孩子自杀的内因,也是困扰青少年儿童的最大心理问题。而导致轻生的直接原因则多是一些外因:如教师失当、成绩下滑、作业负担大、被家长批评等。 自杀年龄13~16岁最多,紧随其后的是17~20岁,不过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6~12岁的自杀率反而超过了17~20岁成为了第二大群体…… 写这篇文章,小编心情非常沉重: 因为每一个这样的事情,都代表着至少一个家庭的破碎,还有崩溃的父母、老师、同学、家长、亲朋好友…… 在巴黎,很普遍的现象是: 有很多父母,孩子生下来,就找保姆带。 最典型的是一位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有的是钱!孩子长大了,给他个几百万欧元还不够吗?要陪什么陪?” “儿子15岁了,从学校回家,就是玩游戏。或者去网吧,不回家……那天我老婆让他不要玩,做作业。当我老婆把他手机拿走后,儿子居然给他妈妈一巴掌!儿子已经1.8米了,他妈妈才1.55米!而且我老婆平时都非常宠这个儿子的!我该怎么办呢?” 每一个沉溺网吧的学生,背后都有一对失职的父母。 “子不教,父(母)之过。”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这么告诫大家。 为人父母者,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最敏感的时期: 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 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去应对孩子过激的行为,又该怎样做以提前预防孩子产生过激的心理问题呢? 为什么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该如何关注、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好消息是:5欧元,可以听专家讲解: 法国心理专家讲座与咨询 ❤️一边听讲座,一边享用爱心早餐❤️ 时间:每周二早9:00~9:45 之后到12:00是自由讨论。 地点:巴黎华人咨询服务中心 22Rue de la Maison Blanche, 75013 Paris 一人5欧(包含早餐) 预约电话:0637892433 预约微信:lekrang (也可以通过给法国侨报后台微信留言) 2019/10/01 –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相处» 语言:法语 2019/10/08 – «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语言:法语+中文 2019/10/15 – «夫妻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 语言:法语 2019/10/22 – «中法夫妻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法语+中文 有任何信息,欢迎和《法国侨报》联系: 法 国 侨 报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haifenparis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