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出国,也不过是那些事中的一件。

已有 957 次阅读2012-2-3 13:17 |

出国,也不过是那些事中的一件。
欲将心事付瑶琴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每年这个时候毕业生总是最焦灼的,无论是要找工作还是要继续学业。近来向我咨询出国读书的学弟学妹也渐渐多了起来。问题甚是繁复多样,比如有的问学姐哪些学校比较好?比如有的说学姐我很喜欢你的项目怎样才能申请得上呢?还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在纠结到底是要出国还是要保研的抉择。

  前几天应一位做留学教育咨询的好朋友之约,写过一两点自己出国读书的体会。感受自是很多,一时要穷尽所有的想法言语实在是不易。我自己这一年当中也不间断地在博客里写过一些。这里先结合自己前面写过的一些和有过的一些想法,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出国这个问题吧。

  刚到LA的时候楼下住了一个还没有找到房子的朋友,大家偶然聊天时会说到各自过去的经历。他说他是刚来USC念Master的第一年,见我“哦”了一声,他又马上很紧张的补充了一句,“我本科也是在美国念的,只是在别的地方”。这原是件小事,但让我有不少想法。我想,这朋友后面补充的一句,那意思大概是,我不是初来乍到美国的,不要小看了我。“不要小看了我”大概是很多出过国的人心里都会有的想法。什么时候,出国成了不要小看我的代名词。

  记得去年刚到英国的时候,常常在校园里碰到大群大群的念本科的中国孩子。他们大都是高中没有毕业就被家里送去英国念了A-level,然后直接考进英国的大学。坦白地说,曾有过很短暂的一段心理失衡。原以为自己已算是天之骄子,在国内最好的大学念了最好的专业(至少在外人看来),此刻又出国在顶尖的学校读硕士,应该已经很了不起了吧,但若和这些本科就在这个学校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就会顿时觉得自己矮了一截,大有一种廉颇老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但是这种想法在我这里盘旋的时间并不久,因为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至少在慢慢变成不是)一个那么在意别人怎样评价和比较的人,就像我去那最好大学念那外人看来最好的专业从来不是为了那所谓的“最好”的title,只是为了一个从小就开始执迷不肯放的记者梦。所以,我也渐渐明白,我们出国不是为了和人比,不是为了比谁出国的时间更长,不是为了比谁的学校更好,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虚无的。而在从申请开始到现在的这一路,我的成长也在让我渐渐成为一个心灵丰富和坚强的人。虽然有时我还是会焦虑还是会不淡定,至少我在努力着。这个过程中,我学会重视自己的内心,学会看淡别人比较的眼光和评价,学会做自己。

  所以,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出国,我会说那是为了心灵的丰富和收获,是为了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是为了让我们接触过的人、看见的事,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朝着有更多阳光的地方前进。

  我一直都认为,出国是很苦的。所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是很畏惧出国这个想法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又害怕又期盼;在最最开始的计划里,只是想着能去香港读一个Master就很好。若不是父母的坚持和鼓励,我可以想象得出,此刻的我很有可能就是在香港了,刚刚念完一个taught master,然后找工作,多半应该是会做记者吧。现在想来,很是庆幸,那段申请的时光,虽然过得艰辛焦灼,但后来的收获感受都在告诉自己,那是值得的。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会安慰自己说,骨子里有些执着和倔强是好事吧。

  我不确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若要有所得,就必然得先有所付出有所失去。低碳网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平等,但上帝对待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的。我从不会贪心地想着不付出就坐享其成。所以,虽然出国这一路必然是艰辛的,但同时,我也一直鼓励身边的学弟学妹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出去看看。因为那里有我们不曾预料到的风景和远方。尽管路途不一定平坦,但起起伏伏都是收获。

  首先,从申请开始一直到真正出国以及留学生活都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而面对,解决,战胜的过程,会把我们磨砺得淡定,平和而,并且独立。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够明白吧,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年轻时的挫折和坎坷。更何况,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如我们,见过的大风大浪太少了。

  前年九月的一天,跟一个朋友在QQ上聊天,被他的一句“你这个GRE分数申不到美国学校的呀……”弄得泪如雨下,哭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焦虑地给前几届的学长学姐写各种邮件……及至后来,这种郁闷、看房团不自信甚至是近乎绝望的感觉贯穿着我申请的整个过程。所以申请的那段时间常常很迷茫、常常莫名其妙地自我否定,我这样忙乱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会有什么学校要我呢?会不会真的一个美国的学校都不要我呢?后来的信心,支持我撑下去的动力,一部分来自一位学姐的邮件。里面那句“be yourself”让我思考了很久,也想通了很多。也正是因为此,后来的心态都好了很多——每一个环节我都用力做到最好,做真实的自己,其它的,交给学校去决定吧。过程虽然很苦,但过程的确比结果更值得回味。在申请的过程中,不断刷新着对自己、对家庭、对成长、对人生、对社会、对祖国的认知;在申请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各种焦虑各种不安,以至于后来对任何事的心态都渐趋平和;在申请的过程中,从考G开始就一路的不顺利,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顺让我越来越相信,人生路上会有很多起起伏伏,从前的,以后的,任何风雨,我选择的,我都接受。

  前面说过,我曾经很畏惧出国的想法,并不是因为我抗拒出国的想法,只是只得无论是申请的过程还是申请后要一个人出国这件事,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都太苦了。我常担心,自己性格本来就已经这么要强这么独立了,而一个人在国外必然会被打磨得更加独立更加坚硬——我真正害怕的是,这样的性格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福是祸?但是我现在越来越认同,独立,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是一种好的品质。并且,这种独立的精神,不仅反映在生活上,在学术和思考中也能折射出光芒。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属于最优秀的那个群体,但至少我知道,我的努力在一点点被认可,在课上讨论时我提出的问题和见解会被教授肯定,在我的项目主任在告诉全班我是这个项目成立十年来第一个中国学生代表的时候说,"You have changed something"。

  第二,在出国之后无论是学习,看书,实习,工作,结交朋友,都是在扩大我们人生的可能性,看到更多我们曾经看不到的地方。在英国这一年的学习其实是很理论的,很多同学觉得枯燥无趣;但还有一些同学,我们在阅读和讨论那些大师的著作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值得思考的话题,比如现代性的后果,全球化的讨论,后殖民的身份认同…及至现在我对这些问题也越来越痴迷起来,大有想往深里研究的趋势。我想,出国给了我们很多perspective 和approach,让我得以去思考在一年前不会思考的问题,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关怀这个世界。

  记得今年四月份和同学一起看书讨论哈贝马斯和阿伦特,他说特别佩服这两位大师,尽管他们的学说因为太过理想化而被很多人批判,但是至少,“他们(Habermas & Arendt)为我们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地平线,让我们不断追寻,然后看到一路的风景”。一直喜欢家乡红金龙的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想,出国也就是这样一个一路追寻的过程吧。那些路上的风景,正是充实我们心灵的美好、安宁的。

  如果你认同我们的人生是为了内心的快乐安宁而活,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乐在其中的事。出国,也不过是那些事中的一件。

(参考改编自网络)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5-23 19:19 , Processed in 0.019969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