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就死亡人数避而不谈北京暴雨死亡人数远超37人? 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避而不谈 本报北京电(驻京记者柯立)昨晚,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7·21”灾情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记者们最关心的自然是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但主办方对此避而不谈。 原定晚上9时举行的发布会,推迟了半个小时才开始。首先由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军通报灾情,他对着一份书面材料,刚念到“全市因灾伤亡”时,台下记者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潘安军很快改口:“全市因灾人口160.2万人......” 此后,在他的介绍中,不再提及伤亡情况的字眼。进入提问环节,有记者问:“气象局在预报时报的暴雨,但7月21日是当天实际下雨的情况远远超出预报的实际程度,这是为什么?” 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孙继松的回答是:当天北京市气象台对于下雨时间的预报是准确的,但预报比实际下雨的强度差了一个量级。 此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分别获得一次提问机会,但当时无人问起死亡人数。 当潘安军回答完政府如何开展善后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安排后,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台下的记者们急了,纷纷站起来,追问最新统计的死亡人数。有位拿着CCTV话筒的女记者大声说:“我看见你(指潘安君)手上拿的材料了,上面写着死亡人数是61人,其中因公殉职5人。” 但主席台上的几位发言人集体缄默,主持人果断地请5位新闻发言人集体退场。 会后,记者们纷纷责问获得提问机会的几位记者为什么不当场发问死亡人数。一位记者无奈地说:“事前组织者跟我们沟通过,说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最后留给凤凰卫视来提。但是,凤凰卫视最后没有获得提问机会,发布会就结束了。” 北京市在22日晚间公布的雨灾遇难人数37人几天来一直未见更新,引发强烈质疑。 推荐阅读: 7月21日,北京暴雨,这是61年来首都经历的最大降雨。中国是一个各种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有人死于天灾,而对 这些逝者最好的缅怀,就是公布他们的名字,甚至读出他们的名字。因为,每一个死难者的姓名都对应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些真实可触的姓名不应随着时间流 逝而湮灭。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