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精英] 新加坡华人谈奢侈品:经济增长改变消费心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3:3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猫头老鹰 于 2012-11-13 00:11 编辑

新加坡华人谈奢侈品:经济增长改变消费心理
                                               日期:  2012-06-12   稿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周雁冰  




                              徐宜平(左起)、张春华、郑纯和李桃凌分享他们的消费理念。(程友明/摄影)

    中新网6 月11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锦衣玉食的奢侈品世界,近
年来因为中国人的富裕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与奢侈品的迅速结缘,甚至
让一些人断言,中国人正在重复当年日本人的奢侈品消费狂热。这股席卷而来的
奢侈品世界“风暴”,在世界各大城市引起了不少当地人的关注。在新加坡,当
中国人在圣淘沙的升涛湾置业,当打扮光鲜的中国女孩路过,吸引大家目光的除
了事件与人物本身,还包括对他们所拥有的奢侈品、品牌、价格等的议论。记者
日前访问了5 名原籍中国、目前在新加坡本地生活的女生,了解她们眼中新中消
费文化的不同。

    理性消费 追求质量

    1994年从中国来这里,3 年后便创立“徐宜平音乐学院”当起校长的徐宜平,
目前是新加坡公民。生活已经上了轨道的徐宜平说,她在中国并没有追求品牌的
习惯,反而是在本地的工作与收入稳定以后,才开始更注重用品的品质。

    她说:“随着我对人生的追求和认知的改变,就可以拥有较有质量的生活。
我不是特别追求品牌的人,重要的是好看、合身,价格承受得了。注意穿着是在
自己开了学校以后,因为需要代表学校,不能太随意,要在穿着上保持干净舒服
的形象。”

    在奢侈品消费方面,徐宜平不认为居住本地的中国人或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特
别追求奢侈品。她说:“我接触的中国新移民都非常务实,有长远的生活计划,
衣食住行也比较简单。是有一些追求奢侈品的人,但那只是小部分。一片天空不
代表整个宇宙。”

    改变追求品牌的习惯

    李桃凌2005年来这里念行销硕士课程。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的李桃凌,在中
国湖南地区拥有工厂出租业务,与当地合伙人共同经营。在她眼里,新中两地的
消费文化确实有些不同,而她自己就是最佳例子。

    “在中国的时候,我是很浪费的。我的消费方式来到新加坡以后变得平和。
我发现新加坡人从小对孩子就灌输怎么用钱及不浪费的价值观。我自己觉得我们
小时候父母亲和老师很少对我们进行这样的灌输,我只是觉得我要去用钱,但是
却没有想到要怎么样节约钱,或者是让这些钱变成更多的钱。我来新加坡以后,
受到了熏陶,就不再想要追求名牌的东西,而是寻找便宜又适合自己的东西。”

    李桃凌认为,在中国的消费习惯或许与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有关。她说:
“同学之间有一个习惯,觉得你有的东西我也要有,而且我的东西一定要比你的
好,大家更多的是注重外在的东西。可能在中国我们家里都是一个孩子,这里的
孩子有兄弟姐妹,就懂得分享,确实比我们同龄的人更懂得节约钱。”

    李桃凌举例说,自己在中国的时候,只要没开车一定会选择搭的士。但是来
到本地后,反而有车也不见得想开。她解释说:“当然是因为公共交通很方便,
而且周围的人都这样子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就连怀孕的女性也挤地铁。”

    新加坡人饮食消费较节制

    从事餐饮业的张春华2004年来到新加坡,目前是本地永久居民。她的丈夫在
1997年受聘到本地商业区的餐馆工作,7 年后把张春华也接过来。夫妻俩两年前
开始创业,开了规模不小的两家“川王府火锅店”。张春华以火锅自助餐作为例
子,告诉记者说两地人在餐饮消费习惯上有别。

    她说:“我们的顾客大概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新加坡人。一般来说,新加
坡人比较理性消费,吃多少,点多少,基本上不会剩太多食物,不会浪费。中国
人在这方面的习惯就不太一样。有些人可能会点得比较多,年轻人又更为明显。
但其实和在中国比较起来,在这里的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很多了。”

    家里出资让独生女消费

    今年28岁的徐佳来自中国上海。她2008年抵达新加坡,目前持S 准证在一家
电器销售行当采购员。虽然薪水不是特别高,但是徐佳家里经营钢铁生意,经济
状况不错。她是独生女,备受父母疼爱,家里也会资助她的部分消费需要。

    徐佳说:“逛街的时候,我看到好看的、喜欢的就会买。我对护肤品和鞋子
的要求比较高。买包的话,一定要买名牌,有的时候一个月买两个包,或者三个
月买一个包。”

    徐佳告诉记者,自己如果没有买包的话,每个月会平均花3000元购物,和在
上海时比较,已经收敛了很多。她说自己当时三天两头逛商场,而且都是高档次
的商店。来到新加坡以后,她发现这里的女生没那么追求时尚,经常穿短裤拖鞋
出门。她说:“上海的女孩子比较物质,都追求名牌,会互相比较。女朋友之间
会互相问大家买什么,至少我身边的女孩子都这样。我们都踩高跟鞋或者平底鞋
出门,绝对没有穿拖鞋的,就连夏天也很讲究。可是我发现在新加坡如果打扮太
夸张的话,反而觉得全身不舒服,好像每个人都盯着我看。”

    多重原因让中国富人爱上奢侈品

    关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现象,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杨丽君博士分析说,中国人
口有13亿,就算只是沿海城市的人消费,也能很快在总量上超越日本,在世界各
地都显得突出。但除了人口外,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富裕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
心理。

    杨丽君说:“经济从慢到高速增长,这样一个阶段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心理
跟日本这样的地方,消费文化开始理性、有节度是不一样的。中国更多人处于从
穷开始富裕起来,就觉得说为什么你有的我不能有呢?我终于可以拥有我向往的
东西。这是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消费心理不同的问题。”

    不少奢侈品牌的区域经理甚至认为,中国人今天对奢侈品的热情,让他们看
到二三十年前的日本,中国人正在重复当年日本人的奢侈品消费狂热。南洋理工
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解释说,这跟亚洲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
有关。

    刘宏说:“亚洲在早期都把西方当成是模仿学习的对象,所以来自西方的奢
侈品,从文化研究意义上,代表了现代性,代表了进步,以及对这些方面的追求。               
所以西方奢侈品的最大市场都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 可否认,这些产品的设计、耐用程度,也的确是一般产品不具备的。                所以这里面也存在美学观感的因素。”
                                                                                                                                  (周雁冰)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8 02:29:0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1-6 00:50:0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2:52:54 | 只看该作者
apfmc 发表于 2012-11-7 22:35
回帖是必须的,这个可以有!

请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2 13:57 , Processed in 0.048770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