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取名 “孔子的故乡”中餐馆落户巴黎!
本报讯:“君子以厚德载物”、“宁静致远”……一幅幅中国书法挂满了墙壁,进门处最闪亮的地方,则挂着“法国山东协会”、“中法摄影家协会”、“法国书画家协会”和“法国中国北方烹饪协会”四个协会!如果不是门口由法国汉语总督学亲自起的“孔夫子的故乡”这个店名,你真会以为,自己走进了一个书画展览室! 8月24日,周六,巴黎13区,命名为“孔夫子的故乡”的餐馆开张,100多宾客中,几乎云集了巴黎当代最有名的一部分中法书画家;作家;记者等:雕刻家王克平;画家王衍成;摄影家吴刚;各文化协会会长等。来自德国《华商报》的主编修海涛,专程从德国赶来。他专程赶来的目的是,他当年参加了餐馆老板第一家开的餐馆,现在金融危机,为什么巴黎餐馆老板饭店越开越大?他想了解巴黎中餐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因为,修海涛说,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过去几十年,从西方到东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通过饮食来传播文化的成功范例。而中华传统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很多海外人士在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之前,正是被饮食文化所吸引而培养起兴趣,这样的体验和交流更能促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法国的美食,是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异国的文化主要靠体验,饮食文化尤其如此,通过语言文化和舌尖文化的共同努力,促进中华文化向外传播。这是我们在海外做文化产业的中国文化人应该研究的! 按照惯例,新店开张,老板要说几句。敦实的薛超青老板说:我不会说话,我就说说我们山东鲁菜吧:鲁菜的特点是鲜咸,以清香、鲜嫩、味醇而著名。我这人文化不高,但是我知道,我们中国的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做菜,还有待客之道。诚,礼,都是要讲究的。所以我不管多忙,老熟人来了,我都出来打个招呼。法国驻中国的几位前任大使,也都是我这里的常客。许多在法国学中文的学生,教中文的老师,只有有疑问,都爱到我这里,既能吃到正宗的中国菜,同时也总能找到同行给以满意的答复。我知道文化人吃饭最讲究个氛围,这就是为什么我这里常有文人墨客喜欢来的缘故。我希望,今天请巴黎的文化人朋友来,主要是帮我一起来探讨:中餐文化如何有效地自然地在海外传承、发扬和推广?我这个来自孔夫子家乡的山东人,立志要把我这个餐馆,真正变成推广中国文化的巴黎的中法文化人之家! 确实,在法国,据不完全统计,由华侨华人从事的餐饮业起码有近万家。从简单的开餐馆开始,现在,老薛要为欧洲鲁菜创立一个中国文化的品牌了。怎么创呢?记者问他。老薛说:那就是坚持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用传统的做菜方式,尽传统的待客之道。"没有好的食客,就造就不出好的厨师;而没有精绝的饮馔,也培养不出知味老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同时自己也要吸收热爱中国文化的中法友人,书法家;画家等,一起到这里来探讨交流。 老薛说:他还会不定期经常举行免费的中国书画展览及讲座等。让巴黎的文化人,有一个真正的家。 曾经在法国电视台工作过,如今任法国企业传媒及公关顾问公司总裁的的法国女士爱高乐对记者说:我,和我的一家,我的爸爸我的孩子等,都最喜欢吃薛老板的菜了!在我看来,这里是巴黎最正宗的中餐代表中国最地道的餐饮文化了! 餐馆地址 68, boulevard de l'hopital。75013 paris
[attach]62761[/attach] [attach]62760[/attach] [attach]62759[/attach] [attach]62758[/attach] [attach]62757[/attach] [attach]62756[/attach] [attach]62755[/attach] [attach]62754[/attach] [attach]62753[/attach] [attach]62752[/attach] [attach]62751[/attach] [attach]62750[/attach] [attach]62749[/attach] [attach]62748[/attach] [attach]62747[/attach] [attach]62746[/attach] [attach]62745[/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