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纽曼:中国的外汇储备对国民无意义?

2012-9-1 13:01|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146| 评论: 0

摘要: 纽曼:中国的外汇储备对国民而言并无意义08月29日 11:02 提要:美国前副财长、前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在他的新书《美国的迷思》中指出: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应对国际金融潜在危机所需的安全水平。外汇储 ...

纽曼:中国的外汇储备对国民而言并无意义

提要:美国前副财长、前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在他的新书《美国的迷思》中指出: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应对国际金融潜在危机所需的安全水平。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国国民而言并无实际意义。尽管政府在努力提升国民消费以促进GDP的增长,但投资,包括基建项目,仍是GDP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出口则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之父邓小平有一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反映出对GDP增长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没有走入本书描述的种种迷思误区。

过去20年中国的GDP一直以7%14%的速度增长。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跻身于为数不多的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之列,而且还是极少数能保持强势增长势头的国家之一。有鉴于此,其他国家在考虑经济政策的时候,自然值得认真探究中国经济为什么能一直如此顺利发展。本章内容并不旨在详细描述或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而是凭借作者在中国作为银行高管的经验,加上有幸与中国官员多番深入探讨,希望对中国经济的崛起给出自己的一些解读。这里的所有观点都是作者自己的拙见,与作者一起探讨过的官员并无提供意见参与这里的诠释,也没有官员对这些观点表示赞同。毫无疑问,作者更没有与邓小平和其他中国经济规划领导人围炉同坐,看着他们一步步规划中国经济的全局策略。本章的观点只为从经济和金融角度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非要纪录回顾历史细节。本章会集中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陷入困扰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体的迷思陷阱,同时也会解释中国经济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惊人成就的。

本书本质上关注的是政府政策的议题。我们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虽然政府扮演着强大的角色,但其经济却主要为私营企业所带动。即使有政府的掌控,业务经营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和数以百万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开展。这些企业是以在市场上争胜求发展为目标的。而中国的商务人士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表现,也愈加懂得挑选商机。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按其独特的方式以促进私营领域的繁荣为导向。因此,即使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我们在讨论影响美国财政政策制定的迷思时仍可以参考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有一点很重要,中国并没陷入迷思三的泥沼:中国的经济领导人清楚地知道国民有储蓄大部分收入的习惯,但那不会给经济带来任何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只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因为即使供应能力提升了,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依然迟缓。因此,中国政府带头鼓励扩大内需从而促进GDP的增长。另外,中国发展出一系列特别的方式为相当于巨额赤字开支的政府活动融资,而这些方式又完全避开了迷思二、四、五的理念陷阱。

好几年前中国就开始推行一套绝妙的经济战略来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和出口。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中国的这些经济规划者当时是否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凯恩斯或其他西方经济学家的理念,但他们似乎是很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供求两手抓,不可偏废。这套策略注重蕴藏丰富商机的两个方面:一是对基建项目和生产力扩容提升的投资,二是出口业务。为支持投资,中国大力扶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其他机制,如政府投资赞助大型工厂、企业扩容增产等,将劳动力从农村带到日益扩大的城镇区域。由此,一环扣一环催生一连串交易活动,政府实体的每一轮消费支出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国民消费支出及储蓄,同时也推动了私营经济的业务发展,在交易链上提供源源不断的货物和劳务。

对待出口,中国也有其独特的一套方式。销往海外的货物一般以美元结算。由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不能自由兑换,中国政府会存起收到的全部美元净额,然后把新创造的价值以人民币的方式分配给制造和销售出口产品的中国企业。这种做法几乎等于是政府把业务外包给出口厂商,让他们替中国政府制造货物,而政府以新发的人民币来偿付。这也为大量工人的就业提供了出路,除了出口业,中国庞大的内需也使劳动力市场得到支持。这样的出口战略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优势。出口销售自然会带来外汇收入,但还有更重要的好处:中国出口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使其发展出一整套新的技能(包括制造工艺和其他业务上的技能),而且他们一直不断地学习和发展科技,这对中国实现进一步发展极为宝贵。

由于中国政府把出口所得净额外汇留存起来,以新发行的人民币偿付出口企业,中国的货币供应能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而在出口商和其员工看来,自己的人民币收入也增加了,要花要存都可以。

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应对国际金融潜在危机所需的安全水平。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国国民而言并无实际意义,除非这些外汇能用来从外国购买货物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储备的增加只是战略副产品而已,更大的意义在于利用出口推动就业和产业发展。尽管政府在努力提升国民消费以促进GDP的增长,但投资,包括基建项目,仍是GDP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出口则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关阅读请关注:

1、《中国的强国战略》(日本如何客观看待中国成长?旁观者清:中国的强国路上潜伏着哪些艰难险阻?直戳软肋:腐败、不公、通胀、结构,中国社会的噪音因何挥之不去?)

2、《较量:通往自由之争》(本书写给向着深度危险边缘、正在急剧改变中的美国和世界。自由企业与大政府的斗争将如何塑造国家的未来)

3、《金融社会主义》(从华尔街时代华盛顿时代,危机不断,金融竟是必要恶?过去30年,金融过度自由化;未来30年,金融何去何从?)

4、《美国的反省:如何从垄断中解放市场》(谁来保障自由和公平?是时候抛弃芝加哥学派了?一位反垄断律师的亲述,美国艰难的反垄断历程。)

5、《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橄榄树的视角 (托马斯·弗里德曼深刻论述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9-15 12:11 , Processed in 0.014532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