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丹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丹建交62年来中国国家主席对丹麦的首次访问。 为何中方选择了这一时间点首访丹麦?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日前已就此做出介绍。他说,中国和丹麦传统友好,近年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也不断扩大深化,两国都有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的共同愿望。此访将进一步促进双方政治互信,扩大在各自优势领域的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的了解,为两国关系发展开启新篇章。 丹麦是今年上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据悉,双方本次也将就国际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交换意见。因此,这不禁引起各方对中国就欧债危机立场和具体举措的猜测。此访与当前持续蔓延的欧债危机是否有直接联系? 欧洲事务专家、中国前驻瑞典大使陈明明向中新社记者指出,他个人认为,欧债危机将不会是胡锦涛此访主要议题。首先,丹麦不是欧元区国家,所以与欧债危机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其次,丹麦是北欧国家,财政纪律和经济形势要好于南欧。 “丹麦的立场是相对超脱的,虽然会参加救助,但不会也不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所以我觉得,胡主席这次去丹麦,不可能不谈欧债救助问题,但它不会是重点。此访本身的政治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那么,从其本身政治意义看来,此访不仅旨在发展中丹双边关系,更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中欧关系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