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爸爸妈妈结婚怀孕的时候,满怀期待地等待你的降临;然后,随着你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浪里个浪背个书包上学堂;然后青春期重重撞撞的中学;然后大学;然后毕业……孩子,你的每一步,都倾注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在我们期望的眼光中,你们越长越高,目送你们愈走愈远。 可是,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要知道,人生,都是一个过程:当你大学毕业工作了,请不要下班后就躲在家里,你要出来,找朋友,恋爱,结婚,生子……否则,请看看神大爷的代表了我们的心理话: 日前,有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路人关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的意见看法的时候,一名大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着镜头咆哮道:“30岁不结婚才违法!不回家看我们算什么违法?”面对大爷称30岁不结婚该判刑的言论,感叹自己至今未结婚甚至单身,大呼“我也有罪!” 有人戏称应该把30岁不结婚违法写入中国法律,防止时下男女的晚婚或者不婚引起家里老人的担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们,请记得多回家看看父母哦! 为了给各位有缘的朋友,能够相互认识找到另一半,我们特别推出:漂洋过海来找爱…… 美丽的姑娘,你知道 我在等你吗? 1号王世喆, Jack Wang 男,33岁。8岁来法国。 最喜欢吃的:妈妈做的菜。猪肉炒豆角、宫保鸡丁等等。爸爸喜欢吃面食,比如饺子、馒头、面汤等。 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跟我皮肤一样。 人生格言:“善待自己”。 最崇拜的人:我父亲。因为人生的一点一滴都充满了父亲的教育和关怀。 最感恩的人:我母亲。 目前的梦想:50岁之前退休。 朋友圈子:各行各业都有。 对另一半的要求:年纪跟我差不多(26至33之间),相貌没有特别要求。身高不低于160cm。成熟,孝顺,对家庭负责,体谅、包容别人,乐于创业的。最好是华人女孩。 联系邮件:ecmdpress@gmail.com 以下,是记者采访王世喆的对话录: 第一部分:我的厨艺生涯 我现在在巴黎的一家快餐连锁店做技术总监。目前已经在这儿工作了两年。这家公司有十年的历史,目前在巴黎有5家店面,很有发展潜力。我们这家公司以熟食快餐甜点闻名,主要为人们准备鸡尾酒cocktail réservation。 ‑‑你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我的技术总监一职等于是全权负责,从订货,安排工作,出货检查,菜单,到创作,也要跟一些分店的店长沟通,探讨一下营销的情况。 ‑‑你是如何踏入餐饮界的呢? 我15岁就踏入餐饮业了。那时候学校的成绩不是特别好,就想学一门手艺。对餐饮感兴趣也是受父母开餐厅的影响吧。当时学徒挺苦,但运气不错。后来碰到一个Restauration collectivité,就是给一些directeurs 准备午餐,那时候周一到周五,只有中午才有service。一点点就喜欢上这个行业。 ‑‑那是你第一份工作吗? 是第一份工作,但算是半工半读那种。那时还算个孩子,好多事情还在一点点的摸索。刚开始做学徒,从头开始学,剥洋葱,切胡萝卜,人家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那你为什么没选择去中餐馆学,而是去西餐馆呢 人在法国,了解到西餐的文化很丰富,我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业,“民以食为天”,所以当时就选择这个行业了。 15岁到18岁考的第一个文凭,三年都是在巴黎的十二区一个restaurant collectivité做的。那家餐馆现在已经不在了。那时候考的是厨师的文凭。之后我就想深造一下点心,就又学了两年的糕点。这两年时间在两个地方度过。先在一个面包店做了一年,学习了做面包和做糕点的技术。第二个是在法国的一家高级酒店,那种plaza George V又学了一年。那里面主要接触餐厅的糕点。毕竟面包店的糕点和酒店的糕点还是不太一样。 这样一晃就20岁了。那时候还想再深造一下,就学了酒店管理,然后学了一个BTS Restauration。我当时在一个巴黎11区一家叫做PLAZA的酒店做了2年。在那里学到了一些跟所有酒店有关的餐厅和酒吧的管理经验。 这次毕业以后,22岁那年,我就真正开始工作了。我出来之后第一份工作就是我上BTS的地方。它里面有一家餐厅当时需要一个领班。所以我一出来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头儿了。工资也挺高,一个月1700欧元(1.1万法郎)。后来到高级西餐店米其林三星plaza adhéné高级酒店工作了两年。 小王说:法国厨房工种主要有:commis, apprenti, chef de partie, sous-chef, second chef, chef几个等级。 两年时间,从一个最低级的commis 开始。刚开始不服气。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真的是心服口服。因为这种高端餐厅,技术、管理、产品质量等等都是非常高端的。我在那边两年,最后升到chef de partie。我们厨房里面有50个厨师,如果算上apprenti(学徒)和stagiaire(实习生)的话,总共有70人左右。 --后来为什么要离开呢? 在这种星级餐厅,如果想做到顶端,需要5-10年。所以,我需要到别的地方多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样才可以对自己人生带来更多乐趣。 --这两年带给你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高端”。我记得我们当时有一道菜叫做poulard de Bress soufflé ,它是需要把一只鸡烤完之后再把鸡皮吹起来。我们为了追求完美,曾经精确地计算过服务生走到客人面前需要走多少步和多长时间,然后再考虑这段时间内鸡肉的升温。这种东西在其他地方学不到、听不到,也看不到。这种高端的技术对我一生都非常重要。 还有一次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餐厅曾经接到爱丽舍宫的电话,要求为总统希拉克接见非洲各国领导人的宴会准备晚餐。我们在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爱丽舍宫的赞许。离开Plaza Ahdéné以后,我又在名气非常大的马克西姆Maxim餐厅工作了三年,做到了sous-chef。 --为什么后来又离开了呢? 在一个地方待上几年,该学的都学会了。为了学更多,我又回到了曾经学糕点的George V 。我可以做糕点、酒店管理和厨师,但是我还是喜欢做厨师,因为这个行业给我一定的自豪感,看到顾客吃了我的菜高兴,我自己也会受到感染。 在George V待了一年,做sous-chef。那时候我主要是学一些管理。跟我们的供货商拉好关系,管理员工,然后把自己的创意跟主厨沟通。 --你做sous-chef,可谓“一人之下,79人之上”了,像你这样的中国年轻面孔应该很少吧? 恩,做到我这个级别的是很少见的。 --那中间有没有遭到别人的嫉妒或者不服气? 当然有!外国人做西餐,经常受到别人质疑,“你一个外国人凭什么管我法国人”?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开始当然很生气。但是后来我会说没关系,如果有人不服气,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所以还是靠自己的技术与能力一点点征服。离开George V后,我又想学习外送traiteur这种新的东西。这个行业是很复杂的。它有种类繁多的小吃,而且规模很大,可以同时为几十人乃至上千人服务。 我在巴黎几个著名的外送公司都接触过,但是时间不长,一般都是半年至1年的时间。在这 4、5年间,我去过很多大型场合,比如在爱丽舍宫、戛纳、巴黎歌剧院等地方办宴会。这些经历都是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很多客人,菜样也更新很快。一点点的,我真的喜欢上了traiteur这份工作。 不过,由于父亲身体不好,而且法国经济也一直持续低迷,我并没有急着开始创业,希望自己能够沉一沉,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这样,我从2011年21月份开始现在这份工作。现在,我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去陪伴父母。 第二部分:少小来法 我8岁和父母一起从天津移民到法国巴黎,当时正值我小学三年级。由于年纪尚小,我并没有对移民有特别的感受,只是觉得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变了,之后我也很快就融入到法国的课堂里面,很快地找到朋友。 那个时候,父母的居留有些问题,全家的生活都很辛苦。等到父母解决居留问题后,我们家开了一家餐厅。小时候我的压力很大,父母工作艰辛,我自己语言又不好。作为独子的我,很小就把家里的担子挑起来了,有关法语纸张问题都需要靠我。 --有没有后悔过? 我没有什么后悔的,反而我会觉得这对我这一生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男人,要首先肩负家庭的担子。 第三部分:和外国女孩初恋再恋 --什么时候结交第一个女朋友的?是哪国人? 是一个波兰女孩,我那时候20岁。她在我工作的酒店里面做实习生。实习2个月以后,她回到了波兰。由于俩人距离太远,最后我们还是分开了。 --你的父母怎么看你找外国女友? 虽然他们的观念很传统,但是在法国生活时间长了,也习惯了。而且我从小到大很少让父母操心,他们对我很放心,很少干涉我的私人生活。 --这是你第一次谈恋爱,后来呢? 后来有过几段,都是外国人。由于我的圈子都是外国人,中国朋友太少,所以我没有交过中国女朋友。最后一段恋爱我谈了4年。我从小跟父母相依为命,一直到现在都在一起,我从来没有想过成家以后搬出去住。当女友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我很难接受。 --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不协调呢? 最让我伤心的,还是她的不孝顺。我父亲3年前得过一次脑溢血,住院了很久。虽然那时候工作很忙,我还是停了下来去陪父亲。但我女友两三个月内只去过2、3次,这点让我很伤心。我就想,我的亲生爸爸她都这样对待,那万一我有意外,她也可能会这样对待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和她对待亲情的处理方式、传统和人性方面都不一样,她总会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搪塞。 第四部分:我要找中国女孩! --之后你就觉得要找中国人吗? 之后我就对法国人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就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中国女孩。 --能谈一下“爱情连连看”节目录制以后,那些女孩和你的交往吗? 我之前不了解“爱情连连看”这个节目,是我父亲偷偷给我报名的。我并没有抱很大希望,觉得报名的人太多,就当回国玩一趟了。没想到两天后我就接到剧组的面试通知,并顺利通过了。我对自己被选中也很吃惊,本着玩一玩的态度,我就决定去参加节目了。此外,我一直有回国发展的想法,通过这个节目我也认识了很多人,也得到了不少在国内合作的潜在机会。 --节目过后有多少人给你写信呢?有女孩子和你直接沟通吗? 有5、6个女孩跟我联系,而且当时在节目现场我也牵手成功了一位女孩子。 --为什么后来没有继续呢?让你牵手的这位女孩子哪一方面打动了你? 因为这个女孩子年龄跟我比较符合,学历非常高,人也很好,所以我选择了她。但说实话我对她还是不了解,就两个小时的节目录制时间,接触的很少。 --当时让你动心的是哪一部分? 还是年纪吧。她在看过我的短片介绍后,也表达了她对我喜欢,希望尝试一下。 --后来怎么又让你放手了呢? 回到北京以后,跟她相处过3、4次。我们从普通朋友开始做起,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动心的感觉,而且两人的沟通也有一些差异。 --能说一下差异的细节吗? 我毕竟是在法国长大的,我所了解和熟悉的她并不知道。在谈到以后生活在一起等实际问题时,由于她父母年纪也大了,如果让她考虑来法国,那语言、环境适应和照顾父母等问题都会比较麻烦。为了不耽误双方,我们决定分手。 --抛开你的华人面孔,你在法国长大,其实就是一个法国人了? 对的,我自己其实像法国人那样去做事,思维差不多。我和节目认识的这个女孩确实是因为沟通不畅,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我们两个人的世界太遥远,我对中国的一些事情还是不了解,看得不够深,脱轨太久。 --饮食、生活上有冲突吗? 这个没有,主要还是思维上面吧。我是希望去创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她希望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从小是打拼出来的,她是读书的乖乖女。 -- 33岁也是不小的年纪了,你觉得真正适合你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开始我还是想得很天真,希望另一半能够孝顺、对父母、对我都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就足够了。可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沉淀,我希望还是找一个“贤内助”样的女孩。 --你怎么定义这个“贤内助”呢? 对家庭有责任感,能够依靠,能够互相商量,拥有自己的事业或者愿意和我一起打拼事业的人。中国女孩呢,大部分太现实了。我的工作和家庭非常稳定,没有因生活而着急的事情。现在我希望自己创业,把我学到的、意识到的饮食文化作为自己的事业。我希望找一个比较喜欢吃,最好还是有过接受法国文化熏陶的经历,能够两个人一起打拼事业的人。 我虽然比较传统,但是我毕竟在法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都很了解,所以我比较理解他们的处事方式。说到具体的差异,那肯定是有的。比如,孝顺、和父母住在一起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法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还有一点,法国人还是有点懒惰的。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是自己挣够钱以后就去度假。中国人呢,是愿意辛劳的工作,积累自己的财富。 其实细想起来,人生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不一定咱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对的。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也不需要留太多的财富给孩子。没办法说是法国人这种比较“自我”的想法正确,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成家立业想法正确。挺矛盾的!所以我觉得,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享受的时候享受就好了。如果我创业的话,我也会把自己的技术带回中国去,找朋友安排好,这样我就不需要一直留在中国。 --有想过回国和别人合股开法国餐厅吗? 我自己做个餐厅,感觉太累了,我不太希望今后继续纯粹地从事餐厅行业。我自己在巴黎有教法国餐饮方面的课程。和中国不一样,在法国做厨师地位还是很高的。在之前,我接触过很多很多的名流,我为总统、部长和去多法国名流都做个菜,西餐中餐都有做过。比如,Martin Bouygues(法国电讯行业巨头Bouygues总裁)最喜欢吃清蒸Turbo,而他妈妈喜欢吃中国饺子。厨师这个行业就是不断创造的行业。 采访到次差不多告一段落啦!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吃的女孩,年龄刚好又符合小王的要求,不妨,伸出你的芊芊玉手,轻点鼠标,发一个邮件,或者,直接加入微信法国侨报,我们会把你的资料,在第一时间,转给小王。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attach]62254[/attach] [attach]62253[/attach] [attach]62252[/attach] [attach]62251[/attach] [attach]62250[/attach] [attach]62249[/attach] [attach]62248[/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