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 中国廉价劳力时代结束巨头要“出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5:3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廉价劳力时代结束 国际巨头要“出血” 中国商务部网站

路透社报道,日前,组装苹果、戴尔、惠普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富士康集团承诺,将进一步改善其120万名中国工人待遇,包括提高工资收入,减少超时加班,改善工作和居住条件等,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预示着中国低劳力成本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外商投资中国需相应制订新的经营策略,不宜再将中国低劳力成本作为决策的主要考量。
一、国际品牌商开始主动与设在中国的组装厂共同承担工人待遇提高的成本。长期以来,国际品牌商已经习惯了压价,把工厂合同价一压再压,获得了高额利润。日本IHS iSuppli调查显示,一款市场售价为600美元的苹果Ipad手机,其零件成本为300美元;生产成本为10美元,仅占2%,大部分赢利为苹果集团所得。2011年,苹果全球销售额高达1080亿美元,相当于伊拉克的全年GDP。面对提高中国工人待遇的各方压力,仅靠富士康等中国生产厂商的一家之力已经不够,长期拿利润大头的国际品牌商也要“出血”,否则目前情况不可持续,亦不符其长远利益。据悉,此次富士康承诺改善中国工人待遇,苹果将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成本。
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是外商同意提高中国工人待遇的外部推动因素。苹果等国际品牌商长期拿着丰厚利益,却置中国工人于“血汗工厂”的行径,引起了国际上一些民间劳工机构的关注,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自由劳动协会FLA”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并出台了报告,公布中国工人的恶劣环境和微薄收入,要求苹果作出改进。来自各国的民间非政府机构也纷纷给苹果领导层写公开信,要求苹果采取实际行动。日前,苹果作为罕见决定,要对其海外生产基地进行深入调查。苹果新任总裁库克在访华时,高调参观了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公司。有关方面分析,苹果此举既是迫于舆论压力,也是一种“适当让利,以退为进”的经营策略,而且,其让利成本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其实也相当有限,“让小利,得大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其自身品牌形象,长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升级是中国工人待遇提高的内在根本原因。当前,中国工人的待遇普遍在提高。如果外商不提高中国工人的收入,他们会另寻出路,而经济发展及越来越突出的“用工荒问题”,为中国工人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中国工人待遇也是外商迫不得已之举。报道认为,提高工人收入有利于扩大中国内需,其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从依靠外需为主转向以内需为主的战略转变,这对国际社会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此外,人民币汇率、中国政府致力于和谐社会和收入分配平等,也是中国工人待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四、中国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一方面,无限制的低劳工成本不能再成为投资中国的主要考量。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中国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工人待遇提高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中国在长期内仍将是重要的“世界工厂”。尽管中国劳工成本上升,超过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但中国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整体优势,如良好的基础调整,完备的产业体系,较高的政府效率等。即使外商将生产移至他国,虽然劳力成本下降了一些,但其他成本却会上升,得不偿失。同时,中国内地很多地区,其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低成本优势仍可较好发挥。再有,不断扩大的中国内需市场也是外商投资中国的重要因素。
五、外商应着力改善中国工人收入。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薄弱,中国民众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其工资收入。与工作和工厂居住条件相比,中国工人更关心的是收入水平。甚至,他们为了能在年底前寄回更多的钱,不惜在恶劣的环境下超时加班。近来,不少外商工厂改善了中国工人的宿舍条件,安装了网络联通设备,增加了一些文体娱乐设施,这固然是好事,但与提高工资收入相比,中国工人更关心的应是后者。外商在改善中国工人待遇过程中,也不可完全照搬西方做法,而应更多考虑中国实际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5 11:01 , Processed in 0.022235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