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华人新闻 查看内容

刘大为巴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座谈会

2012-6-7 07:37|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355| 评论: 0|原作者: 海芬心语

摘要: (新华社唐霁) 在画展开始前举行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主题座谈会上,刘大为与来自法兰西艺术学院、法国艺术家协会和美术院校的艺术家及教授们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文化交流,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发展 ...
   (新华社唐霁) 在画展开始前举行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主题座谈会上,刘大为与来自法兰西艺术学院、法国艺术家协会和美术院校的艺术家及教授们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文化交流,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发展。他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有着独特的笔墨技巧,独特的工具材料,更有独特的观察方法、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魅力。在几千年的传承延续中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中国绘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貌,是东方艺术的代表。

  刘大为说,东西方的艺术一直在相互交融。在近代,中国艺术家不断学习西方绘画的思想和方法,西方绘画对当代中国画有很大的影响。而西方也一直在从东方绘画中汲取灵感。比如他当天上午参观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故居时,发现莫奈的画室和书房都挂着日本浮世绘,东方绘画对莫奈启发很大,而日本浮世绘其实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



  刘大为在座谈会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希望通过展览让法国观众对他本人的绘画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对中国当代文化的面貌有深入的了解。



  参加本次画展的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阿隆对新华社记者说,他对刘大为画作的第一印象是“很神奇”,刘大为的画生动地描绘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作为笔墨大师,他可以驾驭光影,唤起无声的想象力与生命力。”



  阿隆认为,中西方的艺术其实是相互交融、相互启发的,中国绘画重视对传统的传承,相比之下西方绘画对传统似乎有些淡忘。



  刘大为是当代中国画界很有成就和影响力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上半期,他的作品就入选当时的全国美展;80年代,他的工笔重彩和速写受到人们的关注;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创作的《漠上》(1988年)、《阳光下》(1989年)、《马背上的民族》(1991年)和《晚风》(1991年)等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上屡屡得奖,为他赢得广泛声誉。




m_IMG_2933.jpg

m_IMG_2929.jpg

m_IMG_2928.jpg

m_IMG_2927.jpg

m_IMG_2926.jpg

m_IMG_2925.jpg

m_IMG_2924.jpg

m_IMG_2923.jpg

m_IMG_2922.jpg

m_IMG_2921.jpg

m_IMG_2908.jpg

m_IMG_2907.jpg

m_IMG_2902.jpg

m_IMG_2887.jpg

m_IMG_2864.jpg

m_IMG_2862.jpg

佩服

高兴
1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3 16:53 , Processed in 0.016430 second(s), 24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